高考不理想如何补救(高考成绩不理想怎么办)

考试成绩不理想,与自己的理想预期差很多该怎么办?成绩没有身边朋友考的好该怎么办?分数并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值怎么办?根据高考成绩的反映,学生情绪可分为“四大类型”。

1.悲观绝望型

  拿到成绩单后,因与自己预期差距较大,一时心理无法接受事实,觉得以后的前途茫然、对人生和理想失去信心,甚至感到绝望,会选择逃避,有可能出现极限行为,选择伤害自己甚至结束生命。

  查分数前给自己和父母“打预防针”,放平心态

  作为学生自己,不管成绩如何,都是努力的结果,考得不好不单纯是因为自己的问题,所以要放平心态,成绩很重要,但是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一次的成绩并不能定义你的3年努力和以后的人生。父母是我们最好的港湾,可以包容我们的一切,要与父母多沟通多交流,不要自己承受压力,也可以和朋友分担自己的烦恼,相信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这种类型的考生的心理变化是最容易被父母家人所忽略的,家长应该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在查询成绩临近的几天,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的鼓励,让孩子放平心态。孩子在查询成绩后出现精神疲惫、睡不着、没食欲、笑容减少甚至顶撞父母或不愿与人交流时,可能就需要父母时时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正确引导孩子正视成绩。

高考不理想如何补救(高考成绩不理想怎么办)(1)

  细心观察,求助心理医生

  当自己真的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有些抑郁,心情是“灰色”的情况时,不要避开家长,而是要选择积极的方式调整自己,可以求助父母、朋友、医生,这是最正确也是最有效的缓解压力和情绪的方式。考生家长应细心观察,别忽视孩子的细微变化。家长除了多开导,更要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以免情况恶化。

2.对自己失望自责型

  这类的考生把分数看的很重要,会有挫败感,会反复的认清楚自己在高考中的失误和不足,这样的情况只会在自己心里放大自己的负面情绪,容易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会有强烈的自责失败感。

  家长避免流露失望情绪

  面对自己不理想的成绩,不能单看分数的高低,没有达到预想的分数也是在情理当中。高考分数的高低不能代表你的一切,考的不好不只是是因为自己,也有很多细小的原因会影响分数。要学会理性的看待分数,高考已经结束了,分数只是一个准则,接下来还要填报志愿,不能影响自己以后的人生进程。

  成绩出来后,不管孩子考了多少分,家长都不要对孩子的成绩表现出失望的情绪,更不要强调“你只差×分就能考进××大学了”之类的话。因为这类对自己有着较高目标定位的考生往往自尊心强,相对的承受力也较差。当没能达到理想目标时就会变得沮丧、心烦意乱。

高考不理想如何补救(高考成绩不理想怎么办)(2)

  “体验痛苦”,释放心理压力

  当意识到自己出现很大的心理压力的时候,应该学会合理的释放压力。不妨选择和家里人说说话,和朋友出去玩,一方面既可以把自己的压力和失望告诉他们得到理解和安慰,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释放负面情绪。

  家长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妥善解决情绪反应,避免问题持续发酵,家长可以多问问孩子现在想做什么,可以陪他们一起做一些事情分担压力,释放不良情绪。给予最大程度的安慰和陪伴。

3.自我满意放肆型

  考分出来后,成绩较好尤其是发挥超常的考生更愿意给自己“找乐子”。有部分考生查完成绩后对自己的分数比较满意甚至特别满意,开始让自己“放肆”,有的会通宵泡吧、宵泡吧、上网、打游戏,有人每天早出晚归,忙于跟同学聚餐、唱歌,造成自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往往造成作息紊乱,出现失眠。

高考不理想如何补救(高考成绩不理想怎么办)(3)

丰富假期生活,合理释放情绪

  建议这类考生对高考成绩公布前后的这段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用多样形式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放松不宜过度,要学会通过健康有益、合情合理、科学有效的方式释放自己。

  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多观察孩子的举动,尤其是长时间表现为放纵的孩子,家长更要及时地介入,防止他们养成不良习惯,甚至是步入歧途。

提前做一名“准大学生”

  虽然成绩优异,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也不要只顾得放松而浪费了暑期将近3个多月的假期。在放松的同时可以提前进入“大学生”状态,在做人处事、沟通交流、个人习惯上都要有所转变。大学毕竟和高中生活有很大区别,最明显的就是要脱离父母,所以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独立自主。

高考不理想如何补救(高考成绩不理想怎么办)(4)

4.焦虑茫然型

  一些考生可能因失去了目标而不知所措,感觉做什么都“无聊、没劲”。一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优等生还会因为成绩不理想,寝食难安。考试后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面对学校专业的选择变得焦虑,茫然。

高考不理想如何补救(高考成绩不理想怎么办)(5)

寻找新目标,转移注意力

  考生应尽快从考试的非常规状态回归健康生活的正常状态,为以后的生活做好准备。高考虽然结束了,但是接下来还要步入大学的生活,在大学里我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在大学里选择考取各种证书。面对专业和院校的选择可以根据自身结合老师家长的建议,选择最为满意的院校。

充分利用假期

  3个多月的假期可能对中国的学生来说是最后一个长假期了,高中生活挥手再见,新的学校在等着我们。不妨好好把握住这也许是最后的长假期,好好的和家人、朋友们一起相处,感受真正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