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13-16回原文摘抄点评(红楼梦阅读提要)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回目解释:

①“曲文”,戏文,这里指《山门》中的《寄生草》。②“禅机”,指言语中隐含的佛教深义,这里指宝玉读了《寄生草》中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后有所顿悟。 ③“谶(chèn)语”,事后应验的话。猜灯谜本是一种游戏,这里却暗示人物故事和结局。

重点情节:

①宝钗过生日。 ②黛玉、湘云斗气。 ③宝、黛参禅。 ④贾母等人的灯谜及寓意。

经典语言:

1、“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掯我们。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

(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你老人家”指谁?)

2、“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来,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跐着人借光儿问我。”(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你”指谁?)

3、“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

(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你”指谁?)

4、“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分明知道,不肯说出来,也皆因怕他恼。谁知你不防头就说了出来,他岂不恼你。我是怕你得罪了他,所以才使眼色。”

(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你”指谁?)

5、“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

(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他”指谁?)

6、“我倒是为你,反为出不是来了。我要有外心,立刻就化成灰,叫万人践踹!”

(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你”指谁?)

7、“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你”指谁?)

8、“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

(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他”指谁?)

9、“什么是‘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这段话是谁说的?)

10、“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这段话是谁说的?)

红楼梦第13-16回原文摘抄点评(红楼梦阅读提要)(1)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回目解释:

①《西厢记》,元杂剧,作者王实甫。②“通戏语”,指宝、黛心意相通,用《西厢记》中的“妙词”相互取笑。 ③《牡丹亭》,明传奇,作者汤显祖。④“警芳心”,指《牡丹亭》中的“艳曲”让林黛玉心生感慨,伤心落泪。

重点情节:

①众姐妹入住大观园。 ②宝、黛葬花。 ③宝、黛共读《西厢》(妙词通戏语)。

④ 艳曲警芳心。

经典语言:

1、“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

(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好宝贝”和“他”分别指谁?)

2、“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这里”指哪里?)

3、“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你”指谁?)

4、“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你”指谁?)

5、“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你”指谁?)

6、“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鑞枪头’。”

(①这段话是谁说的?②文中的“胡说”指说什么?)

红楼梦第13-16回原文摘抄点评(红楼梦阅读提要)(2)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回目解释:

①“醉金刚”,指倪二,“红楼四侠”(脂砚斋语)之一。②“痴女儿”指小红,原名红玉,宝玉的丫鬟。她暗恋贾芸,梦见贾芸捡到自己丢失的手帕。

重点情节:

①卜世仁其人其事。 ②倪二“轻财尚义”的故事。 ③小红遗帕相思。

经典语言:

1、“左劝也不改,右劝也不改,你到底是怎么样?你再这么着,这个地方可就难住了。”

(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你”指谁?)

2、“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

(这段话是谁说的?)

3、“哪里找活猴儿去!你那奶妈子死绝了,也不收拾收拾你,弄的黑眉乌嘴的,哪里像大家子念书的孩子!”(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你”指谁?)

4、“素日倪二虽然是泼皮无赖,却因人而使,颇颇的有义侠之名。”

(这段话是谁说的?)

5、“早告诉我一声儿,有什么不成的,多大点子事,耽误到这会子。那园子里还要种花,我只想不出一个人来,你早来不早完了。”

(①这段话是谁说的? ②文中的“你”指谁?)

附:第十九回至第二十一回语言解说

  • 第十九回

1、这是李嬷嬷说的话。作为奶母,李嬷嬷倚老卖老,居功自傲,时常到宝玉屋里吃点拿点,占点小便宜,第八回写她强喝了茜雪为宝玉沏的枫露茶,这里又写她吃了宝玉专为袭人留的酥酪。李嬷嬷还对丫头们吆三喝四,指手画脚,言语放肆刻薄,所以宝玉以及丫头们对她都深为厌恶。李嬷嬷把宝玉比成“丈八的灯台”,意思是只能照见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其实李嬷嬷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她责怪宝玉和丫头们“不成体统”,殊不知正是由于“不成体统”,才成就了宝玉叛逆的性格和形象。

2、这是袭人说的话。“史大姑娘”指史湘云。袭人对宝玉说,明年家人就要赎她回去,宝玉说他不放,又说老太太也不会放,于是袭人说了上述一番话。此时的宝玉和袭人,在生活上和感情上,都已超越主仆之分。袭人这样说,实际上是对宝玉的试探,以确定一下宝玉对自己的感情。

3、这是贾宝玉说的话,大意是除非我死了,化成了飞灰,化成了轻烟,否则你们谁也不能离开我。“你们”,包括袭人,也包括晴雯、麝月等。这番话表现出宝玉对袭人、晴雯等怡红女儿们的依恋和深情,也表现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和惶恐不安;客观上起到了挽留袭人的作用。

4、这是袭人对宝玉说的话。袭人说的“两三件事”指:不发毒誓;不批评读书人是“禄蠹”;不再毁僧谤道,调脂弄粉,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袭人的话,表明她对宝玉的“真心”和“忠心”。

5、这是袭人对宝玉说的话,是“约法三章”中的第三条。“毁僧谤道”指诋毁佛法道法的言论。宝玉毁僧谤道,大概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僧道总想度化如黛玉、香菱这样的女孩子出家,二是由僧道携入红尘的“通灵宝玉”成了宝玉的精神枷锁,处处限制着他的自由。“调脂弄粉”、“吃人嘴上擦的胭脂”和“爱红的毛病”,三个短语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就是希望宝玉不要总在女孩堆里厮混。

6、这是林黛玉说的话,“你”指宝玉。黛玉正在睡午觉,宝玉见了说“我也歪着”;黛玉说“你就歪着”,宝玉说“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黛玉说外面“拿一个来枕着”,宝玉说“那个我不要”;黛玉无奈,只好把自己的枕头让给他。宝玉得寸进尺,难怪黛玉说是她命中的“天魔星”。“天魔星”意指缠人的“冤家”,不过此“冤家”不是彼“冤家”,是对情人的昵称,照应了回目中的“意绵绵”。

7、这是黛玉对宝玉说的话,“这些事”指宝玉喜欢吃女孩的胭脂和爱红的毛病。黛玉劝说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责备,二是无奈,三是担心。前两层意思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与袭人煞费苦心的劝说明显不同,“不比别人一味固执死劝”(脂砚斋语);第三层意思才是重点。黛玉担心这些事总有一天会“吹到舅舅耳朵里”,那时舅舅一定不会放过宝玉,宝玉轻则被责备,重则被责打,所以黛玉担心的既不是别人的风言风语,也不是舅舅贾政生气,而是宝玉的处境和安危。在情节安排上,起到“伏后文之线脉”(脂砚斋语)的作用,为宝玉挨打作铺垫。

8、这是林黛玉对贾宝玉说的话。宝钗胎里带来一股热毒,癞头和尚送来“海上方”和“药引子”制成“冷香丸”。黛玉拿“冷香丸”讽刺宝钗,借以试探宝玉对宝钗、对自己的感情。罗汉:佛教中指修行成功的圣者,这里指癞头和尚。真人:道教中指修行得道的人。

9、这是林黛玉对贾宝玉说的话。宝玉有通灵宝玉,宝钗有金锁,“金玉良缘”之说成了黛玉心中无法拔除的毒刺。此番调侃,明写醋意,暗写心意,再次表明黛玉对宝钗的戒备之心,饱含她对宝玉的情愫。

  • 第二十回

1、这是李嬷嬷骂袭人的话。袭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读者评价向来见仁见智。李嬷嬷骂袭人是“妖精”、“狐媚子”,目的就是为了“哄宝玉”。这番话是耶?非耶?读者可以作为理解袭人这一形象的重要参考。

2、这是晴雯说的话,“他”指李嬷嬷,“别人”指袭人。李嬷嬷骂袭人,气得袭人哭了起来。宝玉为袭人抱不平,说不知昨儿哪个姑娘得罪了李嬷嬷,结果连累袭人挨了骂。晴雯听后笑着说……这番话直来直去,既抢白了宝玉,又得罪了袭人。袭人哭而晴雯笑,晴雯似乎有点幸灾乐祸。

3、这是晴雯说的话,“你们”指宝玉和麝月。宝玉为麝月篦头,被晴雯撞见,晴雯说了这番话。“交杯盏”即交杯酒,指婚礼中新婚夫妇交换酒杯后所喝的酒。“上头”指女子出嫁时把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表示由姑娘变成媳妇。晴雯的话虽是一句玩笑话,却暗示了宝玉和麝月之间有着不正当的关系。脂砚斋评点说:“虽谑语,亦少露怡红细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4、这是贾环说的话。在曹公笔下,贾环不仅“人物委琐,举止荒疏”,而且人品也极差,所作所为常常令人不齿。他和丫鬟莺儿赶围棋掷骰子,输钱后竟然耍赖,结果被莺儿奚落。“一个做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前儿和宝二爷玩,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贾环哭着辩解:“我拿什么比宝玉呢”,“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把问题归结于自己是庶出的。然而偌大的贾府中,庶出的何止贾环一人,比如他的亲姐姐探春。

5、这是贾宝玉的心理活动。精秀:完美优异。钟:集中。须眉:胡须和眉毛,代男子。渣滓浊沫:指无用之物。贾宝玉认为,“女儿”身上集中了天地日月的精华,而“须眉男子”都是无用之物,表达他对女孩子的欣赏和对男人的鄙弃。

6、这是王熙凤对赵姨娘说的话。王熙凤称贾环是主子,其实是在暗示赵姨娘,不要忘了自己“姨娘”的身份。在封建社会里,姨娘就是主人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是级别略高一点的奴才,充其量只能算半个主子。所以,赵姨娘虽然生养了贾环,却没有教育的权利,更没有教训的权利。

7、这是王熙凤对贾环说的话。王熙凤给贾环的差评是“霸道”、“没气性”、“安着坏心”、“往下流走”。“没气性”是说贾环没有主子的气度,为了几个钱和丫头争抢,主子不像主子。“狐媚子”原指以媚态迷惑人的女子,这里用来形容贾环暗中使坏、一肚子“歪心邪意”。贾环这么坏,他的母亲赵姨娘难辞其咎。“王熙凤正言弹妒意”,在训斥贾环的同时也警告了赵姨娘,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8、这是贾宝玉对林黛玉说的话。“亲不间疏,先不僭后”指关系亲密的人不会被关系疏远的人分开,先来的人不会被后来的人超越。从血缘上看,宝玉和黛玉是姑舅姊妹,宝玉和宝钗是两姨姊妹,黛玉近而宝钗远。从时间上看,黛玉来贾府在先,与宝玉青梅竹马;宝钗来贾府在后。宝玉这番话,不只是安慰黛玉,也是向黛玉吐露自己的心声。

9、这是林黛玉说的话。林黛玉取笑史湘云“咬舌子”,把“二哥哥”叫成“爱哥哥”。黛玉的话虽然是俏皮话(“俏语”),是戏谑、开玩笑(“谑”),其实也是对湘云的戒备,反映了她内心的不安和多疑。

  • 第二十一回

1、这是袭人说的话。宝玉用湘云的残水洗脸,让湘云梳头,又拿湘云的胭脂吃。这些事情让袭人又担心,又生气:她担心宝玉整天和姊妹们在一起打闹,没有“分寸礼节”,无视“男女大防”,万一出点事怎么办;她生气宝玉前说后忘,言而无信,把她苦口婆心的劝说当作耳旁风。袭人说这番话,是向宝钗诉苦,表达她对宝玉、湘云、黛玉等众人的不满。

2、这是薛宝钗的心理活动。宝钗听到袭人抱怨的话后,觉得这个丫头“有些识见”,“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宝钗和袭人不仅在生活上很关心宝玉,而且在思想意识形态上也很接近,比如经常规劝宝玉改掉陋习,好好读书等。所以,脂砚斋认为“袭为钗副”,即袭人是第二个宝钗。

3、这是袭人对宝玉说的话。袭人见宝玉不分白天黑夜,总和姊妹们在一起厮闹,“故用柔情以警之”,她欲擒故纵,以退为进,大打感情牌。先是一整天故意冷落宝玉,还威胁说“从今咱们两个丢开手”。后当宝玉回心转意、百般讨好时,袭人因势利导,相机而劝,甚至不乏娇嗔说“一百年还记着呢”。正因为袭人“温柔和顺”“克尽职任”,对宝玉服侍周到,“每每规谏”,所以深得贾母、王夫人信任,也深为宝玉所依赖。

4、这是贾琏对平儿说的话。平儿是凤姐的陪嫁,后来成了贾琏的通房丫头(类似于妾,地位略低于妾)。当时社会里,无论是小姐和丫头之间,还是妻、妾之间,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加之凤姐性格强势,手段狠毒,平儿害怕凤姐是情理中的事。平儿性格温和,为人善良,她隐瞒贾琏和多姑娘偷情,虽有背叛凤姐之嫌,却也是深谙凤姐“醋罐”的性格,为的是家宅安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岂不知这样做反而纵容了贾琏,使“浪荡子”变得有恃无恐,这才又发生后来与鲍二家偷情(第四十四回)、偷娶尤二姐(第六十五回)等情节。

5、这是平儿对贾琏说的话,她说王熙凤“行的正走的正”。贾琏是个十足的“浪荡子”,他好色纵欲,放荡无羁,在女儿出天花与凤姐“隔房”时,与“多浑虫”的妻子“多姑娘”鬼混;趁凤姐过生日不在家的时候,把鲍二媳妇带回家来淫乐;在贾敬丧期,又贪图尤二姐的美色,把她骗娶为二房……贾琏是“假脸”的谐音,就是不要脸的意思,用来评价他的所作所为真是恰如其分!贾琏不但不自省,还反诬王熙凤和“小叔子侄儿”打情骂俏,不干不净,则是反咬一口,倒打一耙,显得无耻又无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