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1)

华文文学中关于同性恋主题的开山之作《孽子》,作者是台湾当代著名中文作家白先勇,他也是一名同性恋者。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一群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男同性恋者,他们游离在台北新公园的黑暗世界,在那里寻找自己的伴侣,以及提供性服务以谋求生存。

这个特殊群体不仅被社会所排斥,更为传统的家人所不容,他们善良、孝顺却又卖身、偷盗、抢窃和杀人,在亲情与自由之间,孤独而堕落地挣扎着。

作者白先勇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所以他的笔下很多父亲的形象是内战之后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将士。

《孽子》就是这样一群被以父亲为代表的家人放弃的少年,他们在见不得光的世界里苟活,却又渴盼和向往着光明。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2)

1,同性恋者的悲歌。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悲情的,他们的身世都是不幸的。

少年李青的母亲19岁嫁给了他45岁的父亲,生下李青和弟弟之后,不堪家暴和贫穷而出走,弟弟因病去世,李青因同性恋被学校发现开除,父亲把他赶出家门。

俊俏的小玉是做皮肉生意的母亲的私生子,父亲是个日本华侨,在母亲怀孕后一去不返,少年小玉被继父赶出来之后,热衷于认日本华侨干爹,他的愿望是去日本找到亲生父亲。

十七岁的老鼠自幼父母双亡,有小偷小摸的毛病,跟着妓院保镖哥哥乌鸦生活,乌鸦心狠手辣,经常打他遍体凌伤。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3)

吴敏七岁才见到的父亲,他因赌博吸毒坐牢刚出来,带着吴敏流浪一段时间他又被抓了进去,吴敏的母亲跟人私通走了再也没回来。

王夔龙出生高官之家,因杀死同性恋伴侣阿凤,被盛怒的父亲放逐美国,受尽凄苦磨难,永远地失去了爱人和父亲。

阿凤的母亲智障,被人奸污之后生下了孩子,他在孤儿院长大性格桀骜不驯,深爱王夔龙,但不愿被拘束,所以宁愿死在他的刀下。

台北的新公园莲花池是他们的“老窝”和王国,上到富贾名流,下到底层小流氓,无不在黑暗中悄悄现身。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4)

因为警察突袭新公园,他们全部被暴露,在圈内一些有权势的人的帮助下,他们的首领杨教头开了一家叫做“安乐乡”的酒馆。

“安乐乡”成了他们新的根据地,同性恋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从前不敢趁乱去公园的一些良家子弟也现身在酒吧。

但是好景不长,一个报刊记者曝光了他们的唯一安乐窝,营业两个月的酒吧只好歇业,一群人又作鸟兽散。

同性恋这个被世俗所不能接受的群体,只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寻找自己的伴侣。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5)

王夔龙去了纽约,他怀着对阿凤的亏欠,把自己的爱给了那些流落在美国街头的孩子。他发现纽约的中央公园比台北的新公园大几十倍,但同样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同性恋者。

他竭尽全力去帮助一个个受欺负的同性恋孩子,虽然他们对他充满戒备和警惕,对他进行偷盗和抢劫,他都不愿放弃。

小玉最后如愿去了日本,他发现东京有上百家的“安乐乡”,他去了新宿最有名的一家gay bar,日本的同性恋不怕警察,在青天白日的街上玩闹,在酒吧里大方亲嘴。

而他昔日的朋友们,还在黑暗中继续煎熬。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6)

3,亲情的驱逐与痛苦。

小玉的继父是个来自山东货车司机,他本来对小玉挺好,给他带爱吃的凤梨酥,捏着鼻子唱河南梆子逗他笑,但是当继父发现他带同性爱人到家里来鬼混,立马抽出卡车上的铁链子暴打了他一顿,小玉再不敢回去见他。

李青、王燮龙和傅卫的父亲都是军人,是传统父权的严谨、强势代表,他们对儿子的期望都一样,希望他们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人。

李青的父亲珍藏着长沙战疫浴血奋战中得到的宝鼎勋章,计划儿子毕业的时候授予,希望儿子保送凤山陆军军官学校,继承他的志愿。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7)

但是李青在学校实验室与人苟合被发现,父亲颜面扫地,举着一把空枪把他赶了出来,李青没有勇气再回家。

王燮龙的父亲,想培养优秀的他进外交界,但他却因与阿凤的爱情毁了自己,父亲痛心疾首,把儿子赶出国门,命令自己在世一天,儿子就一天不能回国。

傅老爷子抗战期间是副师长,在军警界颇有名望,退役后成了纺织厂董事长。虎父无犬子,他的独子傅卫出类拔萃,陆军官校毕业两年就已经是排长,深得人心。

但傅卫与同性下属在宿舍私通被撞见,被传唤上军事法庭之前,他打电话想见父亲一面被拒绝,绝望之下开枪自杀。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8)

一句“孽子”饱含痛楚与无奈,父亲们难以接受儿子的叛经离道,又无法割舍对他们血浓于水的亲情。

李青后来送母亲骨灰盒回去的时候,趁父亲不在偷偷回了一趟家,他发现家里一切都没变,自己房间也还是离开时的模样。

他的父亲,或许一直在等他归来。

王燮龙的父亲,在他杀人之后还是设法保住了他的性命,送他出国也是给他一条生路,为应付各界舆论一夜白头。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9)

傅老爷子曾经在前方作战时,下令枪毙过一对在野地里苟合的同性恋士兵,儿子的死让他后悔不已,所以他余生都在赎罪,以减轻对儿子的愧疚和思念。

他倾尽所有钱财和精力帮助公园里的这些同性恋孩子,为他们奔走,提供庇护所,成了他们最大的保护神。

每一个同性恋者的家庭,父母的痛苦不亚于孩子,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还有望子成龙希望的破灭。

古训“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哪个父母甘心儿子不仅不能传宗接代,还为家族蒙羞呢?这不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10)

4,同性恋者的愿望。

在我看来,作者写了傅老爷子这样一个忏悔的父亲角色,是一种希冀,是所有同性恋者的期望。

如果他们有这样一位保护他们的父亲,李青可以考上陆军军官学校,王燮龙不会未老先衰,傅卫不会自杀,还有许许多多被家庭抛弃的同性恋少年,不会沦落街头,受尽欺辱又无恶不作。

同性恋是无法改变自己的性取向的,确定之后除了接受,没有其他办法。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11)

白先勇在提及自己的父亲白崇禧的时候,心存感激,他说父亲是知道他的性取向的,但从没有开口提过,是尊重他的。

他还说,父亲在家里是开明的君主制,父亲一手创立了回教协会,信的也是回教。但他信的是佛教,父亲也没有干涉过他。

正是这样开明的父亲,才让白先勇没有感到自卑和恐惧,他拥有健康的心态和同性爱人,才气纵横,事业上成就斐然,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杰出贡献。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12)

白先勇的前期作品中,一直有为同性恋者发声,七十年代时,陆续写了十年的长篇小说《孽子》问世,因为通篇同性恋主题非常敏感,台湾各界对此一致表示了沉默。

直到八十年代海外出版,反响热烈,才引起国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

2019年,台湾地区同性婚姻正式合法化,那群曾经生活在黑暗王国的孩子们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他们渴望和向往的光明以及自由的呼吸。

作为旁人,也许不能接受,但能做到的就是尊重、理解以及宽容。

愿每个人都能得到,无限的爱与无边的自由。

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关于男同性恋者的亲情与悲歌)(13)

#书品团X青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