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场修行是谁说的(生命的修行不是逃离)

生命是一场修行是谁说的(生命的修行不是逃离)(1)

修行首先要从坦荡荡开始,从接受自己开始,无论此时的自己是多么狼狈、无能为力,都要接受,因为这些本质上都是我们生命的能量。只有先接受它,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司马迁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生活是一个从不单调的过程,酸甜苦辣辛,五味俱全。当遇到困难时,呼天抢地、逃离往往是我们最正常的第一反应,然后才是或想办法解决问题,或破罐子破摔,或逃离。

生命是一场修行是谁说的(生命的修行不是逃离)(2)

作家大冰曾写过一个故事,典型的公司小白领小洋芋,朝九晚五打卡上班,过着一眼可以望到头的路,想突破却没有方向,想改变却没有支点,一来二去,轻度抑郁。于是仓皇溜出人群,一头扎进所谓自由和浪漫的丽江。度过两年泡影式的流浪生活后,最终还是两手空空地重新做回小白领。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在追寻什么,实则是无力改变当下而选择逃离。其实,真正的修行是敢于面对现实生活,理解人生,参详万物,感悟生命,而不是躲在一个自认为可以放下一切的固有空间去逃避。

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讲心学,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不久,他却深表遗憾:“可惜我政务缠身,不能抽出更多时间来修行。”

王阳明道:“我何时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工作即修行!”在王阳明看来,心学不是悬空的,要去事上磨练。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真谛。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心学最好的归宿。

生命是一场修行是谁说的(生命的修行不是逃离)(3)

《六祖坛经》说“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生命的修行并非说说而已,也并非找一个宁静的场所来一场所谓的关闭耳舌身意识的假修行,而是真实面对当下的问题与自我,对外事外物都能按照自性来做,比如遇到堵车,也能内心平静面对。

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写下“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名句。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若只是逃离,又能逃离到哪里去?俗话说“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困境正是需要自我提升的地方,若一直待在舒适区,越往后走发现路越难走。唯有面对它,接纳它,不四处乱撞,每天做好一件事,坦然微笑地面对生活,这样就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境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