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每年哪天在鹊桥相会(牛年再读牛郎织女)
一年一度的鹊桥节到了,这个属于年轻人的节日本无话可说,但回想到一些貌似时尚的对洋人节的盲崇,促使重读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品味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希冀通过再次品读七夕节由来,唤起人们对这个美丽传说的记忆,更期望从鹊桥节的动人曲折经历和历久弥新传承中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补点增强文化骨气的钙,找回民族文化的尊严和自信。
鹊桥节,又名七夕节,情人节,源自流传很广很有名的牛郎织女故事。尽管有多种版本和众多的演绎,但主题都蕴含着古典的纯真浪漫,不仅反映着牛郎织女勇敢冲破世俗门第观念的难能可贵纯真挚爱,而且彼此矢志不渝地默默守护在天河两侧,始终见证着古今中外无与伦比的爱情忠贞,成为青年男女追求美好爱情的示范和标杆。可是一些人妄自菲薄,对我们祖先流传下的珍贵东西视而不见,却拿出假洋鬼子的颐指气使派头追求什么洋人的情人节。实际上读懂了牛郎织女这个传说的美丽浪漫,就会感到盲目崇拜洋人节日的浅薄和无知,悟透中国情人节褒奖勤劳善良和矢志不渝追求爱情的博大精深,就会对民族文化充满自豪和骄傲感,自觉在古为今用中弘扬和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
读懂鹊桥节,最基本的是把握其褒善扬善和竭诚奉献的基调。其中的褒善扬善,既有对善良牛郎的褒奖,也有对老牛无私帮助和成全牛郎的弘扬,还有对喜鹊自愿搭桥促成牛郎织女相会的感动。鹊桥节的发生,源于失去双亲跟哥嫂过活、整日上山放牛的牛郎。牛郎虽受哥嫂虐待,吃剩饭穿破衣,但对老牛照看很是周到,与老牛成了亲密伙伴,当哥嫂与他分家只分给他这头老牛时,他也毫无怨言。正是这头老牛,创造了牛郎与仙女织女接触机会,让他们相识、相爱而结为夫妻,于是有了牛郎织女男耕女织,勤劳恩爱,还生下一双儿女的幸福美满,此善良娶到仙女的好报,其实隐含着引导更多的人向善的寓意。老牛临死,含泪要求牛郎把自己的皮剥下来留到紧急时所用,这是特别突出了老牛的无私奉献。当王母娘娘对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带领天兵天将抓走织女,活生生拆散一对恩爱夫妻时,牛郎就是披上老牛的皮,挑着一双儿女奋力追赶的。在牛郎眼看就要追上织女,王母娘娘便拔下头上金簪,在牛郎和织女中间一划,顿时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横在了牛郎和织女中间,出现了牛郎带着两个孩子在天河这边哭,织女在天河的那边望着夫君和儿女也哭得声嘶力竭的场面,感动喜鹊每年的七月七日自愿搭起一座鹊桥,也打动了王母娘娘,准许这天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促使这天成为七夕节、鹊桥节。牛郎织女的相识相爱之曲折离奇,他们被活生生拆散之痛断心肠,老牛奉献、喜鹊搭桥和天上鹊桥相会的感天动地,留下了我国矢志不渝传统爱情的经典,也创立了世界独一无二且无与伦比的中国“情人节”。这些都是洋人的情人节所没有的,所凸显的深厚思想品质和巨大道德力量,不仅使洋人的情人节无法与其比拟,更展示了鹊桥节在民俗文化中的灿烂绚丽,不能不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
读懂鹊桥节,最重要的是知悉鹊桥节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鹊桥节尽管是由神话传奇故事而来,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孕育的文学自身价值和释放的文学影响社会的特别功能,赢得了特殊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地位。这表现在她不仅出自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由《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奠定基础,而且由南北朝任昉《述异记》的“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演绎提升,为其着上了神话神奇的色彩,唐人曹唐《织女怀牵牛》的“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进一步升华了美丽和凄婉的浓郁情调,尤其是宋人秦观的《鹊桥仙》,不仅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道出了鹊桥会的至真尊贵,更以“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道出了鹊桥会的千古绝唱,促使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也表现在其深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力,中国很多青年男女自小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长大成人,又在耳熟能详的爱情神话中汲取滋养而成就自己的爱情,成为单身女子祈愿能如“织女”一样心灵手巧且获得美满姻缘,成为单身男子期盼像牛郎一样娶到仙女佳偶;关键是织女的善良美丽大放异彩,其同情牛郎的悲惨遭遇,又为牛郎心眼儿好能吃苦而钟情,不顾地位悬殊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妻子的义无反顾,写出了用行动冲破世俗观念的绝唱;而王母娘娘固守人神不能通婚的门第偏见,凭借自己的权势横加干涉婚姻自由,还残忍地造成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悲剧,其中映射了一大批暴力包办婚姻的封建家长,有力地鞭挞了嫌贫爱富的社会现象。那些成人之美的飞鸟喜鹊非但特别同情牛郎织女遭遇,更是自愿搭起一座鹊桥,让他们在桥上相逢互诉相思之苦,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爱使者,激励后代涌现无数“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义举。所有这些影响社会的特别效能,都使得鹊桥节成为爱情经典流传后世,伴随着《天仙配》戏剧和电影,繁荣着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学。有人说不读四大名著就不懂得中国文学的辉煌,而不懂得鹊桥节的特殊文学地位和特别社会作用就不懂得爱情,丝毫都不过分。因此,那些迷恋西方的情人节,拿洋人的情人节充时髦,是无知,也是愚蠢,应当为此自惭形秽。
读懂鹊桥节,关键是从其演绎的感天动地的爱情中悟出冲破世俗观念的珍贵和底层美满婚姻的不易。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日子,被后人定为“乞巧节”,如今又当之无愧地演变成了情侣们的中国“情人节”,其实从牛生肖角度来讲,牛郎织女神话故事之所以美丽,鹊桥相会之所以令人憧憬向往,不仅因为它建立在爱情之上,而且凝聚着牛的无私奉献。如果拿现在的眼光看,父母双亡、在穷乡僻壤艰难度日的牛郎,若不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帮助,只能是娶不上媳妇的老光棍,更不可能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当王母带着天兵天将抓拿织女回天庭时,若不是老黄牛舍身取义帮助牛郎追上天,就没有以后王母拔下发簪划银河使牛郎织女遥遥相望,就没有鹊桥相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爱情经典。纵观现在的农村,一方面,大多数夫妻也正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男人常年在外累死累活地拼命挣钱,只有在农忙或春节才能一家人团聚,作为一个两地分居的家庭,既压抑了夫妻感情,又苦了成长的孩子。另一方面,古时候父母包办婚姻让人觉得年轻人失去了情感自由,可现在很多农村地区形成了“买卖婚姻”的不良风气,天价的彩礼压得农村小伙喘不过气来,比如所谓“一动不动”(一动是车子,不动是房子),使正常家庭娶媳妇的难度大大增加。别说像牛郎之类的穷小伙,而且很少有织女那样看中人品的姑娘,村子里的姑娘不是不愿留在本地外嫁到条件好的地方,就是随着风俗贪要天价彩礼,形成了光棍遍地的局面。于是人们很是思念遇到两肋插刀的老牛和冲破世俗的织女,怎奈王母娘娘太多,织女、老牛和喜鹊太少。昔日鹊桥相会的无奈,正折射着许多家庭现实生活,那些学西方过洋节肆意挥霍的浪漫,哪成想过还有很多娶不上媳妇的“牛郎”,这颇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景象,恐怕是重读鹊桥节的真正意义。
读懂鹊桥节,更要走出崇洋媚外的奴颜婢膝。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节,充满着神奇色彩,表达了人们对勤劳善良的褒奖,也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过洋节,什么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把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抛弃,却去捡洋人的破烂,还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于是有人大声疾呼,“我是中国人!不过洋人节!弘扬传统,爱我中华,从我做起!”何为“洋节”,顾名思义,就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节日,主要有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平安夜、圣诞节等,一些商家热捧“洋节”,以此为促销热卖的噱头,很多人并不了解节日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比如,洋鬼子的“狂欢夜”,就源自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在丹东市发动的屠城兽行。这本来是中国人民的永远耻辱,一些人却稀里糊涂跟着过“狂欢夜”,岂不令人扼腕!因此很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弘扬传统文化”,“拒绝洋节”,“从你我做起”,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为此,2017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参加平安夜圣诞节聚会狂欢的通知》,明确提出“严禁党员干部参加平安夜、圣诞夜聚会狂欢”、“举办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传统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要求,从政治上讲,共产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政党,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唯一信仰,党员领导干部盲目参与洋节,势必会影响到我党的信仰危机。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成果的结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是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待西方外来文化一定要做到扬弃。而西方的洋节,大多与宗教信仰有关,和我们传统文化并不接壤,也不代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党员干部是无神论者,不能糊里糊涂地过洋节。某些人大肆炒作西方节假日,既有商家因经济利益驱动的数典忘祖,更有西方文化渗透的文化侵略,热衷于灌输西方神话寓言,这是值得警惕的现象。
今天牛郎织女还被称为儿童神话故事,期望妈妈们在孩子睡觉前重新讲这个故事,别让孩子们从小就做出国的梦。学校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过好中国节日,守护民族传统,保持文化基因,传承好民族精神。真心期望重新唱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