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白茶最苦(为什么白茶存了5年)

什么样的白茶最苦(为什么白茶存了5年)(1)

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存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耐心之人,往往有更大的几率收获好茶,得偿所愿。

将白茶存为老白茶之后,感受沉稳清郁的香气,醇厚甘甜的茶汤。

老茶的魅力,绽放其中。

但说到这儿,还必须得有一个前提条件。

那便是优质白茶,才有机会成为优质老白茶。

否则,劣质茶存久了,也仍然是上了年纪的,劣质老白茶。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之前看到过一个提问,“为什么我的白茶存了5年,苦涩感依然不退?”

想要依靠储存来弱化白茶的苦涩感,那可真是找错了门道。

陈化,确实是一种物质转化的过程。

对于原本内质丰厚,苦涩味淡的白茶来说,储存,能让茶汤变得醇厚甘甜。

但若是一开始,茶叶内就充盈着大量的苦涩物质。

那么光靠储存,是难以实现“滋味甘甜”这一目标的。

从出生起就自带这样的DNA,除非基因突变,否则还有何解释呢?

那么造成白茶苦涩的原因,有哪些呢?

什么样的白茶最苦(为什么白茶存了5年)(2)

什么样的白茶最苦(为什么白茶存了5年)(3)

《2》

原因一:产区不佳

地基,是盖好房子的基础。

地基打得越好,盖的房子就越稳固。

而白茶的品质,也需要一个好产区的加持。

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温、光、水、气、土”这五大条件都是上等,更有助于产出优质白茶。

而那句,“高山云雾出好茶”,流传已久,万变不离其宗。

太姥山600米及以上的高山茶园,适宜的温度,温和的光照,充足的水汽,清新湿润的空气,以及疏松肥沃的土壤。

这些,无不为茶树的生长提供着有利条件。

如此一来,茶叶内蕴含着丰厚的物质,品质极高,冲泡出来的茶汤滋味鲜爽,香气清新。

优质白茶的风貌,值得去细细品味。

若是产区不佳,比如,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平地地区。

那么,由于海拔越低,温度越高,平地茶的生长速度快较快,芽叶上的白毫数量也较稀疏。

汤水的鲜爽感必然降低,少了些内容,少了些韵味。

并且,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日照,以及接受强烈的阳光时,茶青原料内部积累的苦涩物质多,养分含量少。

白茶之所以会苦涩,是因为体内含有了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物质。

如此一来,茶汤就难以摆脱滋味苦涩的命运了。

即便是经过了多年的陈化,物质出现了转化,但这股苦涩的滋味,也很难消除。

白茶本身的产区不佳,是无法用长时间的储存来弥补的。

什么样的白茶最苦(为什么白茶存了5年)(4)

什么样的白茶最苦(为什么白茶存了5年)(5)

《3》

原因二:工艺不当

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过有人说,“做白茶又不需要什么技术,随便晒晒不就行了吗?”

每到这时候,都想出来打抱不平,为S师傅正个名。

明明这么认真做茶,却被大家误认为是没什么技术含量。

实际上,白茶的制作工艺虽然简朴,但却处处透露着心思。

制茶工艺精湛与否,也能够直接决定一款白茶的品质,以及它的香气滋味。

制作白茶的主要工序,是萎凋和烘干。

萎凋,并不是大家平常所想的,随便晒晒就好,而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茶青采摘下来后,薄摊薄晾在水筛当中,离地70公分左右。

在柔和的阳光下,享受着日光浴。

在这个过程中,茶叶的水分渐渐被蒸发出去,体内的苦涩物质也被一同带出。

而如果按照大家所说的,随便晒晒。

那便是没有将茶青及时摊晾,大量的,厚厚堆积在一起。

那么叶片与叶片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高温高湿,不利于水分排出。

并且,多余的茶多酚和咖啡碱,自然也就留在了茶叶体内。

如此一来,便会让白茶冲泡后的茶汤苦涩味突出,不清新也不爽口。

反而,还会在舌面上留下化不开的苦味和涩味。

直让人皱紧了眉头。

本身品质欠佳的茶青,凭借着制茶师傅精湛的工艺,尚能发挥出不错的风味。

至少工艺做好了,茶汤的苦涩感稍弱,不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可若是茶青原料自身不佳,又没有得到精心的工艺,就会让茶叶内含有过量的茶多酚、咖啡碱物质。

因此,茶汤苦涩也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即便陈化了再多年,也难以改变白茶品质不佳的现状。

而想要靠时间来弱化这份苦涩感,是不太现实的想法。

什么样的白茶最苦(为什么白茶存了5年)(6)

什么样的白茶最苦(为什么白茶存了5年)(7)

《4》

原因三:冲泡有误

如果你只泡这一种茶,会出现苦涩的滋味,可能是茶叶品质原因。

可如果你泡什么茶都会苦涩,那么,就要从自身找找原因。

冲泡手法,也会让茶汤的口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碰到过一位茶友,他抱怨说,自己不管泡什么茶,都是又苦又涩,可别人泡的都很清甜,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仔细一问才知道,他有个很不好的习惯,泡茶喜欢坐杯。

坐杯,与闷泡同义,都是指茶叶与水长时间接触。

但我们要知道,好茶最怕的就是闷泡。

闷泡,会让优质白茶的内质过量释放到汤水中,其中自然包括了茶多酚和咖啡碱。

如此一来,便会让茶汤变得过浓,汤感苦涩味重。

快出水,从注水到大部分倒出茶汤,只需要7-8秒的时间,便能让物质均匀释放,茶汤鲜爽可口。

除了出汤时间以外,由冲泡造成的茶汤苦涩,还可以从茶具和投茶量上找原因。

首先,来说茶具。

平常建议大家使用盖碗冲泡白茶,并不只是简单的美观,或是好清洗。

更重要的是,盖碗方便快出水,利于沥干茶汤,不易造成茶汤苦涩。

若是换作茶壶,不管是紫砂材质,或是陶瓷材质,壶嘴都较小。

那么,就容易影响出汤的速度,并且在出汤的过程中,内部的出水孔容易被舒展开的茶叶所堵住。

因此,想要彻底倒出茶汤,需要更长的时间,还可能出现无法沥干的情况。

这样,不就自然形成了闷泡吗?

而闷泡的坏处,就是容易造成茶汤苦涩。

再来说投茶量。

一般来说,110毫升的盖碗只需要投白茶干茶5克即可。

曾经做过实验,多了茶汤太浓,少了茶汤太淡,5克,是一个不多不少的数字。

但有些茶友,深深记住了5克这个数字。

于是,不管用多大容量的盖碗,都不改变投茶量。

用90毫升的盖碗,投茶5克,用130毫升的盖碗,依然投茶5克。

投茶量不变,而盖碗的容量减小,也就意味着注水量变少。

那么一旦茶水比例失衡,投茶量过多,就会造成茶汤苦涩的后果。

若是依然按照错误的冲泡方法,即便是优质老白茶,陈化再多年,也依然会苦涩。

什么样的白茶最苦(为什么白茶存了5年)(8)

什么样的白茶最苦(为什么白茶存了5年)(9)

《5》

如果你突然问,为什么喜欢喝老白茶?

抛开香气和滋味上的优点,更多的是寄托于时间的情。

因此,储存之前,选到一款好茶,尤为重要。

优质白茶,蕴含着丰厚内质,长时间储存之后,再次收获了喜悦。

那可真是捧在手里怕坏了,取出一泡,细细品味它的韵味。

而想用时间来冲淡劣质白茶苦涩感的想法,不太现实。

与品质挂钩,那便是一出生自带的基因,难以改变。

若是由于冲泡原因,那便及时改正,一品好茶风味。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也能不辜负好茶的一番心血。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更多关于白茶入门的原创知识

盖碗泡白茶,将白牡丹泡苦泡涩的原因,有这三点!

泡多久,都不会苦涩,就是白茶的魅力?

终于不再喝苦涩的茶汤了,泡白茶,背后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只有浓茶喝起来会苦涩吗?为什么有的白茶快出水也会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