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过新年的译文(农历新年翻译琐谈)

在不少的英文世界中发现农历新年的翻译为“lunar New Year”,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准备过新年的译文?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准备过新年的译文(农历新年翻译琐谈)

准备过新年的译文

在不少的英文世界中发现农历新年的翻译为“lunar New Year”。

其中lunar英 [ˈluːnə] adj. 月球的;月亮的;月球表面的;以月球公转测度的;太阴的;银的;含银的;

例如:月球的,The vast volcanic slope was eerily reminiscent of a lunar landscape.开阔的火山坡让人心生怪异地联想起月球的地貌。

然而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采用的历法大概三种:阳历、阴历、阴阳历。

阳历是以太阳周年视运动周期(即回归年,等于365.2422日)为一年,一年划分成12个月,它与月亮运动毫无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历。根据阳历日期,可知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但它不能显示月亮的圆缺,这对那些需要根据月相了解潮汐变化的人来说是不便的。

  阴历则以月亮的圆缺周期(即朔望月,等于29.5306日)为一个月,积12个月为一年。它完全不考虑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规律,因而阴历的日期不能显示四季冷暖。这种历法实用价值太小,世界上用的不多。

中国农历采用的阴阳历,以月相的变化周期即太阴月作为月份的长度,加上支历的“二十四节气”,参考太阳回归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使平均历年适应回归年。即依靠二十四节气和置闰法则,是我国独创,体现我们祖先的智慧。中国的农历由于选用了恰当的“置闰”原则,使平均历年长度的近似值等于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

因而,农历的“年”与阳历的“年”基本同步,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阳”的部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轨迹上的二十四个等分点,但回历纪年中阴历的“年”只有12个阴历月的简单积累。其长度为29.5×12=354天,和阳历“年”之间有着约 11天的差异。因此,长度积累后,月份和寒暑往来会出现颠倒现象。农历的新年一般在冬季,而阴历的新年则可能在暑期到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置闰法”应运而生。每19年中设有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比如2016和2020年。

阴阳历,即我国的农历,它扬阳历之长避阴历之短,取阴历的月为月,阳历的年为年,即以朔望月为月,以回归年作为一年的平均长度。所以农历是加入阴历成分的阳历,带有阳历因素的阴历。根据农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涨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

因此将农历新年翻译为“lunar new year”,是不恰当的。更准确的翻译为“lunisodr New Year(阴阳历新年)”。后一种更多的是存在学术上,普通日常口语交流中更多是前者,图简单而已。

建议:更简单的方法是汉语拼音直译“Nongli New Year”。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