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贵中春生最后一次找福贵(福贵与春生的三次交集)

福贵中春生最后一次找福贵(福贵与春生的三次交集)(1)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句经典台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16世纪莎士比亚就借助王子的复仇来探讨生死的意义。到了20世纪,余华用一个小人物跌宕起伏的一生,让我们进一步思考该如何活着。

小时候我总以为,故事的主人公总是过不了多少平静的日子就会迎来磨难,是作者为了吸引眼球而设计的情节。当我年龄渐长,经过的越多才越明白“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在“抓兵拉夫”中身亡,土豪劣绅被枪毙,受不了批斗自杀、因过度饥饿一顿吃太多而撑死,看起来很奇怪,却都是发生在那个时代中真实又平常的事。在《活着》中,这些都集中到福贵身上,或者与福贵产生了各种关联。历史是真实存在的,而福贵是一个时代百姓生活的缩影。

对于很多人来说,生下来,就活下去,没有时间思考生命的意义。但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活着的表现却不尽相同。福贵和春生,是小说中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代表,福贵在明,春生在暗。福贵和春生的三次交集,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心态,折射出不同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一下来了解一下吧。

福贵中春生最后一次找福贵(福贵与春生的三次交集)(2)

电影截图

1.活着是一种侥幸

福贵进城为他的娘寻医问药,不幸被抓去拉大炮。福贵中途数次想要逃走,据说那些逃走的人不是当场被击毙,就是抓回来被处死。

过了长江,福贵断了想逃的心。他们拉着大炮上了战场,他们连里有一个叫春生的娃娃兵。一个壮丁,一个士兵,他们对战争懵懂无知,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福贵和春生相依为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他们被共产党的军队包围了。战争很惨烈,每天数千伤员从战场上拖下来,被扔在了后方的战壕里,无人救治。最后一场雪,让他们悄无声息地死亡。

生命如此脆弱,每天看着那么多人死亡,让福贵和春生变得麻木。他们不知道身在何方,也不知道去向何处。这时候他们活下来,是一种侥幸。

身处战乱,无人幸免。叙利亚到现在还受到战火的袭扰,那里的百姓无从选择,只能靠惯性活着。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没有和平,一切都无从谈起。

福贵中春生最后一次找福贵(福贵与春生的三次交集)(3)

电影截图

2.活着是一种信仰

春生和福贵的重逢,是在福贵儿子有庆丧命之后。春生在县里当了县长,他的爱人生孩子大出血,校长召集学生去献血,有庆的血型刚好合适。医生只顾救人,在有庆说头昏时不停手,在有庆嘴唇都青了也不停手,直到有庆脑袋一歪,栽倒了地上,没有了心跳。

孩子是心头的肉,而春生又是曾经一起经历过生死的“战友”,就算打死春生,有庆也不能再回来。他说“春生,你欠了我一条命,你下辈子再还给我吧。”

初读《活着》,觉得福贵怎么这么苦啊。他从地主家的纨绔少爷成了落魄的雇农,被抓了壮丁,回来之后女儿凤霞成了聋哑人。好日子过了没久,家珍患上了软骨病,无法劳动,成了全家的拖累。突然有庆因抽血死了,凤霞好不容易和二喜结了婚,又接连死于意外。苦根和福贵相依为命,却因吃多了豆子撑死。最后只剩下福贵和叫福贵的那头牛。

又读《活着》,觉得福贵是无法抗争的小人物。他被别人做局输掉了家产,无力回天。他被糊里糊涂的抓去拉炮,无法反抗。他的儿子为了救别人死了,他毫无办法。凤霞和二喜意外死亡,他更是只能无奈的看看尸体。

再读《活着》,知道福贵心里有信念。他虽然输光了家产,但完全没有意识到苦日子是什么样,他有父母,有老婆,有儿女,日子还没过够。他被抓了丁,知道家里老婆孩子等着他回去。有庆死了,还有家珍和凤霞。死了凤霞二喜,还有苦根。他必须担当,必须成为一个家庭的依靠。活着是因为心中有信念,也有牵挂。

福贵中春生最后一次找福贵(福贵与春生的三次交集)(4)

3.活着是一种选择

福贵从一个吃喝嫖赌全享受的纨绔的少爷,变成了靠双手劳动养活自己的普通农民。在受到一次次打击之后,仍然顽强的活着。仿佛就是荒野中的野草,任凭风吹雨打,都默默的生长着。

福贵和春生的第三次遇见,是在大运动时,春生被一群带着红袖章的人拳打脚踢,福贵上去阻止了他们。过了一个多月的夜里,春生来找福贵,说他不想活了。家珍说:“你还欠我们一条命,你就拿自己的命来还吧。”其实这是对春生最大的鼓励和安慰。

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春生没有死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中,最终无法承受批斗,受不了精神和肉体的摧残,他选择了自杀。

是像春生那样风光过后半路退场活得精彩,还是像福贵这样历经磨难的坚守更好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于生活,本来就有不同的选择。

“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既然经过了这么多苦都没死,那么福贵也不用担心什么了,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这是一种逆来顺受,更是一种顺其自然。活的越久越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