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令周子舒吊桥摔下说我不知(周子舒以命相待温客行信物)

张成岭完全信任周子舒后,巴巴地将自己手中的琉璃甲奉上。

周子舒看都没看一眼,丢还给他。

温客行虽然想要借用,但更震撼于周子舒对琉璃甲的态度。

心中五味杂陈,既觉得周子舒果然是知己,眼里心里控制不住地汩汩冒出说不尽的爱意,又陷于自己灭世计划的漩涡中,动弹不得。

周子舒对温客行的心思,洞若观火。

所以,温客行最终暂时拿到了琉璃甲,去复制了样品分发武林。

温客行当然对琉璃甲本身也毫无兴趣,周子舒对此,同样心知肚明。

山河令周子舒吊桥摔下说我不知(周子舒以命相待温客行信物)(1)

一块让武林人士争破头的琉璃甲,一个可以打开武学宝藏的密钥之一,周子舒弃如敝履,温客行,则将之视为人心的诱饵,引蛇出洞。

换句话说,两人真正在乎的东西,从来不是世人在乎的那些。

后来,韩英又千里奔逃,以命换来一块赝品琉璃甲给周子舒。

周子舒只觉天命怎么躲也躲不过。

温客行为自己此前的行为痛至癫狂,周子舒却隐约感觉到,纵然他推开与琉璃甲相关的一切无数次,但这牵涉甚广,牵涉甚深的东西,兜兜转转终究还是会回到他这里。

避不开,躲不过。

若想不让更多无辜的人牺牲,这事就需要了结。

山河令周子舒吊桥摔下说我不知(周子舒以命相待温客行信物)(2)

自始至终,周子舒想要的,是尽量赎罪,尽量少造更多杀戮,以及,以一己之力,保武林太平,天下安宁。

然而武林因琉璃甲动荡不堪,纷争不休,晋王狼子野心,志在夺取天下,无论哪一边,都与琉璃甲绑在一起,不死不休。

于是,雪山之外,周子舒决心赴死,绝了晋王之欲望野心,也让晋王始终缠绵病榻再无心力挑起纷争,于公于私,用他一人之命,为武林,为天下,哪怕换取片刻安宁,也好。

山河令周子舒吊桥摔下说我不知(周子舒以命相待温客行信物)(3)

临走前,周子舒头上的发簪,仍然是温客行送他的那一支。

周子舒当然不知道这发簪,竟是开启武库的真正钥匙。

他在乎的,是发簪是温客行给的。

他在乎温客行,以及温客行给的东西。

所以,赴死前,一定要带着。

因为,那是爱啊。

睹物思人,直到生命尽头。

山河令周子舒吊桥摔下说我不知(周子舒以命相待温客行信物)(4)

温客行当初不说,是不愿意给周子舒更多的负担和牵挂,更不想他做出牺牲一人,拯救天下之举,权当是一件定情信物就好啦,若他日用得着,那也是他们两人同生共死之时,重要的是那个人在身边,其他的,不过是携手相伴的时光里的一种点缀而已。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琉璃甲或许事关山河,那发簪,亦是。

但从始至终,周子舒和温客行,想要的,都只是知己。

幸得君心似我心。

从始至终,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山河令周子舒吊桥摔下说我不知(周子舒以命相待温客行信物)(5)

再反观蝎王。

赵敬赐他一块琉璃甲,是为了自己武林盟主的霸业。

然而蝎王,以为那是信物。

赵敬以琉璃甲换更多琉璃甲和忠心耿耿,掏心掏肺。

最后,还想以这块琉璃甲,作为自己谋算他人成功的一个明证。

正如他师父的扳指。

山河令周子舒吊桥摔下说我不知(周子舒以命相待温客行信物)(6)

蝎王想要的,是赵敬的心。

赵敬给了琉璃甲,他也着实无比快乐。

或许内心深处,他以为他会情与天下皆有吧。

周子舒在温客行跳崖后,说,知己既去,何若玉碎。

蝎王用千巧试探了赵敬,决心放手开博,自己上位,睥睨天下。

赵敬彻头彻尾地无心,蝎王不能彻头彻尾地倾家荡产当赌徒。

或许他对琉璃甲那么珍爱,既是呵护一片心,也是期待那天下吧。

人之所思所愿,在细微处可见端倪,说到底,人心复杂至极,也因此,温客行和周子舒这样的灵魂知己,才那么少,那么令人羡慕。

山河令周子舒吊桥摔下说我不知(周子舒以命相待温客行信物)(7)

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