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1)

路易斯·巴拉甘《Yellow Passage》,2017年

从西班牙的小岛到美国的卡霍基尔山脉;从菲律宾的偏远小镇再到墨西哥的街区。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教堂,已不再是传统教堂的模样。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进行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朝圣之旅。

01 柏林公墓教堂

Dorotheenstadt Chapel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2)

柏林公墓教堂内詹姆斯·特瑞尔的灯光装置,2016年

位于德国柏林的公墓教堂,众多历史上伟大的灵魂都长眠于此。哲学家黑格尔(Hegel)、诗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holt Brecht)以及作家亨利希·曼(Heinrich Mann)都在这里静静地诉说着这个民族辉煌的历史。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3)

柏林公墓教堂内詹姆斯·特瑞尔的灯光装置,2016年

2016年,美国当代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将其引人深思的灯光装置艺术带到了这里,迷幻的光空间浸染了整个教堂。在诡异而宁静的氛围下,世人试图在此找寻与灵魂的共鸣。而艺术家用最灿烂的纪念方式照亮了这座伟大的教堂。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4)

柏林公墓教堂内詹姆斯·特瑞尔的灯光装置,2016年

02

圣塞奇利亚教堂

Santa Cecília de Montserrat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5)

圣塞奇利亚教堂(正厅)

在西班牙蒙特塞拉特的小山上,坐落着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教堂——圣塞奇利亚教堂。战后抽象主义大师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重新对其内部环境进行了设计,并于他70岁生日的当天向世人揭幕。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6)

圣塞奇利亚教堂(长廊)

在教堂幽静肃穆的环境中,悬挂着22幅斯库利的画作,同时还有他设计的落地灯装置以及特别制作的祭坛装饰品。经改造后的圣塞奇利亚教堂,凝重的历史气息与艺术的灵性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呈现出独具一格的教堂风格。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7)

圣塞奇利亚教堂(前厅)

03 姐妹教堂

The Sister Chapel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8)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9)

姐妹教堂(内部)

在上世纪70年代,当抽象派艺术家伊丽丝·格林斯坦(Ilise Greenstein)看到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的创世之作后,便对历史上女性的存在产生了思考:“女人与上帝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上帝和亚当几乎都要动手了,夏娃又在哪里?” 格林斯坦因此受到启发,产生了要为女性建造一座教堂的想法,并决定要挑战父权制度的历史概念,重述教堂中的“神话”。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10)

姐妹教堂(室内天花板)

此后,她与众多女性艺术家进行合作,并于1978年在美国纽约开设了姐妹教堂。这座教堂中放置了11幅历史上女性的“英雄角色”,每个角色都由不同的艺术家绘制。而教堂的天花板采用黄色到紫色的光谱规律,描绘了日出到日落的景象,其隐喻着女人一生的“四季”。

04 蜜蜂教堂

Bee Chapel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11)

蜜蜂教堂全景图,摄于2016年

华裔行为艺术家许汉威(Terence Koh)因受到印度哲学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u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12)ddu Krishnamurti)文章的启发,他意识到,改变社会要从个人的自我省悟出发。因此在2014年,他搬到卡霍基尔山脉附近,创建了一座仅能容纳一人的蜜蜂教堂。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13)

蜜蜂教堂(正门)

从本质上来讲,蜜蜂教堂是一个大型的蜂巢。当人们迈进教堂里,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到蜜蜂的生活,耳边还会源源不断地传来“嗡嗡”声。艺术家意在用这样的方式传达给观者——即使在和平年代,每个人仍生活在不同的动荡之中,无一幸免。在这样一座另类的教堂中,艺术家不是让人们在此寻找到心中的答案,而是让我们意识到更加深远的问题。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14)

蜜蜂教堂的内部蜂巢

05 布鲁登·克劳斯田野教堂

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15)

克劳斯田野教堂(正门)

由瑞士艺术家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设计的布鲁登·克劳斯田野教堂竣工于2007年,意在向15世纪瑞士人民的精神领袖布鲁登·克劳斯(Bruder Klaus)致敬。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16)

克劳斯田野教堂(外景)

这座教堂起初源于一个构想,如今却演化成德国自然景观中一处优雅又神秘的地标建筑。在一望无际的田园上,屹立起一座刚毅的矩形建筑,刚性的外观之下隐藏了一个神秘且引人深思的内部空间。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17)

克劳斯田野教堂(内部墙壁)

该教堂最有趣的是其建造的方式,起初艺术家用112根树干支起棚顶,然后用混凝土浇筑在树干框架上,最后点燃木材留下了中空的黑腔与碳化后的墙壁。因此,克劳斯田野教堂当之无愧是被一把火烧出来的教堂。

06 巴丹教堂

Bataan Chapel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18)

诺特·维塔尔在巴丹教堂外的田野上,摄于20

18年

同样建在田野上的教堂还有来自瑞士艺术家诺特·维塔尔(Not Vital)在菲律宾马尼拉以西小镇上建造的巴丹教堂。虽名为教堂,但其实它与宗教并无关联。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19)

巴丹教堂(内部)

巴丹教堂内放置了一件艺术家于2015年创作的瓷器雕塑——《最后的晚餐》,还包括一尊菲律宾部落女神像,这样的设置似乎已经剥离了宗教的意味。艺术家把这个项目视作一件大型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但显然这又是一座建筑,所以其拥有着无法被归类的特殊性。尽管如此,这座教堂的隔世感仍然形成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人们似乎在此都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20)

巴丹教堂(内部)

07

嘉布遣会小教堂

Capilla de las capuchinas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21)

嘉布遣会小教堂(内部)

墨西哥艺术家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的作品都是在对其生活体验以及内心情感诗意的表达。墨西哥境内有许多著名的地标建筑均出自巴拉甘之手,嘉布遣会小教堂便是其中之一。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22)

嘉布遣会小教堂(正门)

巴拉甘怀着对宗教的虔诚之心与其自带的神秘倾向,创造了这座身处物质世界内的精神归所。同时,这座历时七年竣工的教堂,也为巴拉甘的艺术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8 罗斯科教堂

Rothko Chapel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23)

罗斯科教堂(内部)

位于美国德州休斯敦郊外的罗斯科教堂建于19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24)64年,是慈善家约翰·德梅尼尔(John deMénil)和多米尼克·德梅尼尔(Dominique de Menil)为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作品所筹建的教堂,更准确地说,这是一座无差别宗教的冥想空间。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25)

罗斯科教堂(内部)

教堂遵从了艺术家的意愿,用简单的石砖作为主要建材。教堂内部空间呈不规则的八角形,墙面上放置了14幅罗斯科晚期的巨作。在这间教堂中,罗斯科作品的精神力量与肃穆的空间浑然一体。在传统西方宗教艺术中,仿佛失去了其复杂的叙事性和所有灵与肉的形象,只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存在。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26)

罗斯科教堂(外景)

09

好牧羊人圣公会教堂

Chapel of the Good Shepherd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27)

好牧羊人圣公会教堂(内庭)

美国艺术家路易斯·内维尔森 (Louise Nevelson)以纪念碑式的户外木雕而闻名世界,灵性设计与神秘符号一直贯穿在其创作中。1977年,她接受委托设计了位于美国曼哈顿的好牧羊人圣公会教堂。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28)

好牧羊人圣公会教堂(祭坛)

艺术家将传统粉饰教堂墙面的宗教绘画变革成复杂的白色木雕,教堂中唯一的色彩元素是镀金的祭坛。艺术家解释道:“我想创造一个不受墙壁与时间限制的空间,人们在此可以沉浸在精神本质中进行沉思。”内维尔森希望让各个教派的人都能在此感受到平静与安宁。因此,该教堂也以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而闻名。

10 旺斯教堂

Chapelle du Rosaire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29)

马蒂斯教堂(内部)

野兽派大师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在垂暮之年,于法国旺斯设计了这座玫瑰教堂。1941年,他患上了癌症,在长时期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30)修养的过程中,其受到修女Monique Bourgeois的悉心照料。尽管此时马蒂斯已是82岁高龄,为了答谢这一恩情,他还是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这间教堂的设计。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31)

马蒂斯绘制教堂壁画草稿,摄于1950年

马蒂斯曾说:“我希望我的艺术能像一把安乐椅,让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丝宽慰。”他终其一生都在用艺术表现真挚的力量,而这座玫瑰教堂更是承载了艺术家最深沉的情感。

世界艺术之旅总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朝圣之旅)(32)

马斯蒂教堂(内部)

自古以来,教堂与艺术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如今,当代艺术家希望通过萦绕在教堂中的现代艺术,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抵达到人心深处的神圣感,同时这也带给了人们充满变革性的全新体验。

[编辑、文/徐嫦婕]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