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

还记得小时候,我和村里小伙伴们,经常玩过家家的游戏,捡几个破碟子破盘子当餐具、挖一个小坑当炉灶,再找几跟树枝当筷子,常常是好几个小时的沉浸其中;或者走进一旁的森林里,那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有生灵,有神秘的游戏空间,伙伴们在其中与跟随的小狗捉迷藏,或者躺在树叶堆成的“垫子”里仰望树叶缝隙中的天空.......。

不过,只要大人的一声呼唤“ 回来吃饭啦。”,我们之前能看见的东西和发生事情,便会消失。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1)

后来我长大了,成为了两个孩子的妈妈。当我给孩子们朗读《在森林里》这本图画书时,一下子就能想起自己儿时的体验。作者是如此理解孩子的心情,以及游戏的意义。这本书会警醒你,孩子的世界,值得我们维护和尊重。

作者玛丽·荷·艾斯,1895年出生于美国。她的父亲是一位牧师,也是一名医生,治愈心灵和治愈身体的父亲,让玛丽从小就感受着身心的协调发展。她们全家人会在每年夏天,搬到北林的森林旁边生活。玛丽曾经这样写道:

“儿童时代最开心的回忆就是北林的夏天。我独自一人奔向黑暗的森林,在那里能坐上好几个小时。我喜欢在那里倾听夏风拂过松树梢的声音,期待森林中生灵的出现。领着小鹿的鹿妈妈、豪猪、獾、乌龟、青蛙,哦,不只这些,有时还有熊、臭鼬鼠、毒蛇等。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2)

让孩子亲近自然,他们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0-3岁的宝宝,通过在自然里感受青嫩的叶子、柔软的泥土、五彩的花朵,能够获得丰富的五感刺激,促进大脑突触发展及神经通道的建立。

3岁以上的宝宝,通过主动地探索自然,不仅能促进认知发展,还能在不断的爬行、抓握、行走、触摸、 观察、聆听时能获得足够的经验,促进动作的发展。

正是玛丽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体验,才有了她后来的一系列精彩创作。

森林是一个让孩子充满幻想的、相信会有什么事发生的不寻常世界。《在森林里》的开篇这样写道:

“我戴着一顶纸帽子,拿上我的新喇叭,到森林里去散步。"

纸帽子、喇叭和森林,酝酿着一个奇幻故事的序曲。孩子想用不一样的装扮和配备,进入他们想象中的场景。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3)

刚开始的森林是寂静的,随着小男孩走进去,他不断与动物们相遇,所有动物一改往日的固定形象,在书中被拟人化,能够直立行走,还被赋予了人的生活习惯。

如同一种盛装流行或角色扮演。在游戏中,这种扮演可以游离于日常之外。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4)

在孩子看来,他们允许玩伴们拥有各自的特点,比如放不下王冠的狮子、互相关爱的大象、热爱美食的大棕熊、带着孩子的袋鼠父母、孤独的老鹳、爱漂亮的小猴......, 孩子能感受到其中的意义,尽管在大人看来似乎没什么。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5)

最后登场的兔子。小男孩很关照的兔子,其实就是指正在阅读这本书的小读者们,他让大家一起加入进来,如果书本前的小朋友正在犹豫着要不要加入,书中的小主人公还特别地说:

“别害怕,如果你也想来,你可以走在我身边“。

于是小兔子(读书的小朋友)也跟来了,开始了森林中的一场盛大的音乐游行。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6)

黑白蜡笔画没有让人觉得压抑,反而传递的是如涓涓流水滑过般的宁静。图片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呈现的都是低视角的森林,有很多裸露的树根和土地。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7)

父母是支撑孩子生活在现实中的强大力量,孩子才能安心地进入自己的幻想世界

孩提时代让孩子在儿童世界真实地生活,去经历属于他们自己喜悦的、难以忘却的体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成为真正的人。

《在森林里》,小男孩与动物们的聚会接近尾声了。最后一个游戏是玩捉迷藏,轮到小男孩来找大家了,他闭上了眼睛,动物们藏起来了。

只有小兔子,还安静地蹲在那儿

如同正在读这本书的小朋友们,在静静地看着这个场景。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8)

“我来啦!”我大叫一声。睁开眼睛,所有动物都不见了,站在我面前的是爸爸。他正在找我呢。

在孩子的幻想世界里,爸爸一出现,幻想也该结束了。“爸爸”就是现实世界的象征,正是因为爸爸的存在,孩子才会安心地活在现实世界当中,然后可以在他自己的幻想中承担想要主导一切的角色。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9)

孩子该怎样面对现实呢?《在森林里》中的爸爸,是这样说话的。

”你在和谁说话啊?“ 爸爸问我。

”和我的动物朋友们。你瞧,它们都藏起来了。“

"已经很晚了,”爸爸说,“我们该回家了。”

这样的爸爸,和普通的爸爸没什么两样啊。

但是,接下来,这位爸爸的话令人感到意外:

"也许它们会一直等着你,下次再来一起玩。"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10)

小男孩的爸爸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了不起,他肯定能领会小男孩脑海中与动物们一起游戏的奇妙世界,这种领会包含在“也许它们会一直等着你”这句话中。

因此,孩子的幻想世界没有被破坏,这让小男孩感到很安心,然后,当他安安稳稳地坐在爸爸的肩上回家时,才会继续喊道:

“再见啦!别走远,过两天我会再来找你们。”

就这样,小男孩相信,当他再进入森林时,动物们都在等着。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11)

幻想游戏是孩子童年时代的秘密花园

幻想游戏, 几乎伴随着每个孩子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拿起树枝“打战”、扮演爸爸或者妈妈、各类英雄人物…...。

在孩子的幻想世界中,大多会有幻想的朋友出现,根据研究显示,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有幻想朋友,而通常女孩的幻想朋友都会是人;而男孩的幻想朋友多以动物为主。有些孩子的幻想朋友是个实体物品,像是布娃娃、小玩具等,孩子会跟这些幻想朋友对话。

孩子们喜欢这样的游戏,愿意将大把大把的时间投入这些幻想世界。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12)

幻想游戏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
  • 幻想游戏让孩子拥有主导权

在幻想游戏中,这是一个能让孩子尝试掌控和主导的世界,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这里的朋友不同于真正的朋友,玩输了从不发脾气、使性子,还总是能做孩子们做不到的事,去孩子们去不了的地方;通过与幻想朋友交谈,孩子们也许能悟出现实生活的真谛;而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在探究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 幻想游戏锻炼孩子的推理能力

当一个孩子在“幻想游戏”中,比如假装空杯子里面盛满饮料,这个看似轻松的游戏需要大脑进行的认知加工,实际上一点儿都不简单。首先,大脑要超越现实,接受一个违背了事实情况的假设(空杯子里有饮料);然后要从假设出发通过一系列推理得出结论(比如,可以用空杯子来“喝饮料”);此外,大脑还需要把幻想和现实区分开来,不能让假想情境下得到的结论“篡改”我们关于现实情境的知识(真实世界里的空杯子里没有饮料)。

孩子通过幻想游戏,可以思考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假设情境,使他们的认知取得进步和突破,从而能够更顺利地理解现实的世界。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13)

父母如何维护孩子的幻想世界?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想方幻想游戏设法地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比如:买高级玩具、选择更优质的培训课程......;但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却是真切的理解和被接纳。

  • 游戏是通往孩子世界的大门

在日常生活中,当到了睡觉时间,女儿还不愿意入睡时,我们会一起聊聊天,然后想象着:她身边放着的独角兽玩偶要睡觉了,我们化身为独角兽的爸爸妈妈如何陪着它睡着。不知不觉中,女儿满足地进入了梦乡。

其实,当孩子自己安排一个游戏的时候,和TA在一起的时间是很轻松的。虽然养育孩子不能每天都是“卿卿我我”,但如果不走近孩子的内心,就容易成为日复一日的劳作。

美国著名幼儿教育专家、学前教育研究者薇薇安·嘉辛·佩利在谈到“幻想游戏”这一观点时,她强调:

我们要进入一个善于引诱孩子主动发起游戏的境界,在那里,我们可以轻松地推开儿童世界的大门,与他们融为一体。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14)

  •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幻想游戏要趁早

随着孩子的年龄渐长,他们对现实中的规则认识越来越清晰,更倾向于用一种别人对他的期望,或者他认为的社会规则去交往和表达,慢慢地,幻想游戏的魔力会越来越弱,孩子再也无法回到他曾经信手拈来的游戏世界中了。

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要多创造出合适的情景,让幻想游戏尽早发生;并且在它发生时,带着敬畏与尊重参与其中,回到儿童世界的本身,与孩子调整相处方式,做孩子忠实的玩伴。

小男孩在森林和动物一起生活(爸爸来接玩耍中的孩子回家)(15)

父母是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中来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对他们的关注才是最重要的。幸运的是,我们能从绘本中发现延伸的灵感,在越走越匆忙、越走越迟钝的育儿路上遇到惊喜、获得警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