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夹式充电宝有危险吗(为什么香港人把充电宝叫)

背夹式充电宝有危险吗(为什么香港人把充电宝叫)(1)

■文|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叶克飞

去年有一出名为《再创世纪》的合拍港剧,因为是合拍,所以财大气粗,远非TVB剧集可比,大量布拉格外景宛若风光片。不过即使如此,也难拾港剧黄金时代的辉煌,无法重现当年《创世纪》的荣光。

剧情的单薄与不合理是一大症结,比如剧中着墨甚多的创业者程凯,几乎无所不能,仅靠三个人的工作室模式就完成了十年来的一次次科技变革,形同儿戏。他在剧中的第一次前瞻性尝试,是2008年的“尿袋”。

什么是“尿袋”?这是香港人对移动电源的形象形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充电宝。

尿袋本是病人不能自己小便时随身携带的储尿容器,而当年的充电宝,个个都有大块头,形状确实酷似尿袋。所以时至今日,许多国内电商的香港平台都会“入乡随俗”,买家搜索“尿袋”,显示的商品往往不是真正的尿袋,而是充电宝。

在剧集中,2008年就研发充电宝,时间上倒是合理,因为那的确是“尿袋”的萌芽时代。2007年,苹果手机诞生,不可拆卸电池与高耗电的智能化成为潮流,充电宝开始成为手机玩家的必需品。

充电宝的历史

充电宝诞生于十几年前,据说第一次问世是在2001年的CES展览上,一个留学生用几节AA电池加上一个控制电路拼凑而成。当时电芯的循环寿命不够,体积大,制造工艺技术也不成熟。

随后,有一些厂家选择试水,其中包括神州数码、资博、科仕达、友创新等知名厂商。据说充电宝还有过一个很韩剧的名字——手机恋人。

但用过十几年前的手机的人都知道,当时充电宝并没有什么生存空间。这是因为那时的手机都采用可拆卸电池,很多人都会随身携带一块备用电池,随时更换。至于充电,要不就是直连手机,要不就是用带电池座的充电器。

更何况,从早期的黑白屏手机,到后来的和弦手机、彩屏手机,都能做到超长待机。即使是昙花一现的Java半智能手机,同样可以超长待机。

所以,虽然当年有充电宝厂家甚至还找了明星代言,仍然无法开拓市场,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2004年,华旗推出“动力舱”移动电源,爱国者、海纳通、超牌和广业等纷纷跟上。此时的移动电源在技术层面已经有了目前移动电源的雏形,但市场需求仍然不大。也正因此,有人说当时的充电宝就像个早产婴儿。

但随着2007年苹果手机的诞生,各种颠覆性设计随之而来,比如不可拆卸的手机电池。同时,因为手机的智能化,功能越来越多,加上液晶屏的高耗电,手机电池变得越来越不够用。

出门充电不方便,电池又不可拆卸,备用电池成为历史,怎么办?充电宝就有了机会。2007年到2010年间,是充电宝的起步阶段。

2011年后,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可谓一日千里。除了苹果之外,三星等品牌也都推出了大量智能机,国产智能机也在这一期间崛起,包括华为、中兴、康佳和酷派等。

2012年,中国手机用户正式突破十亿大关,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亿台左右,移动电源商家也达到5000家之多,而电源销售总台数在3000万左右。当时有许多人预测,智能手机仍会保持惊人速度,而充电宝作为配套产品,同样有着巨大的空间。事实上,这几年的手机市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智能机已全面普及,充电宝随之成为必备。

而且,充电宝并不仅仅适用于手机,人们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一般来说,只要输出接口是通用性极高的USB,都能用移动电源充电。

当然,市场的井喷也带来了一窝蜂效应,许多原先做键盘鼠标做手机保护套,甚至做五金模具的厂家都觉得有利可图,纷纷进入这一市场,结果不但质量参差不齐,还造成了大量安全隐患乃至事故。当年有些省份进行检测时,充电宝的合格率居然只有两成左右。

于是,这几年的充电宝市场,主要就是大浪淘沙,让那些劣质产品逐渐被淘汰。尤其是2015年,国家出台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对这一行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标准,使得很多小厂商立刻被淘汰。同时,因为技术的进步,充电宝的价格也逐步走低,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也使得市场被净化。

充电宝做起来不难,做好了有点难

充电宝本质上就是个蓄电池,主要由电芯、保护板和外壳组成。

早期有充电宝采用镍氢电池,就是那种前两次一定要充满,不然以后都充不满的有记忆功能的电池。直到今天,仍有不少老人认为手机电池必须这样充。甚至还有厂家采用一次性电池,当然既不环保又不经济,属于市场上的非主流。

至于主流,目前基本采用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没有记忆功能,不需像镍氢电池那样操作。再就是更早期的18650电芯,它属于镍氢电池之后和锂电池之前的替代品,好处是成本低产量大,连特斯拉都用。

不过早期的18650电芯确实有短路爆炸风险,现在倒是技术成熟,只要是正品,就基本不会爆炸。如果特别讲究,可以研究一下充电宝所使用的电芯,LG、松下、三洋、索尼和三星这种大牌的电芯,用于充电宝肯定会有溢价,但确实也更安全。

充电宝相对简单的构造,使之要做出新花样的难度很大。前几年有公司号称与美国加州中医大学合作,展开数码移动医疗项目的深入合作,第一个成果就是全球首款保健型移动电源——“养生电”。

这个消息曾经让中医爱好者振奋,但很可惜,所谓加州中医大学,根本就不存在于美国教育部承认的高等院校中,也根本查不到其他可靠资料。另外,美国高等教育没有中医专业,也没有中医师执照,所谓中医根本没有行医资格。中成药也不是FDA批准药物,根本不属于药,一般只以食品补充剂名义进口。

至于“养生电”,只要接受过正常教育,并有正常认知的人,都会知道这只是个噱头。

前些年还有过暴晒上百个小时才能充满的太阳能充电宝、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充电宝之类,都是噱头。

这些案例其实也说明,充电宝行业的门槛实在很低。即使到了今天,许多充电宝生产企业此前从事的行业,都和手机、数码领域没什么关系。所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是意料中事。

能够在这个市场赢得好的口碑,基本都是当年的手机电池、充电器和蓄电池大型厂商,再就是如小米之类的移动设备厂商。当年小米介入充电宝市场,售价十分亲民,一度有日销数万个的纪录,这也被誉为数码界经典的单品绝杀之一。

好的充电宝,其实离不开三点:大容量、充电速度快和安全。

在容量方面,有行家曾经说过,因为充电宝的电压必须高于手机电池,才能确保电流流入手机,所以必须有加压设置,但加压会损耗能量,专业名词叫做板端转化率。大部分充电宝的板端转化率都在80%左右。

而在充电时,充电线会有电阻,也会损耗能量。电流进入手机后,手机又需要一个降压过程,同样会造成损耗。这样一来,充电宝的容量真正进入手机,基本只能打个六折。换言之,标注10000毫安的充电宝,能充到手机里的大概只有6000毫安。也正因此,充电宝的容量很重要,除了坐飞机要在10000毫安以下之外,其他场合当然是越大越好。

背夹式充电宝有危险吗(为什么香港人把充电宝叫)(2)

至于充电速度,早年的普通充电宝基本是5V电压,功率有限,速度较慢。这两年除了一些商家选择用来做赠送客户的带LOGO礼品之外,很少有人专门卖这种充电宝了。

当然,这种充电宝也完全可用,比如坐高铁,或者不赶时间的时候,都可以用来慢慢充电。如果想速度快一点,那么双向快充充电宝是这几年的主流选择。最好的选择则是PD充电宝,所谓PD,就是USB-IF组织制定的PD协议,目标是只用一个充电器就能给各品牌的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以及其他电子数码设备进行快充。当然,前提是你得有不同电子数码设备的合适充电线。

在安全问题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牌子和价格,低价杂牌充电宝从来都不是这个领域的合适选择。尤其是在使用聚合物电芯后,不但体积小,缩小了充电宝的体积,而且因为外壳较软,即使出问题也只是鼓包,不会爆炸。

像主流的anker、小米、紫米和华为等充电宝品牌,基本会用LG、ATL、松下和力神等牌子的电芯,质量就很可靠。

至于劣质电芯,可别以为它离我们很远。在中国,它甚至成行成市。当年有篇文章,就称广东潮南贵屿镇是全国最大的国外电子废弃物回收中心,镇上有大型的电芯分类作坊,雇人从洋垃圾里面筛选出电芯再分类处理。

这些洋垃圾电芯基本按吨卖,收购者不会预知单个电芯的质量,需要购买后再行拆卸辨认。但即使质量参差,收购电芯这门生意仍然不会亏。这种二手电芯流入市场后,就会被一些充电宝厂商收购,然后按质量分等级处理。

这些电芯的使用寿命无从估计,很多充电宝用几次就坏,多是因为使用了这类洋垃圾电芯。而且,之前甚至有黑心商家在充电宝里装废旧填充物,再配上一个远远无法达到额定电量的电芯。

一个饱和市场,还有没有空间可言?

前面说过,充电宝市场经历过井喷。2011年到2014年,中国充电宝市场规模分别为34亿元、58亿元、105亿元和165亿元,年增长率极其惊人。到了2017年,市场规模更是达到320亿元。

但这个行业的问题,在于市场容纳度基本饱和,而且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

前些年的充电宝多少钱?很多人恐怕还记忆犹新。跟其他数码产品一样,充电宝最初的价格也十分昂贵,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度的提高,价格逐渐大众化。

当年曾有过几款奢华版充电宝,如今看来价格简直就是笑话。比如爱唯克思的RV-30000A,随机附赠许多笔记本电脑转接头,外观商务范儿,但799元的售价和不能带上飞机的容量,如今看来显然过时。德国的Just Mobile Gum Max Due,号称德国品质,但998元的售价显然也很不实在。

不过人类打造奢侈充电宝的执念从未消失,直到去年仍有人试水。比如曾经多次做苹果手机周边产品定制的俄罗斯奢侈品定制厂商Caviar,就推出了售价4400美元(人民币3万元)的充电宝。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只是一个定制充电背壳,内置2300毫安电池和一块太阳能充电背板。

这个充电宝的实用性非常差,电池容量有限,太阳能充电更是需要晒30小时才能充满,效率极其低下。当然,它只针对特定群体。

之前VALENTINO也和美国数码配件品牌mophie打造了一款联名移动电源,全球限量500台,售价也达到349美元,折合人民币两千多元。

不过从主流市场来说,充电宝的价格一直在下探,百元以内已经有非常之好的选择。利润空间被压榨后,这个领域还有多少空间?

背夹式充电宝有危险吗(为什么香港人把充电宝叫)(3)

个性化也许是唯一选择。在保证正品和质量的前提下,其实充电宝的技术和结构都不会有太大差异。更能体现溢价的是设计,各种卡通式的充电宝、异形充电宝,都是创意尽情挥洒的空间。当然,花哨的外观和设计,也成为许多劣质充电宝的保护外衣。所以,学会分辨很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充电宝确实是一个临时性产品,它意味着手机硬件的发展跟不上软件发展的速度。因为电量无法支撑繁复的功能,所以只能借助外力,比如充电宝。

未来,人们不会放弃在硬件上的追求,会努力达到电量和功能的匹配,但在此之前,充电宝注定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市井财经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