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多肉(03-15这是一段与肉有关的文字)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多肉?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多肉(03-15这是一段与肉有关的文字)

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多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本来有想聊聊新冠疫情中湖北众生相,和楚地文化基因交相印证,最后貌似不可言说的词语太多,老谢的词汇储量明显不够,只能就此作罢。想破罐子破摔扒衣卖腐,又显然底蕴太过于厚重,虽然比不上晋南阳王司马保重800斤,也不如北魏先祖爷拓拔什翼健“卧则乳垂至席”,起码也是个重量级人士,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里的背影逐渐重叠——这里没有占朱先生便宜的意思。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肉类的获取渠道相对比较匮乏,因而肉类也显得弥足珍贵。《曹刿论战》的“肉食者谋”,肉食者指代的是属于上层人士的贵族,传统文化理念中,肉是身份的一种象征,音乐叫“肉竹”,多汁的果实叫“肉果”,广有钱财俗称“肉头厚”等等,不一而足。

记得有个笑话,说乡下老农羡慕皇帝生活,皇帝坐在金銮殿的金龙椅上,金筷子夹着肉馍馍吃,流油的大肥肉一顿可以吃两斤!——这个故事我想应该是起源于陕西关中一带,当然在各地都有不同的版本,有东北版的“吃着猪肉馅的饺子”,有江南版的“糯米饭蘸糖,想蘸多少就蘸多少”,还有河南版(我们那边也有)“想吃多少馓子就此多少”。想象来源于生活,可见劳苦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其实不高,能有顿肉吃、能吃点糖、吃点油就是天堂了。——都说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饮食,我想是因为饥饿贯穿了整个中国民族的历史。

对于掌握了文字的贵族看来,美好生活显然不是吃饱、吃好这么简单,应该是吃撑、吃不下,物质要充裕得令人发指。“酒池肉林,长夜之饮”,历史书上这段是用来谴责商纣王荒淫无道,其实我很怀疑它的真实性,虽然和半裸的宫女追逐嬉戏,一边随意吃喝的场景非常香艳,可稍微有点常识都知道,肉酒时间放久了吃下去并不令人愉悦。对肉和酒的极度浪费的描写,会极其成功的引发社会底层人民的仇视心理,加上炮烙、挖心、虿盆,直观的造就了一个凶残暴君的形象。——或许我也如老农一样,眼界限定了我的思维。要证明统治者无能,可以用“何不食肉糜”?要体现统治者礼贤下士,可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要展现太平盛世,那就是“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扯远了,回来继续说肉。作为高端战略物资,肉的意义当然不仅仅如此。他是孔老夫子的“束脩”,也就是十条咸猪肉,作为弟子拜师学习的学费。圣人教书也是要收费的,这和“有教无类”并不冲突;释迦摩尼在给孤独园中讲道穿法,让给孤独长者以金砖铺地,并收了他3.3升黄金,以示“经不可轻传,佛法不可轻慢”,东西二圣的三观极正。老夫子最后因为祭肉而离家出走,周游列国,后面在表。

因为尊贵,所以肉经常用来表示尊敬。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汉文帝也规定,对80以上的老人,每个月发一石米,20斤肉,5斗酒,这是对劳作了一辈子的底层人民的一种福利,当然,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能活着享受这种福利的不多。

肉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祭祀,天子和诸侯在祭礼之后,一般会将祭肉分赐朝廷重臣。而臣子分到祭肉之后,要在当天与家人分享完毕,所以孔子说“祭于公,不宿肉”。家祭之肉则须在三天之内食用完毕。因此,我们将过节吃肉食称为为打牙祭。孔老夫子在因郊祭后鲁国国君没有按照按“礼”的规定,把祭肉分给大夫,于是率领众弟子辞官别鲁。

祭祀分肉是个苦差事,首先人不能长得丑,不然天上的不高兴,地上的看着倒胃口;肉有肥瘦,有大小,要让大家心里都舒服,这个很考验人。陈平在年轻的时候,就曾经被推荐干过这个活计,《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陈平是个实在人,45度角看着天空感慨“‘嗟乎,使平得宰天上,亦如是肉矣。”宰相的宰,主宰的宰,其实就是个分猪肉的。

提到分肉,就不得不提东方朔,这厮待诏金马门的时候(待诏属于编外人员,不能领国家工资,由皇帝小金库发放生活费),那是真穷,肚子没油水,天天盼着分祭肉。好容易盼来一回,结果分肉的大官丞作为国家公务员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到了太阳落山还没来,这厮胆从胃边生,割了肉就跑。后来皇帝让他做检讨,我百度了下原文,“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这情商,秒杀我等。

其实,祭肉是真不好吃,一大块肉放到锅里,什么调料也不放,外熟内生,一大块毫无滋味的冷猪肉,肠胃不好的真吃不下去。当然,对于一定级别来说这是荣誉,你还得面带感激、目含泪光,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叩谢天恩,吃不了这冷猪肉,就注定了要坐冷板凳。

肉也是有等级的,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触之翠,述荡之挈,旄象之约。这就传说中的肉之极品了,你以为猩唇是猩猩的嘴巴?古人在吃的上面没有这么癫狂,他们比这还要丧心病狂:猩唇是麋鹿的脸部!麋鹿是什么?满语叫做罕达罕,也称四不像,世界级珍稀动物!古代中国烹饪原料八珍之首(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拔、豹胎、犀尾、鹿筋)!注意(敲小黑板):现在法律规定了,不但以上的不能吃,所有的野生动物都不能吃!

最后拿苏东坡的《猪肉颂》来作为结尾,“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写到这,我又饿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