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盐田制盐流程 740多年历史的古老制盐法

千年古盐田制盐流程 740多年历史的古老制盐法(1)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而“食”中,必不可少柴米油盐。盐作为食物的一种调味剂,最早起源于中国,上古时期的《尚书·说命下》中曾有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单从字面上理解,我们就能知道古人很早就懂得用盐来调味。


盐的历史源头:“盐宗”夙沙氏

中国盐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传说黄帝有一位叫做夙沙氏的手下,在一次战争途中,因偶然原因发现,通过把海水煮干可以得到盐这种调味剂,加入食物中可以更加美味,深得士兵们喜爱。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盐文化的篇章。

在《说文》一书曾有记载:“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记述的就是夙沙氏造盐的历史。因为夙沙氏是发现盐的第一人,所以夙沙氏就被后人称为“盐宗”,直到现在,很多地方还有供奉夙沙氏的盐神庙。

千年古盐田制盐流程 740多年历史的古老制盐法(2)

盐宗庙的大鼎香炉

盐文化的发展

盐的出现,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盐文化发展期,盐的地位是越来越高。商周时期,盐是皇宫贵族的奢侈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盐”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富强程度;再到后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盐甚至可以充当金钱使用;直到唐朝时期,盐才真正的深入民家。

造盐技术在经过一代代的改良,已经形成一套相对比较专业的制盐技艺“盐田法”,该制盐方法一直流传至今仍在使用。

千年古盐田制盐流程 740多年历史的古老制盐法(3)

盐农在晒盐

盐田法的延续:福建莆田盐场

莆田盐场成立于1958年,位于秀屿区东峤镇。据说,宋朝时期,莆田就有晒盐房,距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当时莆田盐场就已经形成初具规模的盐场,而如今的莆田盐场,仍然延续着传承了数百年的古法制盐工艺,即海水晒盐。

目前,莆田盐场在业内,生产出的盐是非常优质的,在国内同行里面是最优质的盐。

千年古盐田制盐流程 740多年历史的古老制盐法(4)

盐农在收集盐晶体

盐田法的制作工艺

纳潮:顾名思义,就是收纳潮水的意思。盐农们在海水涨潮时,把海水通过引水渠自然引潮,或使用动力泵将海水注入盐田(蒸发池)中。

制卤:让海水在阳光的暴晒下,水分逐渐蒸发,从而得到饱和的浓盐水,也就是卤水,古时候,盐农们使用莲子测卤法来判断盐水是否饱和。

结晶:当海水变成卤水之后,要转移到结晶池中继续蒸发浓缩,当卤水浓度超过盐水的饱和度之后,就会有白色的盐晶体析出。通过不断地推进卤水的过度饱和,白花花的盐就产生了。

收盐:也就是收成的时候,通过人工或者机械将结晶的盐收起堆坨,通常人们会用稻禾覆盖在盐山上,防止雨天溶解。

千年古盐田制盐流程 740多年历史的古老制盐法(5)

成品盐堆垛

“莆盐文化”的传承

2018年,莆田盐场打造了2000多平方米的莆盐文化园,以制盐为主题,开设了忆苦思甜展示区、盐文化摄影展区、科普模拟展区、盐文化展示区、红色教育展示区、盐产品检测区等,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展品、摄影采青、现场实践等方式,去感受、去思考盐文化遗产丰富的内涵与真谛,让“传统晒盐技艺”世代传承延续。

莆盐文化园也是当代学生们的科普基地,许多学校的师生都会组织来莆田盐场开展研学活动,共同探秘莆盐文化、了解非遗技艺。

千年古盐田制盐流程 740多年历史的古老制盐法(6)

莆盐文化园

结语:华夏五千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老的祖先们用他们的智慧,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瑰宝。随着科技的进步,制盐技术不断精进,而莆田盐场也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的传统工艺制盐基地。文明在进步,传统工艺却在慢慢绝迹,不知该喜还是该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