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团队的十个技巧和方法(教你如何带散团队)

管团队的十个技巧和方法(教你如何带散团队)(1)

在正式展开之前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故事:

A公司是一个生产精密机械的大厂,小李进入A公司时,老刘前辈是小李的师傅,小李受他影响极大。

十几年里,老刘一直积极推进工作,满血战斗,成绩斐然。中午休息时,他或是在电脑前总结实验数据、或是在车间里处置异常。

即使在吸烟室吸烟,本是放松的事情,老刘不是在和同事谈工作,就是为了迎合别的同事说话,感觉老刘不是在聊天,而是为了工作推进在做软性公关。他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准备工作。

在小李眼中,老刘是神一样的存在,聪明、勤奋,什么难题在老刘手里都轻松搞定。干不了、没法干、不好干,这些词和老刘绝缘。

在老刘的眼里,工作没有份内份外之分,都是份内,对客户方领导、外部门同事,从不说不。

但凡和生产技术沾边的事情,老刘都揽到自己部门身上,全力推进。靠一人之力,多年以来,全力推进公司各项KPI持续改进。

因为工作出色,老刘连年升职,从担当到课长,从课长到次长,从次长到部长,从部长到副总经理,十几年来一直是高光时刻。

小李有位师兄小王,人聪明、豪爽,颇有些江湖气。当时,小王也一起在老刘手下工作。

小王师兄辞职时,向老刘建议,您一个人不分份内份外地去推进工作,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作为领导,您要求弟兄们都和您一样去干活,会把大家累死的。

老刘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小李和小王都感受到了老刘微笑里的不屑。

老刘带领着技术部,不分份内份外,持续改善着公司,外部门的被动接受和推诿慢慢变成习惯,本部门的同事天天在老刘的指责中工作水平进步着,但职位、薪资提升比外部门慢了太多太多,大家士气越来越低落。

在这期间,大家提出过根据部门职责、权限去推进工作,请老刘向公司高层給部门争取升职加薪的机会,但都被老刘一一驳回了,理由很充分,你们做得还不够好,没有理由去指责别的部门、没有资格获得升职加薪。

2012年,在年初预算会议上,针对几项设备改造项目,小李提出,各部门应该主推自己业务范围内的改善,这几件事应该以设备部同事为主导,为辅助的意见,被老刘用大道理直接劈头盖脸地砸了一顿。

那天晚上喝酒,小李和别的同事说,以后再也不提意见了。旁边的同事都像是看怪物似的看着小李,现在就你丫还傻乎乎地提意见,你看看,我们谁还说话?

老刘什么时候部门聚餐,原来都积极参加的同事们,慢慢都借口有事,不再参加。

有一次同事的婚礼上,大家12个人挤在一张桌上,剩老刘1个人在另外一个桌上,大家谁都不过去。

人心散了,老刘还是微微一笑。 小李离开A公司的前3年,老刘已听不到部门任何反对他的意见,任何不同的声音。

有一次,小李拿着量角器,准备去车间做实验,被老刘叫住,

说,小李,咱们很久没聊过天了,聊聊。

小李 :领导,我手头有活,要去车间。

老刘:就十分钟。

在小会议室里,两人面对面坐着。

小李:领导,您说吧。

老刘: 最近这么样?工作推进顺利吗?

小李:我很好,工作推进顺利。

老刘:你手下的几个人表现怎么样?听不听话?工作认真不认真?

小李:大家都很好,都在努力工作。

两人沉默。

过了一会儿,小李说,领导,没什么事的话,我去车间做实验了。

老刘尴尬地笑了一下,说,好好好,有事随时找我啊。

小李说:谢谢领导关心。

那时,小李已下定决心,离开A公司,也不想再和老刘表达任何意见、诉说任何不满。

2015年11月,上班前半小时,小李过去和老刘说,领导,我和您说件事,我要辞职,决定了。 老刘一脸的惊讶,为什么?这么突然?

小李心想,在最后的2年里,别说我们部门,就连其它部门的人,都知道自己肯定要离开了。因为人心真的散了。而小王师兄十多年前,就预想到了这个局面。

其实有时候你觉得自己特别牛X,别人特别傻X时。NX和SX,它们看上去似乎离得很远,其实离得很近。

咱们故事就讲到这里,通过上面的故事,大家能发现老刘是如何把团队一步步

带散的呢?

1.在老刘的眼里,工作没有份内份外之分,都是份内,对客户方领导、外部门同事,从不说不。但凡和生产技术沾边的事情,老刘都揽到自己部门身上,全力推进。

这是什么呢?其实是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没有明确清楚,其实部门之间应该,各司其职为主,相互补位为辅。

2.大家提出过根据部门职责、权限去推进工作,请老刘向公司高层給部门争取升职加薪的机会。但老刘都被回绝了。

小李提出,各部门应该主推自己业务范围内的改善,这几件事应该以设备部同事为主导,自己部门为辅助的意见,也被老刘用大道理直接劈头盖脸地砸了一顿。

是不是老刘不善于倾听,不能考虑组员的合理诉求。

那这个团队最后的结局是:一个个人都走了,团队不存在了,而老刘也因为工作出现重大事故,造成公司损失几千万,而被迫离职。

其实上面案例中说的状况,其实好多团队中这种情况都有哈,会有好多人会说你是潜伏在我们部门的卧底吧。其实有好多管理者自己踩过的坑了,却不知道,就像上面的老刘,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下面呢,咱们从如何把团队带散的角度出发给大家讲一下,团队管理中可能踩到的坑。也希望大家从管理的反面例子中,有所收获和感悟。当然,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那作为中层及以下领导,如何把带团队能快速的带散,并且达到貌合神离那种高度的散。

其实做为中层及以下管理者一般需要做的有几个方面主要内容:第一团队建设;第二目标管理;第三团队沟通和员工辅导。

一、团队建设1、 团队文化:

有好多同学看过《三国演义》吧,里面荀彧是曹魏的一代军师,是曹魏的大管家,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功绩更是卓著,比如:兖州之乱,单骑说郭贡,于万难之际保曹操一线生机;陶谦病故,阻曹操东征,战略上休养生息败吕布以定兖州;迁都许昌,迎献帝入许,奉天子以讨不臣竖起政治正确之大旗;官渡之战,算尽袁家事,谋划后保粮资曹操于北方成功抢先;南征刘表,劝轻进速战,恰逢刘表病故助曹操直取荆州。举荐贤达,收英才入瓮,荀攸、郭嘉、司马懿、都是他推荐的。

而最后被曹操软禁在樵县,并赐死了荀彧,就是因为政见有分歧,价值观不同,一个想称帝,一个坚决维护汉室王朝。所以只有去往的目的地是一样的,是相似的人,才能够走得更远。

为什么有的团队吵架,吵着吵着最后合伙人散伙了,就是因为底层的价值观不同,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想法,危难关头,都在想着自己的主意打着自己的算盘,也不愿听指挥了。

这里要提醒大家,不管你是管理者也好,还是普通职场人也好,尽量和价值观相同的人在一起共事。

团队价值观,对于一个团队很重要,这是一个团队做事原则的体现,它无形中能统一一个团队的行动标准。咱们说回来,要想把团队带散就破坏团队氛围,鼓励不好的团队文化就可以了。

1)喜欢谣言,用人唯亲:

比如,用微信一对一私下请员工互相揭发个人的问题,然后把反馈问题截图发给当事人,请他改进。能小道消息的问题绝不公开商讨。举报问题的人都会得到表扬或奖励,变成心腹爱将。这样才会人人自危,不敢私下交流。

用人唯亲:不用太多,每个部门小组之间找一个爱打小报告的人当领导就行。不用担心他们是不是内行,只要他们听你的话,胡乱指挥或者不作为都是可以的。当然,这几个人也要一对一私下汇报才行。

这一招呢就是对真诚忠贞的人不屑一顾,对偷奸耍滑的人高看一眼。

多提拔一下那些借平台谋私利的人,因为这样的人灵活聪明识时务,将来必有大出息,请务必给她升职加薪。就算离职了,也要时不时在团队面前歌颂他。

如果老实人不乐意了,告诉他,这是在因人设事,境界能不能高一些。

那些为公司考虑、天天跟你说逆耳之语的人,真是烦死了,怎么这么死板呢!别理他,疏远他,降他薪。

如果想把这招用的炉火纯青,可以把团队人员分类:在杰克·韦尔奇提出的团队发展“活力曲线”中,他把员工分为:20%的优秀员工, 70%的中等员工,和 10%的末位员工,形成了著名的 271 法则。

在阿里很形象的做了分类:20%表现突出的员工被称作是德才出众的 “明星”,70%表现平平的员工被称作是有德有才的“黄牛”。而剩余 10%的那些, 要么是有德无才的“小白兔”,要么是有才无德的“野狗”,要么是无德又无才的 “狗”。

管团队的十个技巧和方法(教你如何带散团队)(2)

比如,要想奔着带散团队,针对无德有无才的【狗式员工】,那摆明了他们就是想要做咸鱼的嘛,那就果断地放养了,你不能改变人家啊,对吧。这样你会发现你的团队效率就越来越低了。

对于那种有才无德的【野狗】式员工,为了谋取自己的业绩,牺牲公司和客户的利益,牺牲就牺牲吧;伪造数据、谋取私利,人之常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

对于有德无才,高工作意愿的【小白兔】式员工,有愿意做事情的小白兔?那好那你就去做吧,做不好了你自己顶着。作为领导,坚决不能给他们提供支持,不然你会遇到各种问题,对于这种喜欢提出工作问题的员工,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就果断地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对于那种混日子的【小白兔】,就让他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熬日子、熬资历就好了。对他们“佛系”一点,还是孩子呢。

对于 那种德才兼备的【牛式】和德才出众的【明星】式员工,你必须要提妨,收紧他们的缰绳,不能让他们自己来。都让他们自己来,还要你这个领导做什么呢?总之,对于他们坚决打压就对了。

这样团队文化就被自己搞得乌烟瘴气,一点好的团队氛围都不存在了。你就会发现那些优秀的员工和团队无缘了。

那正确的如何做呢,如何形成好的团队文化呢,比如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的修订的方式,纠正你们团队行为,形成一个完整的改进循环。比如上面说的造谣生事的人是否可以受到相应惩罚。

当然,团队文化的如何建设,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需要涉及到企业文化,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然后根据企业文化来去考虑自己团队文化建设:比如队名、口号、团队公约等。在这里咱们不具体展开讲了,后面可以再详细的介绍。

2)管理制度不合理,赏罚不明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团队不遵循统一的规章制度,肯定会乱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优化团队管理的过程,提高团队管理效率。同时,建立合理的绩效激励体系 。

那为了更高好的带散团队可以制定一些规则:

1、每个员工都要写日报、周报、甚至时报,低于两个小时不行,然后开会挨个讲,一开会开俩仨小时;

2、组长要做PPT,要死扣细节,要精美,不做个至少半天肯定不完美;

3、员工下班必须加班,想回家,回家也得加班。

4、开会时谁手机响,扣500块钱,当然你自己除外,领导嘛;

5、抓到玩手机刷视频打游戏直接扣500;

6、迟到一分钟扣半天工资、迟到半天扣三天工资,旷工直接劝离职;

7、检查桌面整洁,检查喝水、去卫生间情况,酌情罚款;

总之,要做到奖罚随意。想奖谁就奖谁,想罚谁就罚谁,一切随着感觉走。至于谁做得好,要论功行赏,才懒得理呢!一句话,太费劲!为所欲为才能体现自己的权威!

其实话说回来,在设置奖惩制度,一般要遵守三个原则:

第一,绝对不能涉及人身伤害和人格侮辱。

第二,要根据企业和行业现状量身定制,不能照搬照抄别家公司,更不能朝令夕改。

第三,惩罚是为了激励员工更好地达成目标,与其放很多力气研究如何设置惩罚,不如更多考虑如何更好地做激励。

那如果想更快的带散团队,就可以在这三点的反面上多下下功夫。

另外,涉及绩效面谈的时候一定要狠批团队成员,把他们踩在脚下,同时一定不要给他们指明改进的方向。总之,就是运用一些典型的事件来怼对方就可以了。

比如,一个成员的业绩贡献率是整个团队的90%,但是某一天对方在提交产品报告的时候竟然用FLASH制作了一个宣传片,这明显是在打着工作的旗号摸鱼啊,必须狠批,绩效必须C-,总之就是不能惯着他就对了。

这样你就会发现那些本来就低绩效的员工会更低效,高绩效的员工也没有积极性了。恭喜你,队伍朝着散了的方向又进了一步。

举个例子,季度绩效面谈的时候,就用考虑他们的绩效如何,就是挑刺就好了。比如,那些绩效不好的员工,可以进一步认可他们工作负责但是没有成果的状态啊,对于那些高绩效的员工就直接打压就好了。完全不用讲证据,直接用你今天怎么可以先把左脚跨进办公室呢之类的怼就可以了。

总之,只有一个原则,就是背黑锅员工来,送死员工来,分蛋糕那必须是自己来啊!

3)职责不明,流程不优

越过自己下属,直接给下属的下属下发任务,指导工作。

比如作为一个项目经理,什么都要参与,什么都要把控在自己的手中,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放权给你的小伙伴们,这样你的团队里垮台就近了一步。

举个例子,比如你是一家承建方的项目经理,你要认为自己前端、后端、项目、产品,无所不懂无所不会。比如前端写代码时候,你也需要检查,后端也要审查,然后提一些看似合理的要求(注意不是建议,就告诉他们这是必须改的东西),因为这是你的立足之本。

这样正因为你什么都做,就会导致有问题以后自己改不过来,团队的小伙伴也不熟悉,然后出了问题以后就可以抱怨团队成员的能力不行。

你心里也不要过意不去,要这么想,如果你连下属的下属都不能hold住,你算什么老大?你怎么证明自己的权责?

所以多找他们谈心,多给他们任务,让你的下属、你下属的下属都知道,你的地盘,你说了算。你的下属要是对此表达不满,告诉他,这叫扁平化管理。

这样做的话,团队才能散的更快。

咱们说回来,流程管理在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流程管理包括很多,有规划类的,比如会议规划流程管理,让会议开的更有序、高效;运作类:如研发、营销、销售、服务等;支撑类: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拿培训课程来说,要想把课带好,给学员一个更好的学习体验,也是需要相应的业务流程管理的。

这个不展开讲,咱们这讲的流程,主要说的是管理流程要做好,管理制度是流程的基础,制度先行,流程落地。因此我们在梳理流程之前,需要先明确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就是咱们上面说的第二条,如果制度还不够完善,就需要先完善制度之后再进行流程梳理。让流程中的权、责定义好,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并且确保一定要按此程序完成。

管理流程形成了,我们才能减少那些司空见惯的重复签字、重复审批,层层请示、层层汇报,无事生非,漫长的等待,议而不决的会议等浪费员工时间、增加成本等。

确定流程的输出、输入和处理过程,再注意把管理中的细节加入其中,就能梳理出符合公司制度和管理要求的流程。

二、制定目标1、目标不合理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团队要想有一个不错的成绩,就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共同奋斗目标。

既然奔着带散队伍的目标去,那你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目标太明确,一定要让自己的目标模糊起来,让大家一头雾水,一定要让自己的目标要么很容易就达到或者打死都达不到的那种。这样做起来,你的团队成员就有无限的内耗理由,骂娘和不满的情绪就可以有理由爆发出来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生产经理,这个时候你的目标就可以定成本月产量要达到领导满意的程度,如果正常每个月产品质量只能提高一个数量级,那就可以制定目标,质量必须要提高5个数量级或者保持在业界低水准方面。

对,就这样,反正你目标必须要制定,但是一定不能明确,否则你的团队成员肯定会让你背锅的。就这样,不清不楚的,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做不好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2、目标要及时变化

目标要天天跟着决策、方向改,不管想清楚与否,一定要及时传达给团队。

注意,这个方法有一个重点,那就是,你的针对决策、方向改的目标,不能是根据数据、也不能是用户调研得来的,而是“我觉得”、或者“我认识的一个大佬觉得”。

如果你的团队协作执行能力非常强、非常有积极性、响应非常快,别担心,用这一招,不出一月,保证人人疲软。

如果要是有人敢说,领导你怎么天天改决定,换目标啊。

你就睥睨一笑,说:这叫创新,请你拥抱变化。

3、SMART 原则

要想把团队更快的带散,可以研究一下Smart原则:

SMART 原则是一种目标管理的方法,由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于1945年提出。

S = Specific 目标是具体的

作为上级,在安排、分配任务给下属时,应该清晰明确,把要求说明清楚,给予下属充分的信息。而作为下属,有时无法选择自己的领导,但一定要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与沟通。当上级安排工作时,主动询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的标准,尽量获得多一点的信息,才能明确工作的方向,保证工作结果与上级要求获得一致。

具体和不具体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是否明确。

比如:

一个不具体的目标:本月提高咱们部门的销售业绩;

一个具体的目标:我们部门要利用本月一个月的时间,使部门销售额比上月总数提高50万。

M = Measuable 目标是可衡量的

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有一组可量化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

比如上面的例子,我们部门要利用本月一个月的时间,使部门销售额比上月总数提高50万。

,其中的1个月和50万就是可量化的。

所以,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要想一想,这个目标能不能被衡量,不能衡量的目标,就无法判断目标是否达成。

A = Attainable 目标是可达到的

设定目标要切合实际,比如,我们部门要利用本月一个月的时间,使部门销售额比上月总数提高500万。其实之前一年的销售额才300万,上个月才50万,正常情况肯定是达不成的,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

但是目标又不能设定的太容易实现,比如,我们部门本月的销售额总数做到30万。其实上一个是60万,正常本月可以更多,那这样的目标没有意义。

我们设定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能力,设定一个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在目标达成后收获成就感,激励自己继续挑战下一个目标。

R = Relevant 目标要具有相关性

目标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关联,比如你们销售部门,一般月目标就是要,进一步提高部门销售额,而不是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薪酬制度,因为正常那是人力资源部门做的工作。

T = Time-based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日期

目标要设定截止日期,不设定截止期限的目标就是在耍流氓。没有截止日期,就会被各种各样别的事情打断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对于有拖延症的人来说,没有截止日期,只会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永远都无法实现目标。

根据上面的解释,分别举个错误的例子和正确的例子。

比如下面的这个例子是错误的:

提高精准救助人的健康水平。

这个目标很宽泛,不够明确,也不知道该怎么衡量目标是否达成,目标是否能够达到,什么时候结束,所以这个例子是错误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定一个符合 SMART 原则的目标呢?

比如这样:

在6个月内,通过至少40次活动,将300户精准救助人家庭的疾病复发率降低30%。

目标是具体的:将300户家庭的疾病复发率降低30%;

目标是可衡量的:降低30%疾病复发率;

目标是具有明确截止日期的:6个月内;

目标正常是可以达到的。

只要大家把上面smart原则研究透,朝着相反的方面做就可以,比如上面教大家如何带散团队的方法中,第一条就是A出发,也就是能不能达到,是否合理去做。

三.过程管理和员工辅导

1、没有过程管理

大家都知道,员工发生的错误一定是给团队和公司带来的风险更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管理者要做监督检查的工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和你的下属之间做事的风险是不对等的。假设你的下属犯了错,你罚了他一千块钱,但是他犯的错有可能带给公司带来的损失高达百万。除了经济上的损失之外,公司还有名誉上的的损失,所以你的风险和公司的风险要比员工大的多。那能够降低员工造成不必要的风险的有效办法,就是在拿到存在风险的结果之前,做好过程管控。在过程管控中,要让员工知道如何做,让员工不断的进化,这样才能拿到好的结果。

要想带散团队,自己要想把团队搞垮记住工作期间不要沟通,千万不要去和下面组员和上级沟通,有什么事自己藏着就好了千万别暴漏出来。

比如作为项目经理,每天的进度不需要和客户汇报、需求下发以后,不需要和团队成员讨论、项目遇到风险以后不需要和公司去汇报,尤其是项目成本控不住的时候也不和领导去沟通,寻求下一步的指示。对于下属绩效核算日不去用去做检查,等到时间节点,去检查就可以了,有问题是员工的问题。然后把锅甩出去。

最终就可以导致整个项目流产。团队成员的兄弟们也就可以各奔东西了。

如果你是闲不住型的,那就不论大小事,全部一一检查到细枝末节。一旦员工哪个环节没有完全按照流程全部执行下来,就开始批评、 打断,拿出管教森严的家长式的批评,“怎么就考了 99 分,那 1 分丢在了哪里?”。狠狠的批他。

什么非暴力沟通,跟你沟通,就要训斥你,给自己搞一个口头禅,树立你的江湖大哥做派。全员开会骂,然后说,骂就是爱。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在《赫勒法则》中说到,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果有人检查时,就会加倍的努力。

很多管理者追求执行力,那什么是执行力呢?能高效拿出结果的能力就是执行力。员工的执 行力就是管理者的领导力。管理者如果想拿到团队的结果,就必须做好过程执行的检查官。

过程等于结果。

“用结果衡量他的过程才是最有效的。那在管理过程中,如果一个团队或者个人没有结果, 他的过程一定一塌糊涂。

给大家介绍一个PDCA方法:

PDCA 循环还被叫做戴明环。它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最终普及,所以呢又称做戴明环。

闭环管理分别是PDCA4个步骤,PDCA分别是plan、do、check、act等4个单词的首字母。

1、Plan:做事前要定目标,做计划。

2、Do:按照计划进行执行,以实现制定的目标。

3、Check:执行过程中对照计划要求,进行检查,验证执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积累执行的经验。

4、Act:把成功的经验制定成标准、程序、制度加以推广和复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和改进。

关键提示:PDCA循环强调组织的规范管理,注重质量、效率、安全,在4个环节中“P计划”和“C检查”是确保管理可控的关键,A强调持续优化、改进和创新。

管团队的十个技巧和方法(教你如何带散团队)(3)

PDCA这4个步骤所形成的闭环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自我提升模式。

遵循PDCA原则,每一层都是一个独立的PDCA循环,同类事物每次重复均在前一次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优化改进后开展,如此循环往复。

每次循环都是一次提升,从而不断提升团队能力,完成团队净化,也因而越来越接近螺旋顶端的终极目标。

管团队的十个技巧和方法(教你如何带散团队)(4)

例如,如何提升市场活动推广能力?

首先在做第一次市场活动时,制定市场计划,然后开始执行,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提高。

第二次市场活动时,制定计划参照第一次的经验和教训,这时的计划的质量已经比第一次有所提高,然后做计划的执行,又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第二次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次市场活动时,制定计划参照第二次的经验教训,按照PDCA原则持续不断循环下去。

这种不断完善的自我改进,逐步将市场推广能力从第一次的水平,在一次又一次的PDCA循环中不断提高,逐渐达到更高一层境界。

管团队的十个技巧和方法(教你如何带散团队)(5)

同时沟通中,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中,有效的沟通也很重要。

沟通是团队的粘合剂:充分尊重员工的感情需求,使员工能够达成精神层面的充分交流,把心理话和内心情感尽量表达出来,从而可以消除误解,统一思想,调整好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从而在员工内心深处激发起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记得之前网络上有个段子哈:

刘备正休息,帐外传来喊杀之声。

关羽冲进帐来:“我们被包围了,大哥快走!”

刘备大惊:“云长,你要帮我断后。”

“没问题!”

关羽手起刀落,床头玩耍的刘禅被砍成两截。

刘备大怒:“哎,我说的不是这个!”

关羽回身一刀又砍死了一旁的刘封。

"靠!也不是这个!"

PS:现在知道在公司、团队里沟通不当会产生什么样严重后果了吧········

要想带散就是奔着让自己跟员工的沟通让自己工作断后,无后路可言。

2、再说员工辅导

什么要辅导员工呢?要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啊。再说了我没有义务教你啊,工作做不好那就是他们不努力。果断地批评就对了,总之完不成任务的员 工,就必须让他们尴尬,这样你就能迅速减少团队规模了。

举个例子,一个新来的员工说自己不会用公司内部系统,这个时候就不用管他狠批就对了,这么简单的东西你都不会,还要你干什么呢?如果他提出来是公司软件版本太低,功能不全,那就果断当成是他的借口就对了。要知道,只要思想不滑坡,这些障碍都不是事儿。

总之,自己作为领导又不是你家保姆,给你钱,还要帮你成长,难道你上辈子拯救银河系了吗?上班时间用来学习,这不是摸鱼行为吗?

作为资本家就要有个资本家的样子,不压榨到极致,怎么体现资本的嗜血性?

每次员工问你,他的代码写得怎么样?你就总是沉默一会,对他说:别想那么多,你开心就好。

上面说完了三个方面,只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人心肯定散了,队伍也就散了。

最后,《天下无贼》 中黎叔对美艳女贼小叶说:“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即便是贼,他也知道这个道理,因为他还要管好几十号人。何况现在正在带团队或者未来需要带团队的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