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河(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河被发现)

“大禹治水”在考古学上的重大证据一直没被找到,因此国外研究人员对于夏王朝是否存在,也饱受质疑今天在西咸新区的沣河就发现了“大禹治水”的遗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禹治河?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禹治河(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河被发现)

大禹治河

“大禹治水”在考古学上的重大证据一直没被找到,因此国外研究人员对于夏王朝是否存在,也饱受质疑。今天在西咸新区的沣河就发现了“大禹治水”的遗迹。

大禹治水

沣河自古在今咸阳秦都区和仙鄠邑区交汇处入渭,沣河古河道就是今日之沙河。沙河发源于长安区客省庄与韩麻村之间的老河口,自东南向西北流经西安市长安县,由咸阳钓台街道汇入渭河,后沦为沣河的泄洪渠。因枯水期时河床裸露满地黄沙而得名沙河。

沙河口的客省庄原为西周“客省宫”所在,又名:开端庄、开庄,正是来源于此地是“沣水东注”的开端源头。

沣河

沣,原作“酆”,又作“丰”。大禹治水因《诗经》一句“丰水东注、维禹之绩”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笺》云:“昔尧时洪水,而沣水亦泛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渭,东注于河,禹之功也。”

古籍虽多载“丰水东注”,但对丰水如何东注知者甚少,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不清楚沣河下游西咸新区段,丰水古河道西流(沙河)与新河道东注(沣河),并存入渭的水文地貌现状;二是一般地图,没有画出西流的丰水古河道,只显示东注新河道“南北通渭”的表象,影响了“对应西流也称东注”的理解。导致许多专家学者,总是在现实以外的虚幻想象中,试图寻找“丰水东注”的蛛丝马迹。

实际上《尚书.禹贡》有详细记载:“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攸同,”又有“东北支津”。

沣西水系图

要了解“丰水东注”,就要从客省庄东侧沣河河道的反弧段观察老河口的河流分岔,顶冲段对应自然形成的丰水古河道,“西流”渭河的上游,而“东注”渭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当年大禹借助水势、疏堵结合,因势利导,酾浚施工时保留的疏水口。

无论是《诗经》记载,或是水文地貌特征,还是客省庄文化遗址叠加,都相互印证了不争的史实。尽管“东注”河道长不足40里,但却是大禹带领先民们经历了长达13年艰辛奋斗疏通的第一条人工河!这是目前唯一能证明大禹是伟人的有力证据。

沣河湿地公园

演绎“丰水东注”的国家地理中心——终南山下沣渭之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龙脉发祥之地。不但坐拥圣贤后稷(长安灵沼)和大禹故里(户县三过村),还是奠基双子王城丰京和镐京,肇创礼乐酒制的文化源泉。

河堰沙层

2019年4月11日下午,《三秦都市报》社会调查栏目记者赵争耀先生,赶往沣河马王镇段,与陕西灵沼宗周文化产业研究会《大禹治丰》课题组的文化学者张秉勤、董长明、张均乐等几位老先生会合,实地考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沣河”。

董长明、张秉勤和记者赵争耀先生在丰水老河口遗址考察留影

对于这条4100多年前“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河”课题的挖掘,让中华文明在全世界再次辉煌,这是中国的骄傲!是陕西水利人的骄傲!也驳斥了国外研究机构只承认中华文明只有3000年的歪理学说。

《大禹治丰》课题组自2010年开始至今,断断续续已经研究10年了,为了使课题项目早日落地,完成中国水利史上的这一壮举,后期加盟到团队里的陕西景观设计师张金苗工程师,山西古建专家冯冬青高级工程师等,早已提前入手“中国水利博物馆”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如果能够落地,将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国际文教园等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陕西省水利厅耿涛主任和西安市、西咸新区相关部门领导在老河口现场考察

去年得知陕西省水利厅继续征集《陕西水文化遗址名录》,课题组立即进行了上报。由于该段河流所在地长安区高桥街道、斗门街道,原归长安区管辖,后托管给了西咸新区,但西咸新区国际文教园没有水务机构。

课题组来回奔波五月之余,水利厅耿涛主任得知,有感于此,破例接收了申报材料,并于4月15日安排西安市、西咸新区相关部门和陕西水文化研究会的侯秘书长,对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记者赵争耀先生采访完后和几位老同志合影

考察结束后,耿涛主任嘱咐几位老人继续深挖历史遗存,有机会开会论证。张秉勤高级工程师建议将“世界第一条人工河——丰水东注”刊登在《陕西水利》上,让全省水利人进行讨论。希望不久的将来“大禹治丰”的丰功伟绩,在西咸大地上盛开绽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