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纵横函谷关之战(大秦帝国之魏国人才辈出)
看看今年各大城市的抢人才大战,落户、购房补贴、生活补贴、配套保障等人才新政武器亮剑,“参战”城市也就五十多个,全国大学毕业生可有700多万。我想,战国七雄如若知道此等比例定能哭晕在厕所。
由于居住武汉,对武汉大学林立人才尽失感同身受。 恰好观看《大秦帝国》,魏国也人才济济,旷世大才更是多出于此,或曾求职于魏国庙堂,可能是人才拥挤,每每不能唯才是用。今天我就和大家收集整理一下与魏国有渊源的人才。
李悝kuī(前455——前395年)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简评:如果说商鞅是穿越的人,那么李悝就是第一个穿越的人。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曾在魏国领兵扩张,又楚国变法求强。
简评:楚悼王多活十年,你我还知秦和卫鞅吗?
庞涓(?—前341年),战国初期魏国名将。
简评:心胸狭隘限制了他的高度,王的牵制阻碍他才能的发挥。孙庞之间差距不大,瑜亮而已(历史非演义)。
孙膑(生卒年不详),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受迫害后逃齐为军师。
简评:不战而天下知,两战而兵家服。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
简评:官不欺民,民自以身报官。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当他听闻魏惠王求贤时,欣然而往,然而魏惠王认为他的以王道、仁义治国之道为迂阔之言,坚持不用孟子。
简评: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孟子像孔子一样不能被君王重用,他们的治国理论在风云变幻的战国时期显得很不实用,也是君王只听他们讲学而不分派实职的原因。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公叔痤临终前将其推荐给魏惠王,惠王不能用。于是就有了影响深远的商鞅变法。
简评:别人寿命决定了他的上线。
公孙衍为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和张仪是对手。 公孙衍历仕秦国、魏国、韩国。
简评:能文能武却是他输给张仪的原因。
张仪(?-前309年)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前328年为秦相,前322年为魏相,前317年张仪回到秦国,重新出任国相。前308年因秦武王不喜重返魏国为相。
简评:战国时丞相任用已用今日总统竞选的雏形。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他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更名逃至秦国。 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简评:有相才无相腹。
总结不够全面,希望网友留言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