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

引言

在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当中,有一个朝代最让人每每叹息,每次提到都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个朝代就是宋朝。即使不提靖康耻,以及宋廷里的一众佞臣奸相,如秦桧、贾似道之类的“类人生物”,单是宋朝军队的军事积弱,就够历史爱好者们难受的了,打个西夏都费劲,“岁币”一词,让知道的人属实恶心的没脾气。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1)

那么宋朝军事为什么会那么弱呢?许多人都想到了一个因素,那就是宋朝缺马,其军队当中缺少战马和骑兵,而偏偏宋朝北方和西北方的各国又都是骑兵大国,拥有非常多的精锐骑兵。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2)

确实不能小看这一点,因为骑兵堪称是古代版坦克,拥有大量骑兵的军队能够在战争中占据很多优势,比如高机动性让他们的行军速度高得吓人,能够发动一场场古典版闪电战,同时骑兵为主的军队还可以想打就打,想走就走,让步兵为主的军队根本抓不住战机,无法歼灭敌人。至于北方游牧民族所盛产的弓骑兵,更是能让步兵恶心难受的存在。而如果骑兵全身披挂重铠,那么就会化身具装铁骑,拥有无与伦比的冲阵能力和战斗力,是所有步兵的噩梦。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3)

可惜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宋人的军队当中就是缺少骑兵队伍,只有岳飞、韩世忠等优秀将领的军队,才靠着缴获等方式建立起了优秀的骑兵队伍,军队战斗力大为提升,其他普通的宋朝军队还都是十分缺少马匹,那么宋朝为何如此缺马?难道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是不是中原地区不能养马导致的?

事实上并非如此,提起宋朝缺马的原因,有时真让人生气,宋朝军事低弱有时候真是纯属活该!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4)

首先宋朝初年,大宋是不缺马匹的,起码缺马程度没那么高,甚至可以说,大宋开国时的国内马匹存储情况,比汉朝、唐朝、明朝等朝代的情况都好,要知道汉初的时候,国家想凑出四匹同颜色且毛色纯一的马都费劲,有的将相只能乘坐牛拉的车。至于李渊等人刚骑兵那会儿,更是费了老大的劲才搞来了几千个骑兵,而大宋刚开国时,承接了上一政权的资产,全国范围内最少存在着二十一万两千匹马,马匹存栏量远超了许多朝代,不可谓不豪华,结果从这一时期开始,大宋的马匹数量是逐年下降。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5)

拿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说的就是宋朝,因为等到熙宁八年时,宋朝全国马匹甚至一度下降到了三万匹,虽然政和二年时,由于各种政策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宋朝马匹数量增加至九万匹左右,但等到三十年后的绍兴十二年时,宋朝就只剩下一万三千匹马了。

那么是什么导致宋朝缺马这一尴尬情况?有人说这不能全赖宋朝,里面有残唐五代的原因,毕竟宋朝建立之前,中原王朝重要的养马地就已经丢掉了,燕云十六州都没有,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就说到了宋朝缺马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地理形势,到了黄河流域,就是大平原。一出长城,更是大平原,所以在北方作战,一定要骑兵。而中国之对付北方塞外敌人,更非骑兵不可。而骑兵所需的马匹,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一在东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谓蓟北之野,即今热察一带。一是甘凉河套一带。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好马。养马又不能一匹一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而这两个出马地方,在宋初开国时,正好一个被辽拿去,一个被西夏拿去,都不在中国手里。与马相关的尚有铁,精良的铁矿亦都在东北塞外,这也是宋代弱征之一。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6)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宋朝的疆域里真的没有养马的土地吗?答案是有!而且数量还不少。事实上,宋朝境内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养马。比如:

“陇右马监可养马数十万,河西有山丹军马场,夏州(陕北横山一带)唐代时还养马十九万以上,川北的河曲草原也可以大规模养马。司马光所说的山西西部的岢岚等州土地荒芜,可做牧监。宋代开封以西的河南西部荒草丛生,人烟稀少,牧监多于此。湖北齐岳山有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场,适宜牧马,重庆,湘西,贵州,云南均有一定范围的山地草场分布。成都以西的川西草原等。”

“处于宋朝控制下的关中、河南、山东、淮河都是自古以来的优良马场。五代十国时,后梁依靠河南战马建立的骑兵。”

“洛阳南境有广成川,地旷远而水草美,可为牧地。”

“昔吴越钱王牧马于钱塘门外东西马塍,其马蕃息至盛,号为马海,今(南宋)余杭,临安,于潜三邑,犹有牧马遗迹也。”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7)

别的不说,宋朝刚开国的时候,承接了之前政权的八十多个马场,散布内地,养育着众多的马匹,连南方吴越地区都有号称“马海”的存在,但是等到后来,这些马场还剩多少呢?答案是连一半都没有了!

那么这些马场哪去了?为何消失不见了?这个就要说到宋朝时的人跟马争地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宋朝开始面临人多地少的情况,迫切需要新的耕地,可偏偏宋朝是个拉胯的朝代,对外拓殖过程并不顺利,所获得成果也不足以缓解内部需求。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8)

这个时候人们就把目光看向了马场,因为其所处的土地条件和气候一般都很优质,可以开发成田地,因此终宋一朝,许多大户、百姓和士绅就不断地侵占马场土地,将牧地改为耕地,虽然官府也会监管这种情况,但是他们的解决办法,一般却是直接罚钱了事,然后土地的使用性质就改变为了耕地,这种情况特别常见,并且许多地方官也乐见其成,毕竟耕地数量增加了,他们就能收更多的税了。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9)

另外还有一些宋朝马场毁于天灾,比如灵昌监就被洪水冲毁(百姓也乐于看见此事)。还有一些马场则是因为在和平时期耗费太大,而被官府自己裁撤,自废武功了属于是,澶渊之盟之后尤为常见。咱们现代人感觉宋代缺马,但当时宋朝的许多官员却都认为朝廷养的马太多了!动不动就上书说朝廷的马太多,耗费巨大,建议卖马,比如天禧年间,一位官员就上书称:

“今国家马数倍多,望广令出卖。”

“近岁边陲彻警,兵革顿销。然诸军战马尚未减数,颇烦经费。望加裁损。”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10)

至于打仗用马怎么办?老爷们可不管丘八们咋打仗,反正四条腿能走,两条腿也能走,没有马照样能打仗,大不了就结硬寨打呆仗,靠经济体量和敌人硬磨,这样还更稳健。

在宋朝官员看来,将马场改为农田,在经济上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比如河南北监牧司总牧地改为民田,那么完全可以养活十万户百姓。有研究称,在古代要是想养好一匹马,大约需要五十亩可用作农田的土地,还有的则认为将养一匹马的土地,拿去种田,则可以养活二十五人。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11)

而除了将马场改为农田以外,还有一些土地草场没有改为农田,或是不适合改为农田,但是那些土地,宋人也没拿来养马,而是用来放羊,毕竟养马的经济效益太差了,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艺,宋朝的马耕情况还不多,也不适合南方的水田环境,马匹在宋朝除了用来拉货骑乘以外,用处太小了,经济效益属实不行,而如果将草场用于养羊,那却是非常赚钱的一件事。

羊肉在宋朝可不便宜,被视为最上等的肉类,连皇帝都爱不释口,羊皮价格也不便宜,用处很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供应社会需求的羊肉,连养马的马监都开始拼命养羊,赚取经济效益,而羊多吃一口,马势必就要少吃一口,马匹数量自然会下降:

咸平五年十二月,帝谓宰臣曰:‘御厨岁费羊数万口,市于陕西,颇为烦扰。近年北面榷场贸易颇多,尚虑失于豢牧。’吕蒙正言:‘洛阳南境有广成川,地旷远而水草美,可为牧地。’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12)

而且宋人不仅在国内大肆养羊,还年年花费重金从辽国等地大肆进口契丹羊,常常一买就是几万只,花费巨大,价值数十万贯,要是将这些花费用到养马上,多了不说,上万匹还是有的,可惜人家宁愿去买羊。

等到后来国家需要马匹时,才为时已晚,宋朝马政早已崩坏,使得王安石变法时,不得不放弃之前的政策搞出了保马法,试图用民间力量养育马匹,等到国家需要的时候再行抽调,结果想法是好的,真正实行起来,却遭到了民间的抵抗,许多官员和士绅甚至带头抵制,最后效果也就一般般,对此钱穆先生在文章中说的很清楚:

王荆公不得已,定出保马政策,让民间到政府领马养。把马寄养在私家,一匹一匹分散养,平时民间可以利用领养之马,遇到战争需要,再临时集合。这种事民间当然情愿做。领一匹马来,平时作牲口用,却不晓得马在温湿地带饲养不易,很容易生病死亡。但马死了要赔钱,于是农民把养马看做苦差。”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13)

除了存在马匹数量持续下降问题外,宋朝还存在马匹质量下降的问题,这一是因为宋朝马政腐败,各方不注意优秀马匹的育种培育,另一方面则是有一帮子闲着没事的儒家卫道士在旁阻挠,由于马匹培育的过程中会用到“回交”(性状相近的马密集交配,性状越近越好)等手段,会使用子代马匹和亲代马匹近亲繁殖,以稳固马匹上的优秀性状,形成固体的品种,结果儒家卫道士们将其斥为乱伦,各种写文抨击,结果就影响到了中国古代的马匹质量。

本身宋朝的马匹养育手段就不见得多高明多科学,腐败横行,宋朝的官方养马场甚至出现过养育562匹种马,结果死亡315匹,十余年间繁育出的马驹居然只有27匹的奇闻。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14)

后记

宋朝缺马是因为内部腐败、人口增长等原因,是官府统治力低下的表现之一,绝不是所谓的因为没有马场,所谓的中原没有草原,不能养马实乃无稽之谈!事实上,明朝建立后,明初时同样很缺马。据推算,永乐元年明朝国内马匹不到四万匹,结果由于永乐大帝的坚持不懈,狠抓马政,以及对外战争缴获,到永乐二十二年之时,明朝的马匹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七十多万匹!广大的南方和宋朝故地照样奔腾着数量众多的马匹,至此,高下立判。

古代养马人是怎样生活的:要撒欢吃得多环境要求高(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