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字辈和国字辈怎么论(字辈为什么古代家族字辈)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家谱是家族文化的产物,有着上溯清源,下启教育后辈子孙的作用,同时家谱还有着记录家族世系繁衍的作用。

在古代,由于经常出现倒行逆施、尊卑不分、长幼不辨、称谓不明,后辈与先辈人重名的现象。所以人们用“昭穆”来规定族人的辈次。

端字辈和国字辈怎么论(字辈为什么古代家族字辈)(1)

“古有昭穆而无字派”,在宋朝以前,人们的名字大多是单字名,一般是没有明确的字辈,但每个家族都通用的是“九族”。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同时也有了祖宗十八代的说法:耳孙、云孙、仍孙、晜孙、来孙、玄孙、曾孙、孙、子、父、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但这些称谓也最多能明确几代人,十几代人的辈次,而“字辈”则可以用“成千上万”的汉字列出“千秋万代”的辈序。字辈,又叫字派,辈指辈分,派指派别。字辈是一个宗族或者族群用来区别从上往下的长幼次序,决定尊卑、明确家族成员称谓的。并逐渐形成了流宗和转宗的情况。

端字辈和国字辈怎么论(字辈为什么古代家族字辈)(2)

流宗,家族用不同的字来作为字辈,当字辈用完就用不重复的新字来接续字辈,像流水一般,不会重复,万世不乱。转宗则是以一定的字数来确定家族的字辈,当字辈用完之后,下一代再次从字辈的第一个字开始启用,称为转宗。因此也就出现了“转宗出长辈,流宗出小辈”的说法。

端字辈和国字辈怎么论(字辈为什么古代家族字辈)(3)

今天咱们重点来说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转宗的情况。

历史原因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很快,从秦朝统一中国开始到清朝结束,共计2133年,其中大朝代的寿命一般是270年到300多年,汉朝大约是400多年。小朝代就只能以十几、几十年来计量了,有的小朝代还有几年的。而中国的政权更替,一般都是用战争解决的,所以每到打仗时,都是饥民遍野,哀嚎满天,人民大量外逃,民不聊生。

能一直在家族聚居地繁衍生息的家族,除了世家大族之外,像平民百姓,逃荒,逃难是很常见的现象。转宗比较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并且几百年也会出现少量的字辈延续。如五字辈、七字辈、十字辈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还有“谱十代,用字一循坏”的说法。最常见的五字辈为“金、木、水、火、土”,还有湘西唐末时代的湘西飞山蛮,就是七字辈。后来为了不引起家族不必要的混乱,在清朝时期开始延续到五十个字辈。

文化程度

在古代,有知识的家族就被叫做书香门第,而一个县城里,书香门第是非常少的。人们文化程度较低,并且字辈不仅仅只是字就可以啦,一般来说,字辈是对一代人的期许和鼓励,而且还需要符合家族的情况,不是简单地商讨一下就可以定下来的。一般来说,字辈是要被赋予光宗耀祖,带有美好品质的字。但无绝对。像古代,定字辈需要召开家族大会,一般由各支房的代表人、家族各事务负责人、族长一起协商,然后寻找当地有名望的先生,来进行定字。

只讲当代,不顾后世

自古以来,都有“一代创、二代守、三代耗、四代败”的说法,究其原因,就是只讲当代,不顾后世。并且就自然规律而言,“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情况都很少见,所以五字辈、七字辈已经满足于古代家族的传承情况。

字辈的寓意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族人吉祥安康,家族兴旺发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姓氏,也是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我们需要传承。在修谱时,可以把家族字辈放在上面,并且当家族没有后续字辈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字辈。

锦秋文谱,专注中华家谱文化研究,中华姓氏起源研究,关注我,做个既懂谱又知姓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