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是怎样形成的有无严重后果(胃息肉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胃息肉十分常见,许多人在做胃镜检查的时候都会发现胃息肉,那么,胃息肉究竟是什么又是怎么发生的?哪些人容易长胃息肉?胃息肉又会出现哪些症状?相信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相关知识。

胃息肉是怎样形成的有无严重后果(胃息肉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1)

胃息肉是什么?好发于哪些部位?

息肉是指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胃息肉是发生在胃内的息肉,是发生在胃黏膜上皮并向胃腔内突出隆起形成的病变。在胃镜下观察,胃息肉可呈球形、半球形、卵圆形、丘形或手指状突起,息肉的表面一般很光滑,与周围的黏膜颜色大致相同,部分息肉可出现糜烂或颜色发红、暗淡或呈草莓样。

理论上,胃息肉在胃内各个部位都可以出现,但以胃窦部最多见,贲门及胃体部也是好发部位,息肉常常以单发多见,也可出现多发。根据胃息肉病理检查的不同,可以分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及错构瘤性息肉等。当然,胃息肉也有癌变的风险,尤其是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因此,如何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对于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个话题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中讲到,敬请期待

胃息肉是怎样形成的有无严重后果(胃息肉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2)

胃息肉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哪些人容易长胃息肉?

胃息肉发生的具体病因和机制尚不明确,根据已有的研究显示,胃息肉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常见的可导致胃息肉发生的因素主要有:

  1. 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人体后,主要在胃内定植,可导致胃黏膜炎症的发生,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会引起胃黏膜上皮增生,进而导致胃息肉的发生;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以刺激胃泌素分泌,对息肉的增生也起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在根治幽门螺杆菌后,能有效抑制息肉生长,并能息肉治疗后的复发。
  2.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人群: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会抑制胃酸的分泌,导致胃内酸性环境的降低和高胃泌素血症的发生,进而可以使胃底腺息肉的发病率增加,特别在一些反流性食管炎等需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人群中,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息肉的发生。
  3. 存在胆汁反流的人群:存在胆汁反流的人群,同样容易长胃息肉,原因在于反流入胃的胆汁可造成胃黏膜的损伤,进而引起炎性增生,加之胆汁呈碱性,会使胃内pH升高,使胃泌素分泌增加,进而刺激胃内腺体增生,从而形成胃息肉。
  4. 存在萎缩性胃炎的人群:研究显示,存在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伴有肠上皮化生的萎缩性胃炎)的人群,也易出现胃息肉。
  5. 遗传因素:研究显示,部分胃息肉的发生与基因异常表达及遗传相关,如家族性息肉病的人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常常在肠道出现大量的息肉,并且胃内也可同时出现息肉。
  6. 其他因素:如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长期进食辛辣刺激等重口味食物等)、吸烟、体内激素异常等。

胃息肉是怎样形成的有无严重后果(胃息肉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3)

胃息肉会有哪些常见的症状?

在门诊上,许多人咨询胃息肉会出现哪些症状或不适?实际上,绝大多数胃息肉患者并没有特殊不适,常常是在胃镜检查的时候发现的。当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纳差、消化道出血等,发生在幽门部的较大息肉可有幽门梗阻的表现,贲门部息肉可表现为吞咽困难。但这些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出现类似的表现,所以说,必要时的胃镜筛查还是很有用

胃息肉是怎样形成的有无严重后果(胃息肉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4)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胃息肉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是黎医生,后续我还会分享更多的关于胃息肉的知识(如胃息肉是否需要治疗?如何治疗?会不会发生癌变?等)给大家。如果您觉得本文写得还不错,那就点个赞,转发给身边有需求的人,让更多人获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