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模型建构在教学中的研究)

张莹(雪枫中学)

摘要: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课本第三章第三节中要求学生“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重视和加强高中生物模型教学,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一活动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把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加深印象。本文尝试在县城高中实施该课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真核细胞 三维结构模型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探究性学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首次在知识目标中提到“模型”一词,并明确指出学生能“领悟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重视和加强生物模型教学,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可回避。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普通高中,许多教师对生物模型教学重视不够,甚至忽略,以至于学生对生物模型了解甚少,更谈不上生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了。基于现实情况来讲,县城普通高中大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老师教学任务重,教学资源少,学生相关接触少,查阅资料困难,所以即使教师想讲学生想做,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那么如何快速高效的在较短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完成这节课呢?笔者按照所教班级具体情况在四个班级中开展了一次“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课程的尝试。

  1. 实施背景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必修部分“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明确提出“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中安排了“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活动课。这节课被安排在章节最后,学生在学习完细胞的基本结构后再制作模型固然会获得标准一些的答案,但是笔者把这节课安排在了细胞器学习之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前,原因有三,第一:希望学生能够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毕竟细胞器结构虽然是大致相同的,但是细胞却是千姿百态的,已有的知识会限制他们,做出来的模型千篇一律;第二:课程结束后再制作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有所降低,打铁要趁热;第三:安排在中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对细胞器复习并对细胞核等知识点预习。这节课本身根据高一年级生物教学的正常进程,在十月一日之前,只能完成第二章的教学任务,或刚刚开始第三章的教学,根据之前的设想再加上教学进程和学生情况,笔者在假期前按照正常进程把八种细胞器讲解完,然后向学生介绍模型概念及其生物模型类型,并展示部分优秀的模型,然后提出课题: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就活动提出要求:小组合作,选出组长进行统筹,回家后利用网络等资源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材料的准备,在下周的课堂上进行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最终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1. 实施过程
  1. 准备阶段

七十人左右的班级,六到七人为一组,选出组长进行统筹安排,利用假期,小组内交流讨论,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整体的构思和具体的分工,确保课堂的高效进行。

材料的准备上,要求学生使用的材料要容易获得,便宜经济,能变废为宝最佳,假期结束后组长负责把材料准备好带到学校。

  1. 制作阶段
  2. 课堂开始前对上一节课的八种细胞器知识进行回顾,重点对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再次强调。
  3. 让学生按照自由组队分好的小组做在一起,展示一下带来的材料,限时二十分钟,然后小组围坐在一起然后开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全程巡视,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制作的三维结构模型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4. 展示阶段

制作完成后把每个组的成品放置于多媒体展台上,全班同学一起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能够完善的及时完善,最后由所有人选出两组最好的模型,四个班一共八组来进行汇总的展示,让不同班级的同学来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1. 结果分析

1.结果: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有很多同学做出的模型相当不错(附图在文末),大家兴趣盎然,在后续的学习中,关于细胞器这一部分印象也比较深刻。在四个班对八位同学的调查询问中,在分工上都是每人负责一到两个细胞器,最后一起组装,对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有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叶绿体和线粒体记的比较清楚,纷纷表示在做题时脑海中有了具体的画面而不是固定的死板的书本知识了,沉浸在探索与制造的过程中,都对自己做的模型比较满意,希望这样的课程可以多一点。

2.不足:首先是前期准备不足,后期查阅资料后才发现这样的课程评价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有对应的表格来相互打分,有细致的评价才能有更好的进步,学生才能真正从中学到知识,所以三位结构模型这节课要想要真正完成需要前期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做足准备,多多学习已有的经验,不能埋头盲干。

其次,改变这节课的位置是有利有弊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细胞核模型很多人没有做对,就捏了一个圆球放在中间,细胞核的结构都没有体现出来,毕竟三维结构模型是一个整体,所以这个课程还是按照书本的安排放在章末最为合适。最后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为条件有限再加上我的展示中出现了超轻黏土做的模型,学生们最后都选择了经济实惠的超轻黏土,两块钱一大包,可塑性强,能粘在一起,既轻便又立体,颜色也丰富,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就是大多数都是一样的材料,在创造性上比较差,所以在前期引导时还需注意,不能出现明显的提示,一定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利用身边所有可利用的材料。

整体而言,在县城高中中实施“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这节课的确是有难度的,学生大多是寄宿没有材料,时间跨度太长,十分耗费精力,但是效果是相当不错,既加深了印象又提升了兴趣,整个班级气氛活跃,学习氛围良好。

  1. 建议:(1)多查阅相关资料,准备环节,制作环节和评价环节缺一不可。

(2)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本节课的位置,使其发挥最大价值。

(3)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部分需多强调,学生在做题时经常分不清两者的区别。

(4)在前期引导展示时,要注意尽量不出现明显的提示,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材料以及制作怎样的模型。

(5)县城寄宿高中若要实施本节课需要至少提前一周时间计划,留出一个周末的时间让学生准备材料和查阅资料,而且这节课最好放在课堂上实施,而不是在家自己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也是生物学习的重要部分。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模型建构在教学中的研究)(1)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模型建构在教学中的研究)(2)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模型建构在教学中的研究)(3)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模型建构在教学中的研究)(4)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模型建构在教学中的研究)(5)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模型建构在教学中的研究)(6)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模型建构在教学中的研究)(7)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模型建构在教学中的研究)(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