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中国军号

今天,是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肖劲光戎马一生,先后担任过30多个重要军事职务,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海军建设贡献了毕生的心血。

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1)

海军大将肖劲光

早年两度赴苏学习,

曾任北伐军第六师党代表

1903年1月4日,肖劲光生于湖南省长沙县。1921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其间曾在初级军事学校学习一年。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1925年冬,22岁的肖劲光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这是肖劲光的第一个正式军事任职,没当过一天兵的他直接被授予中将军衔。晚年时,肖劲光曾戏言:“当了一辈子兵,军衔只升了两级(中将到大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肖劲光再次被派往苏联,进入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系统地学习军事和政治理论知识。

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2)

北伐时期的肖劲光

红军时期曾两度出任军团领导

1930年,肖劲光毕业回国,被派往闽西苏区,先后任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校长、闽粤赣特区军委参谋长、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彭(湃)杨(殷)红军学校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参谋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江西省宁都举行武装起义。中革军委授予起义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的番号,任命季振同为军团总指挥,董振堂为副总指挥,赵博生为参谋长。为加强红五军团的领导和政治工作,中革军委于18日任命肖劲光、刘伯坚分别担任红五军团政治委员和政治部主任。

1932年12月,江西省黎川县和福建省建宁县、泰宁县地方武装组成建黎泰警备司令部,肖劲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该地区地方武装和群众,配合红一方面军主力作战。1933年1月,赣东北红军第十军奉命进入中央苏区,同红一方面军第十一师合编为红军第十一军,肖劲光任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十一军编成后,随即参加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

1933年6月,建(宁)黎(川)泰(宁)警备司令部改组为闽赣军区,肖劲光任闽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28日,以赣东北红军第十一军为主改编的红七军团在闽赣军区成立,领导机关由军区兼任,肖劲光任军团长兼政治委员,并兼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参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3)

闽赣军区司令部遗址

1933年11月,肖劲光因对“左”倾冒险主义提出过不同意见被撤职审查。1934年1月,又以黎川失守有责为名被开除党籍和军籍,并被判刑5年。后在毛泽东、王稼祥等人保护下获释,到红军大学任教员、政治科科长。10月,肖劲光参加长征,任中央军委干部团上级干部队队长。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肖劲光得到平反,恢复其党籍和军籍。1935年夏,红一方面军进行整编,红三军团整编为第三军,肖劲光任红三军参谋长,协助军长彭德怀指挥作战。1935年9月18日,红一方面军到达甘南的西固县哈达铺,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支队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原红三军改称第二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李富春任政治委员,肖劲光仍留任参谋长。同年11月陕甘支队改编为红一军团,肖劲光转任中共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

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4)

1935年,肖劲光长征到达陕北后留影

1936年1月,肖劲光任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二十九军军长。1937年3月,红军后方司令部成立,统一领导原军委后方办事处所辖单位,刘伯承任后方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劲光任参谋长。

抗战时期驻守延安,

首创“双拥运动”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至1938年1月,肖劲光任中央军委参谋长。为了保卫延安、保卫中共中央,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设立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任命肖劲光为留守处主任兼政治委员,统一领导与指挥留在后方的部队,担负起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同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改称八路军留守兵团,肖劲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统辖后方留守部队和地方保安部队,执行陕甘宁边区防务、清剿境内土匪、安定社会秩序任务。

为统一陕甘宁晋绥五省部队的领导与指挥,增强陕甘宁边区的防卫力量,1942年5月13日,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设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同年6月10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正式成立,贺龙、徐向前任正、副司令员,关向应任政治委员。辖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留守兵团、晋西北新军及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9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留守兵团司令部并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其所属部队直接由联防军司令部指挥,联防军对外以留守兵团名义出现。肖劲光任联防军副司令员。

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5)

抗战时期的肖劲光

肖劲光任留守兵团司令员期间,首创“双拥运动”。1942年年末,针对部队长期驻留一个地方,军政、军民之间容易产生小的矛盾、纠纷等问题,肖劲光遵照毛主席有关军政、军民关系的指示,责成留守兵团政治部编写《拥护政府爱护人民讲话材料》,对所属部队进行拥政爱民宣传教育。他亲自主持起草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具体列出12条,便于执行和检查。并拟定1943年2月(1943年2月5日春节)为部队“拥政爱民运动月”。同时,留守兵团制定了我军第一个《拥政爱民公约》。“拥政爱民”运动,突出“军爱民”,首先在陕甘宁边区部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1943年1月15日,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颁布了《拥军公约》,突出“民拥军”,在全边区发起拥军运动,并把1月25日至2月25日定为“拥军运动月”。1943年春节期间,我党、我军正式开展了第一个“双拥”活动。

这年10月1日,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的党内指示,要求各抗日根据地在1944年农历正月,普遍地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抗(抗日军人家属)大规模群众运动,并规定以后于每年农历正月(春节期间)普遍举行一次“双拥运动”。此后,“拥政爱民”“拥军优属”逐步深入党心军心民心,成为我党我军革命传统。

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6)

陕甘宁边区部队开展“爱民”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从东北打到湖南

1945年8月,肖劲光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赴任途中,在河南濮阳奉命转赴东北。1945年10月31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东北部队称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林彪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彭真、罗荣桓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员,肖劲光任副总司令兼第一参谋长。

1946年1月14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主要领导人未变,肖劲光仍任副总司令兼第一参谋长。1946年5月至1947年12月,肖劲光兼任辽东军区司令员、辽东前线指挥所司令员。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正式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称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肖劲光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同年4月,辽东前线指挥所改称东北野战军前方第一指挥所,肖劲光任前方第一指挥所司令员,率部攻打长春。

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7)

长春解放后,肖劲光(中)、肖华(左)会见起义将领曾泽生

1948年8月,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分开后,经中央军委批准,前方第一指挥所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肖劲光任第一兵团司令员。1948年12月,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改称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肖劲光任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9年8月,率部南下的肖劲光兼湖南军区司令员、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的“终身海军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49年12月,肖劲光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并兼任第一海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950年1月12日被正式任命为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员,并任此职长达30年。毛主席曾说:“只要他在,海军司令员不易人,肖劲光是终身海军司令员!”

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8)

1951年初,肖劲光视察华东海军

1954年9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国防领导体制进行了调整,取消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重新成立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设立国防委员会和国防部。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和国防委员会主席,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并任国防部部长。肖劲光在七位国防部副部长中排第三位。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第一次为开国元勋大规模授勋。肖劲光被授予海军大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9)

左起: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大将在中南海授衔授勋典礼上

1956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增补黄克诚、粟裕、陈赓、谭政、肖劲光、王树声、许光达七位大将和肖华、刘亚楼、洪学智三位上将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10)

毛主席与肖劲光握手

肖劲光曾被选为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979年6月,肖劲光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0年1月,肖劲光卸任海军司令员。

1982年、1985年,肖劲光两次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8年,肖劲光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11)

1988年1月14日,海军司令员刘华清(左)祝贺肖劲光85岁寿辰

1989年3月29日,肖劲光在北京病逝,终年86岁。1989年4月8日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群众、解放军干部战士代表1000余人,在总后勤部礼堂向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肖劲光同志的遗体告别。

肖劲光大将在生前曾经留下遗愿:“1949年底,毛主席当面向我交代,要我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我在海军任上30年,毛主席去世十几年了,海军还谈不上强大。我在海军任上有一个任务是解放台湾,后来随着形势发展,这一任务撤销。以后,我的骨灰就撒在东海,随着时间推移,我会看到海军越来越强大,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989年4月16日,海军“合肥”号驱逐舰,缓缓驶入东海。按照肖劲光的遗愿,把他的骨灰撒进他为之奋斗了半生的大海,永远守护着祖国的碧海蓝天。

肖劲光大将儿子(缅怀肖劲光大将诞辰120周年)(12)

“合肥”号驱逐舰

(作者:军史专家徐平)

(中国军网微信·中国军号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