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海观日出1号观景台(居延海每到10月清晨超万人在这里汇集)

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大自然最基础的规律。这两个时间段,阳光的轻柔赐予了大地最唯美的瞬间。而作为人类,喜欢追逐这两端的人群,我们戏称为“追光者”。但追光的成败更多是上天的恩赐,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到内蒙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探访这里最著名的追光之地--居延海!

居延海观日出1号观景台(居延海每到10月清晨超万人在这里汇集)(1)

居延海观日出1号观景台(居延海每到10月清晨超万人在这里汇集)(2)

居延海,位于我国内蒙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与著名的额济纳旗胡杨林,策克口岸相邻,夹在两者中间。居延海更靠近策克口岸,可谓是中蒙边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从唐代开始,居延海之名就开始流传,到今天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居延海附近生态良好,常年有鲤鱼、鲫鱼、大头鱼、草鱼等鱼类生长,不仅如此,更有天鹅、大雁、鹤、水鸭等常来此栖息。那么如今的居延海又是个怎样的景像呢,到居延海该怎么游玩呢?

居延海观日出1号观景台(居延海每到10月清晨超万人在这里汇集)(3)

1.每年什么时候居延海迎来最高人流量

其实在居延海观日出是一年当中任何时候都可以的,但要说什么时候人气最旺,那一定是金秋10月了。而且是距离10月15日最近的那几天。为什么呢?原来每年的10月15日是额济纳旗胡杨林的最后观赏期,过了15号,胡杨林的叶子就慢慢地飘落凋谢,景色就会消失。要观看又得等到来年,而时间早了,胡杨林又没有完全变成金黄,所以每年的10月15号就是分水岭。而居延海和额济纳旗胡杨林的距离不过80公里,车程不过1个多小时,所以几乎所有去额济纳旗观胡杨林的游客都会打包来到居延海。所以每年的10月是居延海人最多的时候,峰值可达万人之多,人山人海,好生壮观。

居延海观日出1号观景台(居延海每到10月清晨超万人在这里汇集)(4)

2.居延海除了观日出还能做什么

当然是芦苇荡了,这是居延海除了观日出之外最有意思的事。为什么游客们钟爱芦苇荡呢,这主要原因还是它非常容易出片的原因。大家到这里来旅游,都想有一些不错的留影在这里嘛,芦苇荡是非常好的辅助道具,在这里可以拍摄出非常不错的,唯美的照片出来。而且借助晨光,这里的环境堪称完美。如果大家也想到居延海拍摄,我建议大家可以带上补光的设备,特别是拍摄逆光时,一展初级闪光灯一定会让你的照片更加出彩。当然如果没有也没关系,你可以试试后期补光或者是剪影拍摄,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居延海观日出1号观景台(居延海每到10月清晨超万人在这里汇集)(5)

居延海观日出1号观景台(居延海每到10月清晨超万人在这里汇集)(6)

3.拍摄技巧:如何避免照片上游客太多,太杂乱

这是许多拿手机拍摄游客照时特别烦心的事,自己看好的一个角度,但苦于人太多,根本无法等到空镜的时候,只能退其次拍一张“大合照”。那么这种情况有没有办法去解决呢?答案肯定是:有的!我从拍景和拍人两个方面为大家提供解决思路。

居延海观日出1号观景台(居延海每到10月清晨超万人在这里汇集)(7)

拍景:因为没有需要捕捉的动态物体,所以可以大胆地使用慢门。你只需要两个辅助道具,三脚架和减光镜。三脚架是必须的,减光镜是选用。我们说得慢门,就是快门速度放慢,慢到几秒到几十秒为佳。那么这种情况就得靠三脚架来稳定机器了,手持是不可能的,所以三脚架是必须品。那么减光镜什么时候用呢?那就是环境光比较强烈的时候,我们把能从机器身上所减光的参数都调制最佳了,仍然进光量偏大,那就得上减光镜了。一般来说,像太阳完全升起后,特别是正午这种,你还想用慢门那就得靠减光镜了。但为什么我说减光镜是选用呢?因为在日出的时候,太阳还没完全出来,你完全可以靠机器的设置来调整光量,达到所需。这种情况就无须减光镜!

居延海观日出1号观景台(居延海每到10月清晨超万人在这里汇集)(8)

拍人:因为这里就有了拍摄主体,虽然人也可以站着不动,但如果要和静物那样纹丝不动地等待慢门(几十秒),这种就不太现实。所以我建议在居延海拍摄人像,更多地考虑大光圈的半身照。这样快门速度肯定不会过慢,而且大光圈可以把静物虚化,即使有那么些游客,也无关紧要。如果非要拍大场景,那么有两个方面可以考虑,那就是场景特别大,大到游客都很小,主体靠近呈现出较大的景像,这样也可以忽略游客,其次是用堆栈方式,这里要利用脚架,你先拍一张满意的人像,然后人物退出镜头,你再拍一些同样角度的风景,后期做合成,最后达到减少游客的效果。

居延海观日出1号观景台(居延海每到10月清晨超万人在这里汇集)(9)

旅游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事,但就是这样的折腾才让旅游更加的有趣且彻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的旅程有一些帮助!

(图文均为老黄带你去旅游原创,未经允许,不得盗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