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1)

上海市最长最大最高的石拱桥,始建于明代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位于青浦区朱家角古镇的漕港河上。作为古镇标志性建筑和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被收入《上海之最》,也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2)

放生桥,一座与佛结缘的名字,究竟与佛家寺院有何渊源?原来,这座美丽的五孔石拱桥背后还隐藏着更为美丽的传说故事。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3)

相传,明朝隆庆年间,性潮和尚同另二位僧人按照师傅的要求,四处化缘,准备为当地百姓办几件善事。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4)

性潮和尚云游十多年,把省吃俭用积攒下化缘得来的银子向师傅复命时,师傅却离开了人世。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5)

悲痛不已的性潮和尚沿着漕港河边苦思冥想,如何完成师傅遗愿,为百姓做善事。当他看到每天有许多人站在河边焦急等待渡船过河时,眼前一亮,何不修建一座桥梁来方便南来北往的人们呢?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6)

远在400多年前修建一座桥梁谈何容易?既没有任何可使用的现代设备与装备,又没有任何可凭借的测量仪器,更没有钢筋水泥之类的原材料,在原始的工具简陋的条件下,一切全凭人力所为。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7)

首先选址、打桩就成为难题。正在性潮和尚望河兴叹无计可施之际,忽然来了一位乞丐告诉他,“大师造大桥,功德大无边,桥桩要深打,芦生最为吉”。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8)

性潮和尚疑惑不解,自己已经跑遍沿河两岸,十里之内也没有芦苇生长呀。只见乞丐掏出几枚红枣塞进嘴里,把嚼出的枣核抛入河中,顿时,河内很快生长出四片芦苇。性潮朝着神仙倒头便拜,抬头一看,乞丐早无踪影。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9)

凭借这四片芦苇滩,性潮和尚建起了一座五孔式拱形大桥。就在最后安放刻有八条盘龙的龙门石时,难题出现了,龙门石怎么也放不进去,眼看就要竣工的石桥却无法合拢。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10)

这时走来一位白发银须老人告诉性潮和尚:“若要龙门石合拢,须等马骑人到来”。性潮和尚陡生狐疑,只见人骑马,哪有马骑人?怕是龙门石合拢无望了。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11)

就在这时,走来一位肩扛三脚架的汉子。性潮和尚顿悟,三脚架俗称木马。这不正是需要等待的人吗?赶紧让工匠们抬上龙门石放好位置。只见那“马骑人”走到桥正中,用三脚架在上面轻轻地一敲,龙门石一丝不差地落下合拢。有人说,这是八仙中的铁拐李在帮助性潮和尚。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12)

为了感谢神仙相助,性潮和尚将每月初一定为放生日,这座桥也就称为“放生桥”。这便是传说中放生桥的来历。当然还有其它版本的传说,不一而足。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13)

诚然,这只是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大可不必较真深究。不过也恰恰说明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建造这样一座大气磅礴状如巨龙而又设计巧妙精致细腻的五孔石桥,所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后来的人们无法给出一个科学而合理的解释,也就只有借助“神力”了。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14)

这座美丽神奇的五孔石拱桥,历经数百年,仍然在造福当地百姓,而且还成为了朱家角古镇标志性建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15)

无论在桥上还是桥下,总能见到摄影爱好者举起他们的“长枪短炮”聚焦这座古老的放生桥,拍摄美丽的景色与美好的瞬间。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16)

林间泉韵在欣赏江南古镇秀美风光的同时,更加感叹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滚滚河流之上飞架一座神奇的桥梁,还真的让人不可思议而感慨万千。

上海第一大桥(400多年前的沪上第一桥)(17)

#打卡美好生话##跟着头条看世界-夏日乐悠游##跟着头条看世界-百年百景绘新风##818生活好物##上海#

我,林间泉韵。爱好文学,喜欢摄影。游走于山川湖海,漫步在庭堂院落。钟情古文化,融入新时代;拥抱大自然,记录小情感。 若喜欢,请点评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