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很礼貌的词语(礼貌词语既然是一些现成的语言成分)

礼貌语言指的是特定语言社会中长期的风俗习惯所凝练成的一些现成的、专为表达礼节用的语言成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礼貌词语即使对礼貌语言作广义的理解,礼貌词语 也仍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礼貌词语既然是一些现成的语言成分,格式就比较固定,使用起来规律性也较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表达很礼貌的词语?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表达很礼貌的词语(礼貌词语既然是一些现成的语言成分)

表达很礼貌的词语

礼貌语言指的是特定语言社会中长期的风俗习惯所凝练成的一些现成的、专为表达礼节用的语言成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礼貌词语。即使对礼貌语言作广义的理解,礼貌词语 也仍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礼貌词语既然是一些现成的语言成分,格式就比较固定,使用起来规律性也较强。

一、招呼词语招呼词语是说话人肯定自己与被招呼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标志。因此, 如果见了熟人不招呼,等于告诉对方不愿再和他交往。如何与不同的人打招呼,在不同的 语言社会中可能有不同的习惯,招呼的内容也往往不仅仅由语词成分构成,有时还可能伴 随语词成分做出各种身体姿势、面部表情。我们先来分析招呼语中由语词成分构成的内 容。总的说来。首先可以分为两大类:

1.交谈型招呼词语这些词语通常由包含具体信息的问答组成。从表面上看,它和 次短暂的交谈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叫做交谈型招呼词语。但是这里的“交谈”并不是真 的要获取某种信息,而只是表达说话人的友好和关心。

因此,对这种招呼中的提问,既可 以就事论事地给予回答,也可以根本不作回答而向对方也提出一个问题。比如,甲乙二人 在路上相遇,甲说:“吃了吗?”乙可以说:“吃过了,您呢?”也可以不回答甲的询问而直 接问甲“您吃了吗?”从而结束彼此的招呼。

当然,也可以向甲回答:“我也吃过了”作为 结束。由此可见,交谈型招呼与一般交谈还是不同的。因为一般交谈中不回答对方是失礼 的。交谈型招呼语多出现在经济不太发达的社会中。因为小规模的生产方式限制了人们交 往的范围,居民往往结成许多内部关系密切的小社群。

社群之内交往频繁,而不同杜群之 间接触很少。招呼词语多用在互相熟悉的亲友之间,其具体内容富有民族、地方乃至行业 特点。

比如,某些以游牧为生的民族中,招呼词语中往往包括询问对方的牲畜是否平安健 壮。俞敏先生则曾经为我们提供了一对老北京人使用招呼词语的例子。

他说在北京的猪市大街上,一对朋友见面后,甲扶着自行车问乙:“我大妈(指乙的母亲)好?”同时屈一下 双腿,向对方请安;乙马上也回报甲一串“双腿安”,接着说“我大嫂子(指甲的妻子) 好?”这种招呼词语反映了中国传统中重视亲属关系的特点。旧中国的知识分子别后相见 时,往往以“久违!久违!”作为招呼语,而劳动人民则更多地以生活起居作为招呼词语 的内容,农民互道“吃了吗?”工人可能说“上班去?”等等。交谈型招呼词语既无固定的 内容,也没有固定的格式。

尽管有些人认为汉族人喜欢用“吃了吗?”作为招呼语,其实 “上哪儿去?”“工作忙吧?”“身体好吗?”“下班啦?”等等都是经常可以听到的招呼词语。 可以说,其内容是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主要随交际双方的社会身份、职业,以及交际场 合的不同而有不同。

问候型招呼词语和交谈型招呼词语相比,其特点是格式较固定,通用性强,内 容简单,只表达问候而不包含任何具体的信息。这类招呼词语多出现在经济发达、不同社 群交往频繁,而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的开放型社会中。

现代西方大多数资本主义社会中流行 的都是这一类招呼词语。比如在说英语的西方社会中,“Good morning”(早安或日安,依 此类推还有午安、晚安等)就是简单而格式固定的一种招呼语。这种招呼语由于通用性 强,就不如交谈型招呼语那样使人感到亲切、随便。

不同的招呼词语往往反映了使用该招呼语的社会的特点。对比一下日语和英语的招呼 词语是非常有趣的。在日本,如果通过介绍与一个陌生人相识时,双方除了相互深深地鞠 躬、握手向好之外,往往还会加上一句:“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之类的话。而在说英 语的社会中,同样情况下,人们或只说“How do you do”(你好),或是再加上“Very glad to meet you"(很高兴认识你)。

虽然从字面上看,英语中的“你好”直译出来应该是 “你怎么做”,好像与汉语中的“上哪去”“吃了吗”一样具有实际的内容,但是它和交谈 型招呼语的根本区别是不可能从字面意思上对它作出回答,而汉语中的上述招呼语是可以 用“进城去”“还没啦”作为回答的。所以英语的“How do you do"与“早安”“午安" 等一样属于问候型而不是交谈型。

再比较日语的“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和英语的“很 高兴认识你”则可以明显地看出日语中还残留了封建社会中依靠亲友互相提携的风俗的痕 迹。而在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英、美社会中,个人竞争激烈,人际关系松散,很少用这类 话作招呼语。汉族和日本一样,有较长期的封建文化传统,所以在招呼语中也有和日语类 似的成分,如“今后您多费心啦!”“请您关照”等等。

二、告别词语告别词语与结束语不同,它不是表明一次交谈的结束,而是表明一次 交际过程的结束,往往有较固定的格式。它多用于一次聚会或访问的结束。也可说是一种 特殊的结束语。告别词语和招呼词语一样富有民族性和地方色彩。比如,西方社会普遍流 行比较正式的“Good bye" “See you again”(都是再见的意思)和比较随便的“Bye-bye", 而我国常用的告别语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一次拜访结束时主、客双方所用的词语。按照我国的习惯,主人应起身送 客。如果主客之间是权势关系,主人又是权势较低的一方,送客应送远一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