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苏联有哪些共和国(相互包含还是前后继承)
看起来,苏联和俄罗斯是前后继承关系,类似于民国和今朝。
事实上确实如此,不过苏联和俄罗斯的关系不仅仅是前后继承,在很多方面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静夜史认为,昔日的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关系概括起来就是:
苏联是大号的俄罗斯,俄罗斯的历史有一部分从属于苏联;
而俄罗斯是苏联的延续,苏联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很简单,因为从苏联到今天的俄罗斯,只有两个人先后发挥了中流砥柱的巨大作用,这就是列宁和斯大林。正是两位苏联领袖在执政时期的不同思想,导致了苏联命运的跌宕起伏,以及今日俄罗斯与苏联藕断丝连的联系。
苏联的缔造者列宁在领导十月革命成功后,带领俄国民众进行了艰苦的三年反干涉斗争,稳定了苏俄政权。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列宁在长期的流亡生涯中,对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了完整的斗争理论。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宁认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已经到来,遂开始了以俄罗斯为主体的苏联政权建设。
列宁认为世界人口按横向划分为阶级,纵向则划分为民族。在全世界无产阶级大团结的背景下,按照纵向划分方式的全球各大民族,都应建立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并加入苏维埃联盟,而后帮助落后的地区和民族开展反帝国主义斗争。
根据列宁的设想,原沙俄境内的各大民族都有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加入苏联的权力,于是包括中亚五国在内的苏联加盟国纷纷成立。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苏联的诞生,本质上是列宁在俄罗斯土地上进行的共产主义革命试验,因为包括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甚至中亚五国在内的广大区域,都是沙皇俄国在历史上扩张得来的领土。
在列宁的主张下,这些土地上虽然成立了加盟国并和俄罗斯一道加入苏联,但和直接隶属于俄罗斯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苏联大家庭内,这些加盟国与俄罗斯平起平坐,虽然俄罗斯的领土人口等指标大大超越其他加盟国的总和,但在列宁坚定的反“大俄罗斯”主义的旗帜下,俄罗斯地位受到压制,对苏联愈发不满,最终埋下了苏联解体的祸根。
由于遭遇过刺杀导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列宁于1924年与世长辞,斯大林成为苏联新的掌权者。
和列宁相对理想的“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浪潮”的美好图景相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斯大林,认为只有将俄罗斯打造得更强大,才能以无产阶级革命输出的方式将共产主义革命推向世界各地。
这种思想和俄罗斯由来已久的“大俄罗斯”主义不谋而合,大俄罗斯主义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其他民族应作为俄罗斯的附庸,俄罗斯在各方面应享有优先权。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斯大林彻底推翻了列宁反“大俄罗斯”主义的方针,强调俄罗斯利益优先原则。而且斯大林和列宁按照纵向划分民族的立场不同,按照横向划分阶级的斯大林,虽然出生于格鲁吉亚,但共同的阶级诉求使他为俄罗斯的利益奋斗终生。
在斯大林不断拔高俄罗斯地位的同时,其他加盟国的地位则不断下降。虽然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承认各加盟国有自愿加入和退出苏联的自由。但在斯大林的铁腕统治下,这些加盟国不仅没有选择的权利,反而不得不接受自己沦为俄罗斯附庸的命运,这些加盟国事实上成为所谓的“省”、“州”或者“自治区”,也就是俄罗斯的组成部分。
通过斯大林的铁腕改革,俄罗斯不再像列宁执政时期那样作为苏维埃大家庭中的普通成员,而是成为整个苏维埃的最高统治者。在斯大林的统治下,苏联事实上成为大号的俄罗斯。
应该说这种扶持主体民族的做法,相比于列宁时代有了更多的可操作性,而且使苏联内部更加牢固。
但这种做法极大地伤害了俄罗斯之外的所有加盟国的利益,这些加盟国虽然敢怒不敢言,但与苏联大家庭的离心却是越来越明显的,这种离心即使斯大林铁腕镇压也无济于事。
而俄罗斯作为最大得利者似乎也不满足,首先这些加盟国本就是从俄罗斯身上剥离下来的,在斯大林的统治下,虽然这些区域与俄罗斯分道扬镳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终归不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再者,虽然俄罗斯地位最高,但承担的责任也最大。像中亚五国这样的落后地区,常年需要俄罗斯的经济支援,长此以往,俄罗斯也不堪重负。
所以在苏联解体前,作为苏联主体的俄罗斯,反而成为肢解苏联的急先锋。
苏联的本质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多个苏维埃政权组成的联邦制国家,这是列宁不懈努力的结果。但此举对俄罗斯伤害深大,后期的斯大林虽努力补救,但已无济于事,纵然斯大林之后的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也是大俄罗斯主义的拥趸,但俄罗斯对苏联的失望已积重难返。
所以苏联解体可以看作是俄罗斯的一次艰难重生过程,因为俄罗斯是苏联无可争议的主体,因此苏联可看作俄罗斯在历史上的一个历史进程。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