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1)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2)

唐 春雷琴 台北故宫馆藏

琴为中国古代的弦乐器,外形轮廓因时代,地域,作仿而各有差异。

本件琴作连珠式,表面松涂的黑漆,断纹细密。玉徽、玉轸、玉足,轸上均细刻篆字。肩部共鸣箱的龙池为圆形,凤沼长方形。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3)

琴底颈部刻行草书 「 春雷」二字填绿。龙池左右分刻隶书铭︰「其声沈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钤印一,印文剥蚀。龙池下似曾有一大方印,但经漆补,隐晦不清。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4)

「春雷」为唐代名琴的名称,斲琴世家雷威所作。

明代《清秘藏》记之:

「 春雷,宋时藏宣和殿百琴堂,称为第一。后归金章宗,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殁,挟之以殉。凡十八年,复出人间,略无毫发动,复为诸琴之冠。天地间尤物也!」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5)

传世唐琴极珍罕。此琴于民国时,曾经何冠五、汪景吾、张大千等名家收藏。当代琴家试弹,皆称此琴音韵沈厚清越,十分难得。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6)

北京故宫也收藏有唐代古琴,太珍贵了——

1、“大圣遗音”琴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7)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8)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9)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10)

大圣遗音琴,唐至德丙申,通长122cm,肩宽20.1cm,尾宽13.4cm,最厚5cm,底厚1cm。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11)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12)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13)

此古琴为圆首内收狭尾,项、腰各作内收浅弧形,相传为神农式,琴面浑厚略呈半椭圆状,项、腰作圆棱。通身漆黑色,退漆处露栗壳色及部分鹿角灰胎,以朱漆修补,发大小蛇腹断间细牛毛断纹。金徽。琴底发波浪形细纹断。圆形龙池,直径 7.6cm,扁圆凤沼,长12cm,宽2.9cm。

琴面为桐木斫,色黄质松,纹直而密,小弦外侧自岳山至少徽有拼合痕,纳音微隆起。紫檀岳尾,制作细润精致。额下由轸池向外微坡,护轸系原作,岳、尾均有后换痕迹,装旧青玉轸足一副,足雕葵瓣纹,轸作6棱尖底,系明黄丝绦长穗。

琴池上方刻4cm许草书“大圣遗音”4字,池下方刻8.1×7.6cm细边粗笔方印,篆“包含”2字,池之两侧分别刻2cm许隶书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4句16字。龙池内两侧上下有3cm许朱漆隶书腹款“至德丙申”4字。琴背铭文均系旧刻,曾填以金漆,字口均已断出。

以指扣琴背,音坚松有回响,按弹发音清脆,饶有古韵。

2、“飞泉”琴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14)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15)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16)

“飞泉”琴,唐,通长121.6cm,隐间111.8cm,额宽18.5cm,肩宽20.1cm,尾宽14.4cm,厚5.5cm。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17)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18)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19)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20)

“飞泉”琴,连珠式,晚唐制作。据云“连珠式”系隋逸士李疑所创作。杉木斫,髹栗壳色漆,有大块朱漆修补,纯鹿角灰胎,蛇腹间冰纹断。蚌徽,紫檀岳尾,白玉轸润若凝脂,青玉足。

面板弧度较“九霄环佩”琴、“大圣遗音”琴为小,因而项腰内收处厚度已不大,故此琴只将底部两处的楞角做圆,面上略具圆意,应系晚唐雷氏琴。

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草书“飞泉”琴名,篆书“贞观二年”双边方印。龙池下方篆文书“玉振”大方印,“金言学士卢讃”篆书双边长方印。池之两旁刻篆书琴铭:“高山玉溜,空谷金声。至人珍玩,哲士亲清。达舒蕴志,穷适幽情。天地中和,万物咸亨。”“飞泉”琴名、“玉振”印及篆书琴铭俱贴金,断纹已通,为同时旧刻。“贞观二年”与“金言学士卢讃”二印较晚,卢讃系五代与北宋间人。

1936年,《今虞琴刊·古琴征访录》记载该琴有“古吴汪昆一重修”墨书款字,今已不可复见,以是知清代曾经剖腹。

此器民国时期为李伯仁所藏,李氏《玄楼弦外录》记载得琴经过:

约在1944年秋冬之际,“飞泉”被送至地安门大街某银号作借款抵押,经管平湖先生鉴定,其弟子程子容遂以重金入藏。

1945年夏,“飞泉”送管平湖先生修理,随后抗战结束,此琴遂辗转于管先生弟子琴斋,解放后程子容方取回。

1979年春夏之交,程子容从家乡平陆写信给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愿意捐献,以后经国家文物局批转,由故宫博物院收藏至今。

3、“九霄环佩”琴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21)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22)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23)

“九霄环佩”琴,唐,伏羲式,通长124cm,额宽21.8cm,尾宽15.4cm。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24)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25)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26)

此琴传为盛唐雷氏作品。琴以梧桐作面,杉木为底。通体紫漆,纯鹿角灰胎,发小蛇腹断纹,面底多处以大块朱漆补髹。龙池、凤沼均作扁圆形,腹内纳音隆起,当池沼处复凹下呈圆底长沟状,通贯于纳音的始终。蚌徽,红木轸,白玉足镂刻精美,紫檀岳尾。护轸亦为紫檀木所作,可能是清代广陵派琴家徐祺所装。

琴底龙池上方篆书“九霄环佩”琴名,下方有篆文“包含”大印一方。池右有行书“冷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及“诗梦斋印”一方。池左行书:

超迹苍霄,逍遥太极。

庭坚。

琴足上方楷书:

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

垂帘新燕语,苍海老龙吟。

苏轼记。

凤沼上方有“三唐琴榭”篆书椭圆印一方,下方“楚园藏琴”印一方。

此琴可追溯的最早藏家为晚清民初时期的叶赫那喇·佛尼音布,字荷汀,后易姓叶,名潜,字鹤伏,号诗梦斋。其后递藏者有“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有刘世珩,即于琴上铭刻“楚园”、“三唐琴榭”者,再传子之泗,最后归藏刘晦之。1953年,由文物局郑振铎局长主持从刘氏购得入藏故宫至今。

4、“玉玲珑”琴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27)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28)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29)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30)

“玉玲珑”琴,唐,通长122cm,隐间111.8cm,额宽19cm,肩宽19.6cm,尾宽13.6cm,厚4.8cm。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31)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32)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33)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34)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35)

“玉玲珑”琴,凤势式,中唐制作。据云“凤势式”系魏扬英所创作,故亦有“魏扬英式”之称。黑漆,纯鹿角灰胎,发不规则小蛇腹断,从伤处与脱落漆片背面可知灰胎下有纹理疏松之黄色葛布作底。桐木斫,蚌徽,紫檀岳尾。红木足粘死,为后修者所为。

全琴气象犹浑厚,项腰有做圆痕迹,额下亦坡出减薄。圆形龙池,扁圆凤沼。腹内纳音当龙池处隆起,当凤沼处于纳音上开一圆沟。这一特点已见于“九霄环佩”琴,此琴只出现于凤沼者盖乃龙池作圆形,自然不宜开沟。有关这一工艺特点见《东坡杂书·琴事》论雷琴“最不传之妙”所载,系盛唐雷琴所独有。

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寸许行书“玉玲珑”琴名。池下曾有大印一方,文字为漆所掩已不可辨,而印痕宛然犹存。腹内未见款字。琴已伤漆多处,殃及题名。复经劣工修补,草率施漆,半途而废。

“玉玲珑”琴原藏于湖南陈维斌氏,系购自杨伯修者,20世纪50年代初经郭沫若建议,将琴捐献国家,由当时文化部文物局接收,后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至今。

近期热文链接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36)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古琴外形简介(馆藏古琴已曲高和寡)(37)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