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给父母说我想休学(儿子说我要休学)
朋友最近打电话跟我诉苦,作为父亲,自己跟上中学的儿子简直没法交流,两个人动不动就争吵。
有一天早上,儿子起床后就闷头不说话,洗脸时还喘着粗气,看得出情绪不对。直到吃完早饭,父亲告诉儿子,今天车限行,不能送儿子去上学。儿子马上就说:“爸,我不去上学了,我要休学!”父亲听到这话非常生气:“我不送你,你可以骑车去,怎么一点苦都吃不了,动不动就要休学,至于吗?”
结果又引发了一次争吵,最后儿子怒气冲冲地进了自己房间摔上门,并且把门从里面反锁上了。
父亲被关在门外,心里特别难受。他想不明白,怎么一句话就引发了一场冲突呢?
我跟这位父亲说:“你们的问题出在沟通上,不会听不会说的沟通方式,好比打仗时用的战术不对,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真正是两败俱伤。”
“不会听不会说”的沟通方式1. 孩子说出的话,多半是在表达感受,父母没听懂
孩子很难分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很多成年人也是如此。我们在沟通时常常以为说出带有“要”、“想要”、“需要”这些词的表达就是在说我们的需求或决定,其实只是在表达我们的感受,或者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沟通时我们特别容易在此产生误解,引发冲突。
儿童心理学奠基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1897-1972)在《孩子:挑战》中写了这样一个例子;
约翰尼和狗在客厅玩,撞坏了台灯,妈妈很生气,跟孩子说:“今天下午你不许去游泳!”约翰尼说:“我才不在乎。”
约翰尼其实很在乎,但他的骄傲让他不承认,他的表现其实是在反抗妈妈。
他说的“我才不在乎”其实是“你不能用惩罚使我就范”。
鲁道夫·德雷克斯提醒我们,当孩子大喊“我恨你”时,他其实是在说:“我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很不高兴。”当孩子不断地问“为什么时”,他其实是在说:“关注我。”我们要听到孩子话语背后真正的含义,如果我们没有听懂孩子的话,会让孩子对我们失去信任,产生防卫和抗拒。
在这对父子的冲突中,孩子说出“我要休学”这句话,其实想要表达的“我讨厌上学,我不喜欢每天上学、写作业”,这是在表达他对上学写作业产生厌烦的感受。但是孩子的父亲没有听懂孩子的这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理解成孩子做出了一个决定,由此产生了焦虑和愤怒,说出质疑的话,让孩子对父亲失去信任,继而引发了后面的冲突。
2. 父母回应孩子的话,常常是沟通的“绊脚石”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想方设法地帮助孩子,这些“帮助”反而会制造出更多困难,让孩子更难以表达他们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决定或解决问题。
在《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列出了12种常见的“帮助回应”方式,比如说“你这样太自私”这种评判和责备的话,比如说“你肯定能成功”这样赞美和鼓励的话,等等,它们其实是沟通中“绊脚石”。如果我们在孩子经历问题时用这些方式去回应,就会阻碍沟通目标的达成。
P.E.T. ——沟通中的12种“绊脚石”
在这对父子对话中,父亲说出的那句“我不送你,你可以骑车去,怎么一点苦都吃不了,动不动就要休学,至于吗?”里面就有好几种沟通的“绊脚石”:建议、评判、责备,让孩子感受到“没人喜欢我”的恐惧,最后拒绝沟通,反锁上了房门。
我切身的体会是我和儿子一起学游泳的经历。开始时,我跟儿子说:“别害怕!你很棒!你能学会!”但是越鼓励他越往我身后躲,还是不敢下水。轮到我自己下水时,我对水也充满了恐惧,这个时候我听到教练说:“别害怕,有我在,不用担心。”我立刻就体验到这些沟通中的“绊脚石”的厉害,因为这些鼓励的话反而让我更加没有信心,甚至对自己很失望。
有效沟通,父母记住这五步当孩子遇到问题、困难或者表达强烈的感受时,我们要用下面“会听会说”的沟通方法去协助孩子,实现有效沟通。
1. 先把自己转到协助者的位置上
当孩子面临问题或者表达强烈感受时,我们要成为沟通中的协助者,帮助孩子表达问题和困扰并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不过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没有准备好去协助孩子。原因有很多,例如赶时间、正在忙其他事,或者自己本身也在受问题困扰,这些时候我们无法立即去关注孩子。但是我们没有准备好协助孩子最常见也最容易引发冲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很生气,我们自己产生了很强烈的情绪。
此时我们常常会急于表达自己的愤怒,就像这位父亲给儿子的回应一样,最后双方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争吵。
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学家杨杰在《让孩子心悦诚服》一书中告诉我们:
当我们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时,通常有两个努力的方向:要么,控制他人,让他人符合自己的意愿;要么,改变自己的想法,接纳他人的行为。
通常没有人喜欢被控制、被强迫,因此,通过改变他人来抚慰自己的情绪,迟早会引起对方的反抗,结果会引发矛盾和对立。
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则是一种健康和理性的处理情绪的方法,这更容易使我们达到人际和谐的状态。
这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一样重要。
调整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刻意练习:先将孩子的客观行为和我们主观的评判做分离,再从那些评判中去看自己持有哪些念头,这些念头才是让我们产生怒气的重要原因。当我们看清了自己的念头,再看待孩子的行为时,就会趋于冷静和客观。
比如孩子拿了小朋友玩具,跟父母说这是他捡的。客观描述的行为应该是:孩子没有告诉我这是他拿的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而父母主观的评判是“撒谎”。我们一旦给孩子打上了这样的标签,就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恐惧,担心自己教育失败、被人指责的等情绪就会出现,这也是我们产生怒气根本原因。
在开头提到的父子冲突中,这位父亲其实早已注意到孩子有情绪,却没有想到自己应该去协助孩子,当孩子表达强烈情绪时,他却聚焦在自己的感受上去评判孩子说的话,如果这位父亲调整自己的想法,把自己转到协助者的位置,就会用到下面的“听”和“说”的技巧了。
2. 用积极倾听降低孩子的情绪温度
“会听”是有效沟通中的关键要素之一。“会听”指的就是用积极倾听的方式去听孩子说话,这能缓解孩子的情绪,帮助他认识到真正的问题,协助孩子解决自己的问题。
当孩子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时,他内在的感受会压倒理智的思考,此时他的情绪进入“高温”区域,我们通过积极倾听可以缓解和降低孩子的情绪高温,让孩子恢复理智。
说出要休学的那个孩子,在说这句话之前,情绪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他洗脸时就在喘粗气控制自己的情绪,听到父亲说今天要自己骑车去上学时,他的情绪被点燃,温度开始急速上升。父亲当时显然没有意识这一点,回应他的那句话又正好踩中了沟通中的好几个“绊脚石”,结果双方的情绪都被引爆了。
运用积极倾听的关键点是:把注意力聚焦到孩子身上而不是自己的感受,不要用自己的感受和评判标准出发,去评估孩子说的话,而是觉察孩子要表达的感受,然后用包含这些感受的话去回应孩子。比如:
孩子:我要休学!
父亲:你讨厌去上学。
孩子:我不想骑车去。
父亲:你觉得太辛苦了。
孩子:老师就知道作业和考试。
父亲:考试和作业让你厌烦了。
孩子:每天作业要写到很晚,都没时间玩游戏。
父亲:你希望有自己的娱乐时间。
……
这里只是举例来说明父母如何对孩子的话进行积极倾听式的回应,帮助我们从中体会积极倾听的关键就是用孩子的感受去回应他。在这样的沟通中,孩子看到自己的理由被理解,感受被接纳和允许,他的情绪温度就很容易降下去,恢复理智。
积极倾听就是带着同理心去倾听孩子,我们需要尊重并接纳他的现实处境和真实感受,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得对他所说的一切表示赞同。就好像你去朋友家里做客,走进朋友的房子,让他带着你参观,并不代表你要在里面生活,也不必觉得那个房子很漂亮一样。
3. 用“我信息”清楚表达自己
“会说”是有效沟通中的另一个关键要素。“会说”不仅意味着要尽量用“我信息”来表达自己,还要注意我们说话的语气。很多时候我们说话的语气会刺激孩子做出过分的行为,如果我们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和朋友说话的语气一样,那么沟通就会顺畅很多。
所谓的“我信息”就是开放自我的信息,他表达的是我们真实自然的想法、感受及其强度,直击要点,比如:
我知道你不喜欢繁重的课业
我对此很生气,我想冷静一下再说
今天我不能开车送你
当孩子的行为对我们造成了困扰,我们会用面质性的“我信息”来表达自己对孩子行为的感受,这会在避免责骂孩子的前提下,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对父母造成的伤害或影响,并促进他勇于负责,这在改变孩子行为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比如:
当我听到你说要休学,我真的很震惊,也很无助
你说让我给老师请假,我真的觉得很难堪,我不知道怎么开口
你没打电话说不回家吃饭,我做好饭等了1个小时,我真的不喜欢这样
但是,很多人在沟通中最常用的却是“你信息”,很少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比如我看到孩子自己冲过路口没有等我一起走,我内心实际上是“你自己过路口,我担心有危险”,但表达出来的却是“你真不听话,我要揍你”。
4.在“听”和“说”之间切换
尽管用“我信息”表达自己能减少孩子的防卫和抗拒,但是我们面质孩子的行为,这件事本身不会让他感觉很愉快。孩子即使得知他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麻烦和伤害,他的第一反应仍然是让我们知道是他自己现在遇到了问题,所以在很多时候还是可能会引起争吵。
此时我们需要在“说”和“听”之间进行换挡,用积极倾听承认他心烦的情绪:“我看见你起床后就很难受,我想听听你的感受。”降低他的情绪温度,当孩子感觉到被倾听和接纳时,他的情绪温度就会再次降低,然后父母再发出“我信息”表达我们的需求和感受:“当我听到你说要休学时,我真的很震惊,也感觉很无助。”
在一场沟通中,这样的“听”和“说”的换挡可能要反复很多次,直到最后我们和孩子的情绪都恢复平静,双方可以理智思考,我们进入最后解决问题的环节。
5.先界定双方需求再寻求解决方法
在这个阶段,我们先要界定出双方的需求,重新确定需要解决的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双方合作一起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最终能满足双方的重要需求、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维持良好的关系。
在界定需求时可以用这个问题“这能为我/你/我们带来什么”去引发我们和孩子的思考。记得要用“我信息”陈述自己的需求,用积极倾听来确定孩子的需求,最终确保双方需求无误。
比如孩子说要休学,其实是想要更多的娱乐时间,这个需求可能在积极倾听阶段就呈现出来了,如果没有的话,此时可以和孩子谈谈他对这件事的具体考虑:“休学能为你带来什么?”
当界定了需求,双方重新确定需要解决的真正的问题,比如这对父子的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有更多的娱乐时间。
此时鼓励所有人都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然后从中选择双方都可接纳的方法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缺陷或者新情况,双方再做调整。
比如这对父子的冲突,可能的解决方法有:孩子停掉正常课业之外的学习竞赛的备考;孩子每月可以有2次无理由请假机会;家里做几个情绪提示牌“别烦我”、“求安慰”、“撑不住了”等,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心情不好时就可以用来贴在自己的门上,告知对方自己的情绪状态;制订一个小阶梯式的情绪调整计划,每天写下变化,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孩子对自己增强信心;父亲对自己的沟通方式多加练习,每日复盘,等等。
父母与孩子之间“不会听不会说”的沟通方式是引发冲突的最主要原因,父母要学会用积极倾听的方式去听孩子说,尽量用“我信息”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反复使用换挡技巧,只有双方情绪缓和、心情平复后,我们才能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维持良好的关系。
参阅书目:《孩子:挑战》、《P.E.T.父母效能训练》、《让孩子心悦诚服》、《积极养育法:十堂课教出乐观自信的孩子》、《让孩子心悦诚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