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实在太美了(听起来像不良信息)

苏轼诗实在太美了(听起来像不良信息)(1)

如今提起“春梦”二字,总会让人不可避免地联想到男女的情事上去,且基本已经成了男欢女爱的代名词,而“春梦了无痕”则更在这份缱绻之上附加一层韶光易逝、旧人一去难觅的伤怀。

“春梦了无痕”,莫不是南柯一梦?莫不是黄粱美梦?实际上,它们是相通的,梦里的快乐,最终都要变成醒来后的空欢喜。

当然,这是现代汉语标准赋予“春梦了无痕”的含义,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它的古义。其实,在古典诗词中“春梦”很少做男女情事讲,而主要以这两种意义存在:一是春天的梦;二是比喻易逝的荣华和那些无常的世事。

苏轼诗实在太美了(听起来像不良信息)(2)

可是,随着语义的不断丰富和变化,它的侧重点就逐渐向不可描述的方面发生了偏移,甚至当小解在某些搜索引擎中打出“春梦了无痕”时,网页竟提示我抵制不良信息。

正如李白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现在经常用它来形容女子的妙美,但起初李白这两句诗是在表示写作的一种达雅状态,作品如出水芙蓉,不需修饰。

那么,“春梦了无痕”的原始样貌是怎么样的呢?原作者苏轼只能无奈诉苦:是大家想歪了!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宋·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苏轼诗实在太美了(听起来像不良信息)(3)

这首诗的题目真够令人头疼的……读个几遍都难知其所以然,但别着急,容小解简述如下:46岁的苏轼,曾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那年他曾经在女王城写下一首诗;47岁的苏轼,再次和朋友来到女王城下,恰好与上次是同一天,因此再作诗,是为“和前韵”,这便是这首诗的由来。

经历过大风大浪,苏轼已经足够坦然了,他看待世事都带着平和的心态,这首诗就是他平和心态的验证。其中,颈联就是今天主题的所在,这两句的意思是:人就好像秋日大雁一般,来来去去都有音信可寻,可往事就如同春天的一场大梦,连一点痕迹都未曾留下。

显然,苏轼这是在感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凄凉之境,而并不蕴含任何的男欢女爱之情。

苏轼诗实在太美了(听起来像不良信息)(4)

由此,也衍生出两个成语:人似秋鸿,春梦无痕。

如今,人似秋鸿用来比喻朋友之间守信用,大家可以在这种语境中使用它,这可比驷马难追、言信行果、金石为开等高级多了。但可能大家对于相思比对诚信更加感兴趣,所以才造成了人似秋鸿的落寞。

另外,这首诗还是蛮不错的,私认为不比《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逊色多少,比如后四句所表达的就是苏轼豪放豁达的一面。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苏轼诗实在太美了(听起来像不良信息)(5)

让我们再去江城酒馆,喝上酒家自己酿的三杯好酒吧!这里民风淳朴,乡间的老人会在饱经沧桑的脸上绽放和煦的笑容来欢迎你。我们就这么约定好了,每天春天的时候都来此相会,所以我们老朋友们啊,你们就不必再为我的遭遇而忧心了。

“野老苍颜一笑温”,这既是苏轼看到眼里的,也是苏轼刻在心里的,饱经沧桑却依然面带笑容,这就是苏轼身处逆境而能超然旷达并最终执着于现实人生的精神境界。

所以,我们很可能是被“春梦了无痕”单纯地骗了,它的原诗原句可真是美得不像话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