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丹霞山旅行记(东南游日志十一)
丹霞山远眺
9月27日。丹霞地貌是一种色赤如霞而特别漂亮的地貌,由红色砂岩和砂砾岩经断层切割、流水冲刷侵蚀而形成,分布比较广泛。但是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地貌非同一般,其岩层厚度巨大、色如渥丹、分布面积很大,非常引人注目,因此也成为了丹霞地貌的最初研究命名之地。
丹霞山地貌
游览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有两条路线,一条乘竹排走水路,画中游览丹霞胜景;一条乘索道登山顶,云间欣赏丹霞全貌。
乘竹排游之前,可先顺路观赏景区最著名的景点—阳原石。阳原石一柱擎天,高26米,粗6米,确实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丹霞山元阳石
观后,乘景交车至码头坐竹排游览。河水碧绿清澈,夹岸竹木随风摇曳,时有白鹭翩翩出没其间。水上竹排飘行,两岸丹霞奇峰相对而出,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山形变换无穷,发人想象,景区却给其随形赋名,不过游客完全可随意发挥,不受约束。
水路丹霞
水路丹霞
水路丹霞
水路丹霞
登岸后,乘景交车返回出发点,再驾车至主景区乘索道上山(往返票价60元/人)。丹霞山顶两个最主要的景点必看,一个是舵石观景台,一个是韶音观景台,其他景点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游览。
舵石观景台在丹霞山一端,百丈丹崖凌于烟岚之中,其上“舵石”巨字不知谁人手笔。凭栏纵目,山如奔象、水若游龙,绿野纵横,烟云蒸腾,数十里美景尽收眼底;韶音观景台在山顶索道站后300余米处。其地景色甚殊,建有观景平台和两层观景楼阁,可据此观景听涛。驻足阁上,时有风吹壑鸣,如闻韶音,更台上有嘉文《韶音亭记》,阅之怡心。
丹崖舵石
舵石远眺
舵石远眺
韶音台远眺
韶音台远眺
韶音台远眺
天气炎热,游罢已无余兴,遂驾车赴东莞。
附《韶音亭记》,共欣赏:
山川形胜,宇宙万物,能以雄伟绚丽闻名遐迩者众,兼有人文史迹、旷世奇观者少。而丹霞山以雄奇险秀幽古广为特色,集绮丽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揽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之光环,跻身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可谓风毛麟角。
昔舜帝南巡,曾指点“大丹霞”三十六韶石,登韶峰而奏韶乐,史有记之。故后世丹霞山之营者、僧者、文者、游者,无不以攀宝珠以观旭日、眺群峰而悟韶音为至兴。然山高崖险,憾无平台亭阁以称大观也。
丙戌之岁,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丹霞山索道公司想游人之所想,选址宝珠峰顶东南端视野开阔处,筹建观景亭台,由丹霞山索道公司筹资,仁化县建筑设计公司设计,湘人周云华担纲主建。于是勒石为坎、夯砼为台、倚峰为亭。年内,二层宝顶楼阁式观景亭即翼然玉立、飞峙高崖之上矣。
竣工之日,我有幸与张栋、周云华二友登亭揽胜。放眼东南,棋僧帽峰赫然在左,长老峰屹然在右,中间三十六韶峰嵯峨突兀、棋布星罗。南风乍起,亭寨回声,顿觉韶音绕柱萦梁、绵延不绝。面对如此形声并茂之展然大观,一时灵感萌动,不禁脱口喊出“韶音亭”三字,同游者皆抚掌为赞,于是以之为亭名,赧与后游者同体察惬玩也。是为记。
宝庆龙兆康撰 丙戌季秋月于丹霞山宝珠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