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若甫刘佩琦(仗义的吴若甫向导演力荐刘佩琦)

今天的老戏骨刘佩琦经过了几十年来的摸爬滚打,早已在影视界扬名立万,时不时他还会出现在话剧舞台上,给一些年轻的演员们做着示范,尽管只是简单的排练,许多人仅仅是坐在椅子上对一对词,而刘佩琦却没有丝毫的松懈,他将每一个动作演绎到极致,每一句台词的表述都情感充沛。看到如此认真和敬业的刘佩琦,这些年轻的孩子们纷纷给他送去了掌声。

今天的刘佩琦在影视圈内已经足够让人敬畏,但在90年,由于长期得不到好的角色,已经33岁的他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能从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吴若甫刘佩琦(仗义的吴若甫向导演力荐刘佩琦)(1)

刘佩琦

作为解放军艺术学院79级当中的“尖子生”,他各门科目都是班级第一,并在班里担任班长,而一向心直口快,口无遮拦的刘佩琦在班里并不是个容易接触的人,大家对他更多的态度其实是敬而远之。个性十足的他在班里好似个大家长,又像个易冲动的孩子。

有一次,学校布置考试任务,由于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学生们怨声载道,大家希望专业课和文化课的考试能够分开进行,这样能够给同学们一个相对充足的复习时间。而校方老师自然有他们自己的安排,学生们的意见并没有得到采纳。

吴若甫刘佩琦(仗义的吴若甫向导演力荐刘佩琦)(2)

刘佩琦

这个时候向来好打不平的刘佩琦站了出来,他号召全班同学进行“抗议”,大家全部交白卷,拒绝考试。一开始大家答应的挺好,一个个捶胸顿足,好像把一切都豁出去了。然而等卷子发下来,大家全部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答题,没有人抬头看上刘佩琦一眼。

整个考场上只有他自己交了白卷,从教室里走了出来,偌大的操场上仅有他一个人的身影,显得异常的安静,只剩下树叶被风吹过那“唦唦”的声响。一个礼拜之后,学校给刘佩琦单独安排了一场补考,可想而知,一直名列前茅的刘佩琦是怎样一种心情。

从此之后,班里的刘佩琦只学习,很少参与同学之间的组织活动,那段时间他进了教室基本上一整天都没话。

吴若甫刘佩琦(仗义的吴若甫向导演力荐刘佩琦)(3)

吴若甫

幸好,这样的局面没有持续太久,一个小他四岁的孩子插到了他们的班级当中,他就是刚刚年满十八岁的吴若甫。年少的吴若甫长相英俊,性格开朗,但也十分顽皮,由于经常闯祸,他免不了被同学和老师“修理”。甚至有一次他因排话剧迟到而被老师结结实实一顿拳打脚踢。一脸委屈的吴若甫会找到刘佩琦来诉苦,而大他四岁的刘佩琦常常把他带到宿舍开导他。

由于脾气相投,两人很快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友谊,那时候吴若甫刚从黑龙江老家来到北京,算的上是最早一代的北漂,而刘佩琦年长他几岁,在生活上给予了他很多帮助,有人欺负他,刘佩琦也会第一个站出来替他挡横。

吴若甫刘佩琦(仗义的吴若甫向导演力荐刘佩琦)(4)

刘佩琦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没富裕到哪去,刘佩琦所能给予这位小兄弟的支持也很少,无数个日夜里大哥刘佩琦和小弟吴若甫就着大葱和腌萝卜、黄瓜蘸酱、花生米喝着那时候能买到的最便宜的华灯白酒。

在记忆中,青春的日子总是充满生气,廉价的白酒和腌萝卜都能吃出国宴的味道来。美好的日子总过去的太快,几年之后,两人从戏校毕业,刘佩琦被分配到了新疆。临走的那天只有吴若甫赶到火车站给他送行,临上火车之前,吴若甫送给刘佩琦一套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

尽管在新疆乌鲁木齐军区话剧团当中,刘佩琦享有着优厚的待遇,但他心里清楚,如果想要搞文艺,还得回北京,那里才是全国的艺术中心,后来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那里相对安逸的生活,重返北京。

吴若甫刘佩琦(仗义的吴若甫向导演力荐刘佩琦)(5)

吴若甫

但一开始这条路并不好走,很长一段时间,他躲在复兴门附近一个连电都没有的筒子楼里,度日如年。那段时间,吴若甫在北京已经小有名气,频繁出现在一些影视作品当中,当听说刘佩琦已经回到北京之时,他第一时间找到了这位昔日的大哥。

相较当年的下酒菜来说,如今的伙食已经明显上升了一个档次,此时桌子上已经能看到荤腥了,在前往刘佩琦住地的路上,吴若甫买了半斤酱牛肉,一只烧鸡,二斤五香花生米,拎着两瓶二锅头就上了楼。

吴若甫刘佩琦(仗义的吴若甫向导演力荐刘佩琦)(6)

此时,刘佩琦正经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三天前,他刚刚因为形象问题而两度被空政话剧文工团拒之门外,谈话间刘佩琦仍然难掩自己的失落,当两杯酒下肚,刘佩琦鼓励着自己的小兄弟:“若甫,你能和这么多大导演合作,我真为你高兴,你得到了这样的好机会,一定得好好干”。虽是一些表扬的话,但从一个失意的人嘴里说出来,多少带着些许的心酸。刘佩琦隐藏在心里的失落与难过,只有吴若甫能够体会的出来,那天两人都喝多了。

吴若甫刘佩琦(仗义的吴若甫向导演力荐刘佩琦)(7)

酒醒之后,吴若甫第一件事就是打了一个“面的”去刘佩琦家要了他一些穿着戏服的照片,随之他借着去西安拍戏的机会见了见张艺谋,当时的张艺谋正在西安拍摄《古今大战秦俑情》。吴若甫对他说:“这个演员叫刘佩琦,他的演技水平极高,也是曾经和我一起就着大葱喝酒的大哥,我们一起同甘共苦许多年,今后有角色的时候你一定得想着他点”

于是,在1990年,张艺谋拍摄《秋菊打官司》的时候想起了照片中的这个人,于是他写下亲笔信,邀请刘佩琦前来试镜,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刘佩琦抓住了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尽管在片中他的戏份不多,但几场和巩俐的对手戏都给张艺谋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由于刘佩琦的戏好,张艺谋还在剧本原有的基础上给他加了好几场戏。

吴若甫刘佩琦(仗义的吴若甫向导演力荐刘佩琦)(8)

吴若甫与刘佩琦

这一回,刘佩琦算是真正通过一部经典作品让被广大观众们认识了他,并且得到了更多导演的认可,从此开启了他的演艺之路。

几年后,王刚主持了一个叫做《朋友》的栏目,本来按照节目的收视需求,需要嘉宾们讲一讲自己曾经和同班同学的那些有趣的往事,主持人提了一连串的名字,想让刘佩琦说一说和他们之间的故事,可刘佩琦却一点都没配合,他摇了摇头回答说:“在79级的同学中,我只有一个朋友就是吴若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