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

最近我追「风味人间」的习惯是qio哪些四川美食又入镜。从甜烧白到三环外的唐肥肠,提前预告这期的主题是「杂碎逆袭史」,江油肥肠登场。

肥肠有代表,要我说,四川、成都零零碎碎的美味,一定还不能少了兔脑壳!

前几年的一个官方数据就显示,中国人一年大概要吃掉5亿个兔头。四川人至少要吃掉其中的两三亿个,而成都又占四川的9成。

夏天不在马路牙子上喝夜啤酒剥毛豆,啃几个各种妈、各种姓的Ter脑壳,简直不舒服。对成都人来说,舌头er不用来勾出兔脑壳缝缝里面的肉和汤汁,是要生锈变僵的。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1)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2)

1.谁能够想到,成都人疯狂迷恋上啃兔脑壳这件事,不超过40年。成都最有名也是最早一批的兔头,老妈兔头当仁不让。

名气之大,后头只要是做成麻辣、卤煮过的兔头,不管开在什么地方,比如新都温江的,都喜欢打上双流老妈兔头的招牌。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3)

2.正儿八经的双流老妈兔头总店是在东升镇清泰路一段,由老妈史桂如最先弄出来。去双流啃,很多成都人只认这家。

上世纪90年代,史桂如就相当能干。白天在三强轧辊厂的伙食团上班,晚上回去摆个摊摊,还要继续卖点麻辣烫。

有一天,老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兔脑壳可不可拿来煮来吃?于是她开始尝试把兔脑壳放进汤料中煮。后来因为小女儿找到一位重庆手艺高超的炒料师傅,据说要用100多种香料炒制,味道因此更加惊艳。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4)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5)

3.学了手艺之后,才形成老妈兔头的风格。又麻又辣,过瘾。每到周末,喜欢吃稀奇的成都人,开起个拓拓儿车,也要专门按到双流。

现在老妈也是七十好几的年纪,老妈兔脑壳的加盟店不少。2009年更是把兔脑壳店开到了北京。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6)

4.成都的麻辣兔头流行起来,有一个规律,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好吃的兔脑壳,都在近郊或者远郊。

除双流的老妈兔头,都江堰的老字号尤兔头出现在1996年左右。起先也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摊子,据说是摆在三轮车上卖。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7)

5.和老妈兔头一样,后头尤兔头也慢慢做大,开了很多分店。按照现在互联网的说法,就是以兔头为抓手,大力卖川菜,变成了酒楼一样的存在。去都江堰耍,吃什么?尤兔头现在也肯定是备选之一。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8)

6.朴尔白还记得到,06年的一个夏天,有天实在太想啃兔脑壳,刚拿到驾照本本三个月,她就开起她老汉儿的富康刹到都江堰,“只有那么香了,花生渣渣都吃得干干净净”。啃完,朴尔白还打包了七八个回去。

和其他的兔头都不太相同,尤兔头的主要是麻辣和五香两种味道。不管哪种味道,都是先卤几个小时,卤味渗透到每一个卡卡角角。

吃之前还要再加料拌过,尤其是碎花生的加入,double重口味之外,还有温和的坚果香味。兔脑壳又软又脱骨,还入味。一定要趁热吃才能体会到精髓。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9)

7.都江堰难得跑,出西三环不远,土龙路上的宣兔头,前几年我和朋友一起骑车路过,他还专门打包了三四个回去,准备晚上看球赛的时候啃。

朋友最喜欢的兔脑壳就是宣兔头。高三那年学习压力挺大的,他爸经常就去宣兔头给他买几个兔脑壳,啃的过程就相当解压。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10)

8.宣兔头要比老妈兔头和尤兔头稍微年轻一点点,也距离市区稍微近那么一点点。2003年3月份在土龙路开张,四年后就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栏目。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11)

9.卖兔头卖得这么出名,那二年辰,电台的飞哥,天天就在节目头说,宣兔头怎么怎么好吃——

成都人啃兔脑壳,最喜欢啃咔咔里头的肉,那个是最香的。做得好的兔头不仅入味,而且肉细嫩饱满,韧性有嚼头,香辣而不燥,咸鲜而不腥。哎呀,那个味道,巴适惨了。

听过飞哥节目的人都知道,一般人对他声音的魅力是没有什么抵抗能力的。他那个声调的意思就是,真的不骗人,好吃得很,赶紧去。

10.川台的《吃八方》栏目,当年也不知道安利了多少次宣兔头。看到小妖精都吃得那么安逸,每一句话都让人口水滴答,成都人当然要跟到去拔草一番。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12)

11.除了本身确实好吃,媒体的力量共同造成了宣兔头一时的兴盛,不管是电视台还是电台报纸。本身,宣兔头的创始人宣贵琼就非常有头脑。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13)

在卖兔头之前,宣大姐在报社当记者,很懂传播宣传上的那一套。为什么宣兔头的兔子卤制得好吃,没有草腥味呢?公开说法是,很多年前,宣大姐当知青,隔壁住着一位大军阀的私厨,她跟着这位高人学的卤制手法。

12.开在土龙路,租金确实便宜,可位置对当时的成都人来说,太偏僻。

东西再好,城里人不知道,不来吃也不是办法。咋办?于是在2003年5月,一个适合啃兔脑壳的季节,宣兔头开始打广告。

先是花700元在《华西都市报》登了个啃兔头大赛的广告,奖金两三百元的诱惑相当大。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可能也就不到一千。再加上飞哥的热捧,火了。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14)

13.城里的人开起豪车去啃宣兔头,门口奔驰宝马,这又是一大噱头。相当长一段时间,本地媒体都爱采用这种报道方式,XX苍蝇馆子,开奔驰宝马的都要去吃。

包括同样在土龙路的马家场肥肠粉,也是因为开豪车的人都要去吃,一直到现在都很火。

14.一度宣兔头卖掉的兔头要占成都兔头市场的四分之一。兔头虽然卖得,但因为跑老远一趟,只来啃兔头,又啃不饱,宣兔头后来走上了农家乐的模式,增加了传统的乡村川菜。

周末上午出发,去宣兔头啃兔头,吃两顿饭,搓点小麻将,下午五六点回去刚好差不多。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15)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16)

15.因为成都人对宣兔头的追捧,土龙路也越来越火。一条路上的寇花鲢,淳枫园之类的农家乐,风光无限。淳枫园直到现在都是成都老年人很爱去聚会的地方。

宣兔头05年和商业伙伴闹过一次纠纷,老店因为前几年商业上的一些问题纠纷,又在网上吵吵闹闹过。除了兔头的水准依旧,风光其实和之前不能相比。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17)

16.2008年左右,康二姐也开始提供兔头。当初的康二姐,每天下午四五点他们家的菜要过抢。兔头更是必须提前预定。在论坛、BBS求一个预定电话的人,想和老公一起去啃的人,不在少数。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18)

17.直到现在,去康二姐用餐的步骤通常依旧是:先点兔头鸭舌之类啃起,然后再选菜。兔头啃得差不多,冷锅串串也煮好端上桌。

包括后来的卢妈,也是同样的操作方式。一上来就先问你,要不要先来点兔脑壳。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19)

18.兔头是串串之前的开胃菜。这么多年了,康二姐家的兔头一如既往地比别的地方更麻更辣。下料很重,成都人对此相当满意。

一家成都馆子的水准到底如何,只要点一个兔脑壳来啃两口,心头大概就有底了。近几年红得不能再红的冒椒火辣,兔头也是他们家一道不能错过的美味,同样放了花生碎。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20)

19.就算兔头从招牌菜再次回到配角的身份,这都不重要。只要有兔头提供,成都人就爱点。啃兔头早就成为成都人的一种习惯。

要谢谢这些兔头大佬的存在,使得兔头能在这个城市发光,发热,有了无数的兔头小店。

包括西北桥的梅记兔头邓氏兔头。隔着小橱窗买,现在都还有以前那种小卖部的感觉。

梅记和邓氏,两家都开了二十多年,两家都住在一个小区。两家也竞争了这么多年,相爱相杀,但他们各自还是都收割了一大群忠粉。就像康二姐和卢妈之间的关系。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21)

海椒市十字路口的闻手兔头据说也不错。为民广场的一品兔头也想拥有姓名。七道堰的隆氏兔头说,你们可别把我落下。

……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22)

20.在老妈兔头之前,成都人其实是不待见兔头的。菜市场卖一两块钱一斤。一个兔头几分钱,也能买到。甚至,拿来扔掉也没有关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全国各地都在养兔子,主要是养来产兔毛和兔皮,出口为国家创造外汇。就像《大江大河》里面的萍萍一样,养长毛兔发家致富。兔肉吃不吃都不重要。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23)

21.从上到下的重视,四川一度是中国各个养兔子省份里面的的NO.1。结果,“1982年,国际市场裘衣需求发生变化,兔皮及其制品出口衰落。”兔毛一年比一年难卖,价格越来越低。

要吃饲料还没啥产出,不如杀了。但是杀了扔了,分钱不赚也亏。尽量还是要利用好兔子,想办法创造新的价值。思来想去,吃!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24)

22.火锅一定是川渝地区在食物上最伟大的发明,一切肉菜皆可放进去。诞生之初就是因为要煮边角料。几十年后拿来做兔火锅,煮兔头也不再话下,并且同样美味。

这也是为什么其他省份兔子也滞销,但没想出怎么好吃的办法。因为他们没有辛辣的火锅。要论吃,还是四川人成都人更会吃。

23.麻辣兔头,从成都从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现在日本人,韩国人也开始试着吃兔脑壳。他们在网络中直播自己是怎么吃的,评价感觉如何,像是一种表演。

特别“气人”的是瑞典,他们建了一个令人作呕的食物博物馆,成都的麻辣兔头入选。另一个中国食物是皮蛋。

成都兔头哪正宗(成都兔头简史)(25)

我怀疑,他们连兔头怎么啃都不知道,就胆敢做出评价,未免猖狂。我不答应他们把兔头放进博物馆,我决定现在就下楼买两个兔头啃起来。一个五香,一个麻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