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俗语(老话说干冬湿年)

#创作挑战赛#

老话说:“干冬湿年,冬暖春寒”,什么意思?看看谚语都有什么预兆。

农谚俗语说:“冬冷多晴,冬暖多雨”。也就是说冬天冷的话,多是晴天,阳光高照,但是比较干冷;冬天暖和的话,往往会有雨水降临,很难见到雪花。那到底冬天暖和好,还是寒冷好?俗话说:“干冬湿年,冬暖春寒”,什么意思?一起畅谈交流。

春节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俗语(老话说干冬湿年)(1)

1、谚语:“干冬湿年,冬暖春寒”,怎么理解?

别看短短八个字,言简意赅,却是概括和总结了冬天和春天的天气变化,一起来看看。

先看看“干冬湿年”,什么意思?一个“干”字,说明冬天雨雪匮乏,阳光灿烂,降水稀少,大地比较干旱,农作物也缺少水源。这样的冬天会有什么预兆呢?谚语说,到了春节期间,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往往雨雪霏霏,雪花飘飘,降水偏多,也就是湿年。

再看看“冬暖春寒”,什么预兆?这个相对比较好理解,是相互对应关系,假如整个冬天温暖如春,那么到了春天反而是寒冷似冬,冷空气频繁,是个倒春寒的天气,不利于农作物健康茁壮成长。

春节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俗语(老话说干冬湿年)(2)

2、还有的谚语说:“冬在头,雨水早”。

冬在头,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冬天在前面,即提前迎来了寒冬,在立冬时节,已经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这就是寒冬在前面,先到来。这样的话,往往预兆春天也来的早,春雨会不期而遇,早早到来,预示着春天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不会出现倒春寒现象。

还有的农谚说:“前冬干,后冬湿”。我们知道,冬天包括三个月份,从农历来看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前冬多指当前月份,也就是十月,后冬也就是十二月。也可以从二十四节气看来,立冬和小雪时节为前冬,小寒大寒为后冬,这样大家就明白了。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十月里天气干旱缺水,那么到了十二月份往往降水偏多,雨雪纷飞。

春节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俗语(老话说干冬湿年)(3)

3、谚语还说:“冬暖春雨少,冬寒春雨多”。

古人留下的经验,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是意思差不多相同。

正如老话所说:“冬暖春雨少,冬寒春雨多”。冬天应该是寒冷的天气,如果冬天温暖的话,不符合节气特点,往往到了春天,容易造成春旱现象。当然,如果冬天寒冷交加的话,是个好现象,春雨不再贵如油,相对比较充沛。

还有的说:“冬前不结冰,冬后冻煞人”;冬前指的是冬至之前,如果天气暖和,温度偏高,地面池塘等等也没有结冰,那么冬至以后天气会急剧下降,迎来冰天雪地的天气。

春节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俗语(老话说干冬湿年)(4)

正如老人所说:“冬天霜雪多,春天定暖和”。冬天应该是寒冷交加,温度偏低,霜雪不断,到处都是冰雪世界,那这样的话,到了明天春天,天气比较暖和,返回天气特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