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植物种植方法(草木樨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

草木樨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从生长时间来分:有播种后当年开花结子的一年生种和第二年开花结子的二年生种。从花的颜色来分:有白花和黄花两种。从种类上来看:陕西主要有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野草木樨、细齿草木樨、印度草木樨五种。五种草木樨中以二年生白花草木樨植株高大、枝叶繁茂、利用价值较大,是目前北方各地的主要栽培种。

而想要草木樨的产量提高可以通过播种方面的改变来达到目的。草木樨种子小、宜浅播,这就要求把表土整得较细碎踏实。同时它的幼苗生长比较缓慢,容易被新草荒芜,因此在荒坡播种首先要清除杂草,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豆科植物种植方法(草木樨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1)

草木樨的播种期

草木樨发芽对温度的要求不高,一般在 3-4℃时就能发芽,但大量发芽是在6-7℃。因此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种。从土壤温、湿度来看:晚秋雨季以后,气温适宜,土壤水分充足,蒸发量又小,对草木樨播种出苗极为有利,但出苗后幼苗很小就进入越冬期,容易受冻死苗。同时秋季草木樨套播在麦地里,在气温较暖的地方虽然冻不死。

豆科植物种植方法(草木樨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2)

但满足了发育阶段中的低温要求,在第二年小麦收割后很快就开花结子,青草产量不高且品质也很粗劣。从二年生草木樨生理要求来看,以春季出苗最好。春季出苗,苗期生长缓慢时期在小麦荫蔽下度过,小麦收割后进入旺长期,同时又能满足低温要求,不会开花,青草产量高且草质柔嫩。

  • 根据我国多次试验:先年10月与小麦同时混播的草木樨亩产青草只有700-1400余斤;而当年春季3月在麦地套种的亩产2500-3000斤以上。春播对草木樨的生理要求是适宜的,但春播也有具体困难。北方地区春季比较干旱多风,对草木樨出苗不利。各地群众在与干旱作斗争的实践中创造出了很好的经验。

豆科植物种植方法(草木樨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3)

他们利用草木榻硬子经冬季冻消作用软化种皮及草木樨低温发芽的特点。采用临冬播种,早春出苗快而整齐,效果很好。经试验也证明了临冬播种比春播早出苗10-12天,青草产量提高1/3-1倍,这种效果在春季特别干旱的地区尤为显著。在陕北地区,草木樨临冬播种已成为保证草木樨全苗的重要措施。

在春雨较多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草木樨在春季套播也是适宜的。在春麦地区草木樨不能与春小麦同时混播,以防草木樨生长过旺,对小麦生长有不良影响,最好是在小麦分蘖后灌第一次水时播种为宜,此外在气温较暖,湿度较大而小麦又生长得很差的冬麦地,草木樨套播也应适当推迟;否则草木樨生长过旺,对小麦生长也有不良影响。

豆科植物种植方法(草木樨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4)

播种量及播种方法

草木樨种子很小,春季表土层水分变化大以及整地、播种质量等影响,成苗率一般只有30-40%左右。因此,一般水浇地每亩处理好的种子用2斤,旱地3-4斤或更多一点。草木樨不宜深播,一般播种深度以2-3厘米出苗最好,最深也不能超过5厘米。在生产上最简单的播种方法是撒播后结合锄地覆土。

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没有连续几天阴雨或没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出苗极差。为保证及时出苗,采用耧或条播机在麦行套播是较好的方法。在春季雨水较好的情况下在旱地试验。每亩播种3斤,机播每亩出苗456000株,比撒播每亩出苗283000株增多了61%。在春雨较少的情况下尤其显著。

豆科植物种植方法(草木樨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5)

其它地区试验得到几乎相同的结果:机播每亩出苗40余万株,比撒播每亩150000株增加近两倍。在丘陵山区,草木樨多采用穴播,当地群众称“垵种”。穴深3寸左右,掏松,播种后覆土2-3厘米,每亩播种4斤,穴距1.5尺见方,每亩3000穴左右。成苗60000-90000株。此外还有“踩种”和撒播的。

踩种”是当地的一种特殊种法,因黄绵土很松散,将草木樨点播在地面,用脚一踏就行了,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省工,密度比“垵种"大,但只适用于整地质量较好的缓坡地。撒播多在缓坡、梯田与豌豆、小麦套播采用,省工,分布广,但出苗较差。根据水土保持站试验:在梯田或缓坡地每亩播种3斤的情况下,仍以条播较好。

豆科植物种植方法(草木樨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6)

青草产量高于穴播20%。草木樨播种浅,播后进行镇压,能使种子和土壤密结,容易吸水发芽,对出苗十分有利,据研究所的试验:播后镇压出苗率增加38.1%;同时出苗期提早了5天。

套播方法

草木樨多在小麦地套种,也有在豌豆、谷子、黑豆、荞麦、高粱等作物地里套种的。各种作物生长季节和特性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大不一样。春季在冬小麦地套种草木樨,小麦生长快,草木樨在小麦荫蔽下生长很慢。到小麦收割时草木樨株高20厘米左右,如小麦生长差一些,草木樨也有超过30厘米的。

豆科植物种植方法(草木樨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7)

经过测定:草木樨套种在较差的麦田里,高度达到40厘米,套播草木樨和未套的小麦产量没有差别。经过多次测定得到同样的结果。草木樨虽适合套播,但耐荫力还是较差的,小麦密度大时,草木樨生长受到较大的抑制;特别是小麦倒伏以后会造成大量缺苗。根据测定:小麦每亩400000穗亩产450斤左右,套播草木樨生长差,亩产青草仅1700斤。

豆科植物种植方法(草木樨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8)

小麦每亩280000-300000穗,亩产400斤左右,青草亩产2100余斤;而小麦每亩250,00 0穗,亩产量在350斤左右,草木樨亩产青草可达2500斤左右。根据研究所试验:草木樨套播在小麦、豌豆地里,对小麦、豌豆产量并无影响。且草木樨也生长好,是较理想的套播作物。

但在秋田套播草木樨,对秋作物影响较大。如草木樨套播在谷子地,青草产量相当于单播的73.9%,与黑豆套播相当单播的89%;与高粱套播为单播的72.3%。但套播草木樨后会使谷子减产25%以上;黑豆减产70%左右。

豆科植物种植方法(草木樨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9)

总结:总的来说,想要通过从播种方面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主要是选择好播种期播种,还有就是把控好草木樨的播种量和播种方法,可以选择踩种这一方法,因为草木樨的植物特性所以很适合采取套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