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考题型总结图(高考地理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试题解题方法汇总)
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前瞻性特征。示意图具有将文字内容图形化、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静态内容动态化等功能,同时还具有重点突出、高度概括、清晰易懂的特点。
1.常见的地理示意图类别
(1)地理原理示意图
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
常见地理原理示意图及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
原理示意图类型 |
地理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方向(或趋势) |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关系示意图 |
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
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示意图 |
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下降(对流层);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
季风成因示意图 |
东亚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南亚季风的冬季风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夏季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 |
洋流流向与其性质的关系原理示意图 |
流向较低纬度的多为寒流,流向较高纬度的多为暖流(索马里寒流例外) |
渔场分布示意图 |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盐类带到海面,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饵料 |
城市中工业布局原理示意图 |
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方向,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
产业转移原理示意图 |
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和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 |
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①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②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③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2)地理过程示意图
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显示了岩浆、各类岩石等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揭示了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的关系。解读此类图主要是通过读图来阐释、分析、判断、评价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化过程及规律,并运用其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①了解图意,进行图文转换,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等环节,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②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变化或曲线变化规律,提取和推断其变化趋势。③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掌握图示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
(3)地理关联示意图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常见的有天体系统图、国家或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图等。在地理关联示意图中,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许多同学遇到此类读图题不知从何入手。实践证明,关键环节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环节法
①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
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④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
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代入尝试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
(4)地理模式示意图
指利用某种模式反映某种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空间分布规律)、地理事物发展变化(演变规律)和地理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空间联系规律)等。运用这些模式示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某一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分布规律。常见的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想大
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等。读图时,掌握模式图内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元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
2.解读地理示意图的一般步骤
(1)了解图意,图文转换。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等环节,从图中获取做题的信息。
(2)知识回顾,寻找依据。在读图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回顾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内容。
地理景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各地理要素综合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实物景观图像,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地理景观图类型多样,一般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照片、素描图和卫星图像等,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实践性和开放性强的特点。
判断地理景观的功能
1.考查内容
地理景观的功能性是其主要特性之一,主要有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指示功能、防御功能、旅游功能等,它与地理景观的类别、形态结构以及区域环境特征密切相关。
2.典型例题
例1.图中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解析:从图中T设施的形态结构来看,其主要功能应是防御自然灾害对铁路的影响,该设施远离河道且位于沟口位置,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判断其主要是为了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答案:B。
3.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试题可应用以下方法:
一是根据地理景观的类别判读其功能。例如,森林、草原、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主要是生态功能、旅游功能和指示功能等,而农田、牧场、工厂、学校等人文景观主要是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
二是根据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判读其功能。例如,根据沙漠的形成原因可推知沙漠景观具有环境指示功能,即指示干旱的气候和多风沙的天气。
三是根据地理景观的形态结构判读其功能。例如,新疆地区晾制葡萄干的晾房,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便于通风,又不使阳光直射在垂挂的葡萄上。四是根据地理景观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判读其功能。例如,湿热地区高脚楼的独特功能是防洪、防虫、防潮;新疆干旱地区坎儿井的独特功能是防止水分蒸发和渗漏。
判断地理景观的区位
1.考查内容
地理景观的区位直接关系到景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地理景观图考查的基础内容。判读地理景观的区位,一是要判读地理景观所在的地理位置或地理区域,二是要判读地理景观与周边地理要素的联系。从地理位置来看,主要是判读沿海还是内陆,河流的上游还是下游,城市还是乡村等相对位置关系。从地理区域来看,主要是判读地理景观所在的自然区、经济区、行政区、文化区、气候区、温度带和自然带等。
2.典型例题
例2.图中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最大主跨(1088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拉索。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300米),航运密度高等。据此完成下面的问题。该大桥位于
A.湖北 B.江西
C.安徽 D.江苏
解析: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省境内均有长江流经,但从题干中的基岩埋藏深、面临台风威胁等提示可知,该大桥的相对位置应位于河流下游近海地区。答案:D。
3.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试题可应用以下方法:
一是根据地理景观的类别或属性判读其区位。例如,沙漠景观位于半干旱干旱地区;森林景观则位于半湿润湿润地区;种植业景观多位于平原地区,而放牧业景观多位于高原山地区;各民族的风俗景观则多出现在该民族的聚居区。
二是根据地理景观的典型特征判读其区位,由于地理景观的区位相对固定,不同区域的地理景观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各自的典型特征。例如,黄土高原景观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热带雨林景观茎花现象的植被特征;冰原景观企鹅或北极熊的动物特征;窑洞或蒙古包景观的民居特征等,都是地理景观的典型特征。
三是根据标志性地理事物判读景观区位。例如,利用埃菲尔铁塔、富士山、黄果树瀑布等标志性地理事物可准确判读景观区位。四是结合图文信息判读景观区位。例2题干中的基岩埋藏深、江面宽、面临台风威胁等文字信息,就对判读景观区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判读区域环境特征
1.考查内容
地理景观是各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整体性表现,就像环境的一面镜子,从静态的角度反映出区域环境各地理要素的典型特征。作为地理景观图的基础考查内容,地理景观的区域环境特征与区位互为因果、相互印证,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民居民俗特征和工农业生产特征等。
2.典型例题
例3.图中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通过1992年和2003年两幅卫星图像对比,很明显地看到格陵兰冰原面积缩小,这一冰原景观形态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比较容易作答。
答案:D。
3.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试题可应用以下方法:
一是根据地理景观区位判读其区域环境特征。例如,撒哈拉沙漠全年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新疆地区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西欧草原乳畜业发达的农业特征等。
二是根据地理景观的形态判读其区域环境特征。例如,树木旗型冠表示的风向特征;各地民居屋顶的形态直接反映了降水量的多少。
三是根据人类活动的类型判读区域环境特征。例如,农耕活动为主的地区往往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牧业活动为主的地区往往草原广布、地广人稀。
判读区域地理过程
1.考查内容
地理过程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地理景观的形态、特征和功能。因地理景观可以间接地反映出动态的地理过程,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过程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地理景观的类别、形态及功能的差异推测其地理过程。区域地理过程的判读考查了我们的地理观察、地理想象及逻辑推理能力,是地理景观图题的常见考查内容之一。
典型例题
例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⑵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壳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解析:图中所示为火山景观,而且正在经历火山喷发的地质过程,由此可知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来自于地幔,而且喷出岩在经历地质循环的过程中可转化为沉积岩。
答案:⑴D;⑵C。
总结
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
2.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约1°W~13°W,27°N~36°N),素有“清凉国度”之称,其南部地区,一群群山羊有的趴在树干上,有的站在树枝上,有滋有味地咀嚼着树叶,呈现一幕“羊上树”的奇景(见下图),这种景象已经持续有400年之久。该树叫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生长缓慢。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材料,下列关于阿甘树习性或生长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系短小,需水量大
B.耐旱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4.摩洛哥南部出现“羊上树”奇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羊的生存需要
B.阿甘树树叶和果实营养价值高
C.发展旅游业训练而成
D.气候干旱,食物短缺
住宅小区的造景,有人热衷于建设水景,如人造湖、人造溪流等,也有人喜欢旱溪景观。旱溪是人工仿照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营造出的不放水可步行的溪床。据此完成5~7题。
5.比起人造水景,旱溪的特点是( )
A.维护成本高
B.设计成本高
C.水资源消耗大
D.居民活动空间大
6.旱溪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减少暴雨带来的内涝
D.增加生物多样性
7.着眼生态效益,下列材料最适合用作铺设旱溪河底的是( )
A.天然沙土
B.防水材料
C.建筑残渣
D.混凝土
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图完成8~10题。
8.该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9.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流流量减少
B.植被破坏
C.地壳抬升
D.地壳下降
10.近年来,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上游拆除水坝
B.上游开展退耕还林
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是( )
A.相对高度小,坡度陡
B.地形封闭,降水条件差
C.人类活动强度大
D.纬度较高,热量差异小
12.山顶植被类型发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 )
①海拔较高,降水较多 ②堡状山顶,保水条件好
③土层较薄,保水性差 ④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形成“沟谷雨林”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年降水量丰富
B.土壤水分充足
C.太阳光照强烈
D.海拔低,气温高
我国某地的高台民居(下图1)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民居之一。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黄土高崖上,三面临河。房屋搭建随意,以土坯和杨木作为建材。有些房屋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图2是“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及气温变化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将民居建在高崖上,主要原因是( )
A.保持室温,冬暖夏凉
B.便于雨季排水
C.避免夏季受洪水影响
D.利于冬季防风
15.高台民居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云贵高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据此完成16~18题。
16.上图犬鼠洞穴的“穿堂风”( )
A.甲为气流出口
B.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
C.乙处气温较低
D.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
17.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 )
A.热力环流 B.狭管效应
C.焚风效应 D.温室效应
18.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 )
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
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
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
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
牛轭湖是弯曲河流发生自然裁弯后的遗留河道,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经历若干年后变成封闭的浅水湖泊。辽河下游平原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水流较缓,河曲发育,河道变迁频繁,平原上遗留很多废河道和牛轭湖。下图示意“不同年代辽河下游的河道演变过程”。据此完成19~21题。
19.图中甲、乙、丙、丁表示1984、1988、1992、2002年辽河下游河道,其对应正确的是( )
A.甲——1984年 B.乙——1988年
C.丙——1992年 D.丁——2002年
20.在辽河下游地区,牛轭湖( )
A.1963~2013年,演变呈增强趋势
B.1963~1984年,已形成的面积扩大,新的快速发育
C.1984~2002年,已形成的逐渐消亡,新的大量形成
D.2002~2013年,演变近乎停滞
21.牛轭湖形成后,新的河道( )
A.流程延长 B.流速增大
C.流量减小 D.河床变浅
1.D 2.B
解析 第1题,平顶山岩层成水平状说明该处肯定发生过沉积,依据材料,前期是流水沉积,后经过风力和流水侵蚀而形成雅丹地貌,故D正确。第2题,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蚀,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貌,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相对和缓,故选B。
3.B 4.C
解析 第3题,“羊上树”现象出现在摩洛哥南部地区,根据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终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植被耐旱,B正确。第4题,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根系发达,树叶和果实营养价值高,当地气候干旱,食物短缺,羊为了生存需要而上树,A、B、D不符合题意;“羊上树”景象已持续有400年之久,故不是发展旅游业训练而成,C正确。
5.D 6.C 7.A
解析 第5题,比起人造水景,旱溪维护和设计成本更低,且不需水源,又不妨碍居民的正常活动范围,D正确。第6题,旱溪有利于暴雨时排水,可有效减少内涝,C正确。第7题,天然沙土可以增加下渗,适合用作旱溪的河底材料,A正确。
8.D 9.C 10.A
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河流有东北岸和西南岸,所以河流流向为东南—西北或者西北—东南,根据河流中的沉积物在东北岸,说明该岸为沉积岸,西南岸为冲刷岸,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冲刷右岸,淤积左岸,所以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D正确。第9题,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是因为该地地势整体上升,河流下蚀形成的,C正确。第10题,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说明流量增大,河流携带泥沙量增多。上游拆除水坝,会导致流量增加,泥沙在水库附近沉积少,带到下游的多,A正确。
11.A 12.D 13.B
解析 第11题,由材料可知,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所以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是相对高度小,坡度陡;因为相对高度小,所以水分和热量条件由山麓到山顶变化差异小,植被差异变化小,A正确。第12题,依据图示信息,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由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变为常绿硬叶矮林或灌丛,说明山顶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硬叶说明山顶水分条件差,原因是山顶面积小,保存水分条件差;土层较薄,保水性差;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较大,导致山顶较干旱,发育耐旱的硬叶植被,③④正确,D正确。第13题,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说明沟谷地带水热条件好,较为湿润,原因是沟谷地势低,地表径流汇集;沟谷地形封闭,光照相对较弱,蒸发量较小,水分充足,有利于发育喜湿的季雨林,B正确。
14.C 15.C
解析 第14题,由图可知,该地房屋临水而建,且由径流量可知,该地夏季流量激增,容易造成洪涝灾害,C正确。第15题,从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及气温变化图可知,该河流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这种补给的河流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C正确。
16.D 17.A 18.C
解析 第16题,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水平气流经过土堆时,被抬升,流速较快,气压较低。上图犬鼠洞穴的“穿堂风”,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D对。甲为气流进口,A错。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慢,B错。乙处气温较高,受来自洞内的上升气流影响,C错。第17题,洞穴内的上升气流,使洞内气压降低,甲处气流下沉补充。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A对。狭管效应是受地形影响形成的,B错。焚风效应也是受地形影响形成的,C错。温室效应指的是大气的保温作用,D错。第18题,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是阳面,受热升温快,气流上升,屋后山林是阴面,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风由屋后吹向屋前,形成“穿堂风”,C对。房屋东西朝向,房前、屋后受热差异小,A、B错。房前山林,屋后河流,受热产生的差异小,不易形成“穿堂风”,D错。
19.C 20.D 21.B
解析 第19题,根据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判断,其发展先后顺序对应是:1984年——丁,1988年——甲,1992年——丙,2002年——乙。故选C。第20题,辽河下游牛轭湖50年(1963~2013年)演变呈减缓趋势。其中,1963~1984年,已形成的牛轭湖逐渐消亡,新的牛轭湖快速发育;1984~2002年,已形成的牛轭湖逐渐消亡,少有新的牛轭湖形成;2002~2013年,牛轭湖的演变近乎停滞。故选D。第21题,牛轭湖的形成与曲流发展有关。牛轭湖形成后,河道裁弯取直,较原有河道,新河道流程变短,流速、流量增大;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新河道泥沙淤积减少,河床变深。故选B。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