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过志愿征集志愿如何再次填报(高考志愿填报策略6)

如何填报好征集志愿所谓征集志愿,是指在前面的批次平行志愿录取中,尚有未录取满额的计划,需要进行一次补录征集志愿是本批次滑档、落选考生争取录取的最后一次机会有的省份会有两次征集,大部分省份、大多数年份只有一次征集因此,征集志愿的机会至关重要,需要认真把握,须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填报过志愿征集志愿如何再次填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填报过志愿征集志愿如何再次填报(高考志愿填报策略6)

填报过志愿征集志愿如何再次填报

如何填报好征集志愿

所谓征集志愿,是指在前面的批次平行志愿录取中,尚有未录取满额的计划,需要进行一次补录。征集志愿是本批次滑档、落选考生争取录取的最后一次机会。有的省份会有两次征集,大部分省份、大多数年份只有一次征集。因此,征集志愿的机会至关重要,需要认真把握,须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征集志愿从生源计划角度来讲,有三种情况:

1.由于无人填报或填报的人数较少,招生计划没有录满,尚有少部分剩余;

2.由于报考人数多,录取分数高,生源好,部分院校临时增招即追加招生计划;

3.由于报考人数多,录取分数高,生源好,从其他生源差的省份调拨招生计划。

没有录满的剩余计划,一般而言,专业比较偏冷或者院校比较偏冷;增招计划,一般地讲,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调拨计划,则是冷热专业皆有之。

征集志愿从征集对象上讲,有两个条件:

1.本批次分数线上落选的考生;

2.本批次分数线下的高分考生。

前者是征集志愿的主体,征集志愿主要针对的是前面未被录取的落选考生;后者是有特定条件的,即前面录取生源不足的个别院校实行降分征集,降分幅度一般为10分,因具体情况而定,少则只降几分,多则降20分。本批次分数线下考生的高考成绩如果在降分幅度范围内,就具备资格填报本批次的征集志愿。

一般考生对征集志愿存有误区:以为征集志愿都会降分录取的。其实不然,绝大多数征集的院校及专业不仅不会降分,反而比前面首次志愿的录取分数有所提升,有的提高的幅度还很大。这是因为高分“滑档”的考生比较多,比如一本落选,二本再次落选,参与二本征集,使得本来“资源稀缺”的征集计划,竞争加剧,雪上加霜。

征集志愿是本批次落选考生争取被录取的最后机会,如果我们考生讲究策略,把握技巧,精准填报,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反败为胜。

一、总结经验,以利再战

前面的首次志愿录取,为什么“滑档”?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情况就是志愿填报得过高。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前面志愿填报失误的教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再好高骛远。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找准自己的目标位置,规避风险,谨防再次陷入盲目攀高的沼泽地。

二、不凑热闹,不抱侥幸心理

要尽力避让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尽量选择冷门院校和冷门专业。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在征集志愿录取时会更加抢手,录取分数居高不下。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要么看重院校不看重专业,要么看重专业而不看重院校,两头只抓一头。如果既看重院校又看重专业,面面俱到,很可能导致再次失败。考生必须审时度势,保持清醒的认识,宁可降低一个层次填报,也绝不要升高半个层次填报。须知务实才是成功之道。

三、突破局限,跳出误区

要研究或考虑志愿填报的普遍心理,突破直线思维和偏执思维模式,突破“省内院校”局限,跳出“唯多是选”的误区,即省内外院校相结合,计划多与计划少的院校及专业相兼顾;重点考虑地区偏远的院校、报考偏冷的专业。须知征集的专业极少、名额极少,许多征集计划只有一个专业,甚至一个专业只有一个计划,形势异常严峻。我们大多数考生往往选择征集计划多的目标院校、目标专业,这如同“兴风作浪”,非常危险。大风大浪不可怕,但我们不要“兴风作浪”,寻找安全的“避风港”,逆向思维,多多选择征集计划少的院校及专业,将是成功的“王道”。

四、看清分数,把握要领

一定要参照目标院校前面录取的分数,始终把握这样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即选择的目标院校首次志愿录取投档线必须低于考生的高考分数,换句话说,也就是考生的分数必须高于目标院校首次志愿的录取投档线。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征集志愿的录取风险,提高征集志愿的录取成功率。这既是一个技巧, 也是一条原则。策略和技巧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制胜的法宝。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