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历史文化(关于供销社的那些浪漫故事)
关于供销社,我知道的不多,但也算是活了几十岁,总算还知道一些。
在一些老的影视剧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节,有的村民为了办点事情,会带上一些土特产去找公社领导。
当然,廉洁正直的领导是不会收礼的,但老乡又是打游击时候的老相识,实在不好推辞,于是就把礼物送到供销社卖掉,得来的钱用来访贫问苦。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在边远地区做过法官,有时会下乡审案,由于山高路远,只能骑马进去,自然也是贵客,于是乡镇领导也会让供销社提一桶煤油来,然后在乡镇大院或者场坝里点起篝火,附近的男男女女看到篝火点起来了,就会纷沓而至,大家围着篝火跳锅庄舞,喝劣质白酒。
据我的朋友说,当地彝族的女孩子很少刷牙,却被山泉水漱出了一口雪白的碎米牙,非常好看。
但是很奇怪呀,同样的山水,男孩子却没有这么好的牙齿。
在跳舞的时候,如果您和某个女孩看对了眼儿,只要捏捏她的手,她若是对你也有好感,会带你去一个地方研究赛车;如果没感觉,就会扯手离开。
自然,对于城里来的年轻人,是很受当地女孩欢迎的。
而且这些女孩子很守规矩,一般不会秋后算账,只有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才会牵着孩子来县城找人认爹,曾经有个家伙早就结婚生子事业有成,结果被多年前的一个锅庄妹子,带着六岁的儿子堵在办公室里了。
我曾问我的朋友是否也被人堵过,他自然是矢口否认的。
其实供销社如果运作得好,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儿,特别是在交通不便的过去,基层百姓想用土特产换点钱,直接拿到供销社就解决了,省心省力,不用翻山越岭的到城里摆摊儿。
同样,一些生活日用品也能随时地供应到基层百姓手中,十分的方便。
但供销社最大的用途并不在于此,日常的经营除了服务于民之外,就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减轻国家负担。
而供销社最大的用途是物资存储,特别是救灾物资的存贮,无论是山火、洪水、地震还是瘟疫,供销社的仓储是基层领导能够最快,最直接调用的物资,能够帮助基层人民渡过最困难的时刻。
而在商品经济时代,供销社的商用价值无疑降低了很多,但是在预防和救灾的情况下,能够被基层组织直接掌控和调度的商务机构,没有比供销社更直接的了。
当然,必须要运作得好。
我是十三哥,谢谢大家的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