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型节能生化棉(江西泰和庆江化工秘史)

远眺江西国营庆江化工厂(军工代号9355),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江西新型节能生化棉?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江西新型节能生化棉(江西泰和庆江化工秘史)

江西新型节能生化棉

远眺江西国营庆江化工厂(军工代号9355)

1.缘起

在江西中南部吉安、泰和腹地,井冈山下,泰和县苏溪镇和万安县交界处,离泰和县城三十几公里的山沟里有个代号9355的神秘军工厂,军工企业为了保密,工厂早期对外称国营庆江化肥厂,1980年以后对外称国营庆江化工厂,只有一个邮箱代号818。当地人并不知道这个掩盖在崇山峻岭、梅乌江边的工厂真正在忙碌什么,只是习惯性地都把庆江化工厂叫做818。叫的时间久了,人们只知道818,却不知9355了。

民兵之家

9355厂,和小编前几篇推文里介绍的9304江西新民机械厂、9333江西人民机械厂一样,同属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上海在江西包建的小三线军工企业。所谓的“小三线”,是相对于当时的大三线而言,三线建设都是当时为了应对特殊的国际形势,预防战争而做出的大规模国防建设调整和重新布局。

1964年6月8日,毛主席在中央常委会议上讲话要求“以各大区或省为单位,搞点军事工业,准备游击战争根据地“,认为小三线建设“可以解决一个长远的战略性的大问题”,并强调说“现在不为,后悔无及”。

于是,华东局把安徽、江西一带确立为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并指定上海各厅局协调下属企业对口支援江西小三线建设。1965年开始,上海化工局、吴泾化工厂负责包建庆江化工厂(代号9355厂),历时4年,到1969年主体建成并移交江西省国防科工办领导。

掩盖在荒草丛生中的工厂别墅区

2007年4月,工厂宣布政策性破产,2011年6月30日破产终结。江湖再无9355,泰和再无818。如今,偌大的厂区空荡荡的,建筑荒废,杂草丛生,一派萧条。这里称为当地人踏春猎奇的处所,偶尔,有从上海赶来的退休工人到此缅怀青春。

2.诞生

1965年,华东局发文组建国营庆江化工厂(军工代号9355厂),列入江西小三线建设计划,指定上海化工局下属上海市吴泾化工厂包建。总投资原定1500万元,后追加2800万元,累积投资4300万元,历时4年,到1969年主体建成并移交给江西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1966年7月,江西省基本建设第二指挥部9355厂现场指挥部成立,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和大多数三线企业一样,庆江化工厂选址远离城市,在泰和县城三十公里外的深山老林里基建施工开始了。

上海吴泾化工厂派出了由各类技术人员组成的先遣队参加现场指挥部的工作。同时,1000多名工作人员的山建大队在现场开山平基、修路,建造车间、职工宿舍(干打垒)及生活配套设施。

职工宿舍

工厂设计由五机部第五设计院、上海医工设计院、华东市政设计院联合组成的现场设计队完成,报五机部得到批复后,1966年11月,250人组成的上海市第一建筑公司108工程队进场,上海市汽车运输公司203车队也驻守白土街。

工厂子弟学校

1967年起,五机部又从145厂、245厂、375厂、475厂、845厂等266个单位抽调的大批生产骨干以及上海吴泾化工厂、老三届知青(包括以后招工的插队知青)、江西与福建两省的复员军人陆续进山,参加工厂生产线的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工厂实现连队编织,建有十五个连队。

到1969年底,进山人数达到1030人,军工生产线基本建成并具备开车条件,1970年,工厂成功地实现了“七一”联动试车,“八一”打炮的两个既定目标。

产品经国家鉴定组鉴定同意定型并投入生产,年产单基和双基药1500吨。

所谓单基药,也称为“单基发射药”或“硝化棉发射药”。是以硝化棉为惟一能量组合的无烟发射药,主要用于轻武器和中小口径火炮的发射装药。双基药就是“双基发射药”的简称。以硝化棉和硝化甘油或其他爆炸性增塑剂为基本能量成分的无烟发射药。一般用于大口径火炮和迫击炮的发射装药。

3.服务地方

9355厂投资3.25万元建设煤渣制砖厂,每月生产6万块煤砖,既提供给本厂使用,结余部分还出售给当地村民及地方企业。

建设厂电视差转台,可以接受第二和第四频道,发射六频道。不仅让厂职工告别了雪花飘飞的电视节目,而且还丰富了周边村庄的电视节目,提高了他们的收视质量。

职工医院内景

修建了工厂到泰和县城的水泥路,开通了泰和到本厂的班车,所以就有了公交牌上的终点站“818”的由来,工厂职工每季度享受一次泰和到工厂的车费补贴,在赶集日,厂车还带着职工开往马市、白土街采购物品,如果实在人数太多,工厂会发两个班次。附近村民也经常搭乘厂里的顺风车。

职工医院

9355工厂的职工医院不仅满足职工的医疗要求,而且还极大满足了地方村民的求医需求。有位网友曾经这样写自己小时候去职工医院的求医过程。

“听妈妈说,小时候我有次生病,比较严重。妈妈把我带去镇上的医院,医生折腾几天都没看好。县里的医院又隔得很远,有50多里路,当时交通不方便,我妈着急,就把我背到了818。

在我妈眼里,818是一个小城市,住着一群城里人,到哪说的都是普通话,应该可以把我的病看好。那时候818的医院,应该是职工医院吧。就在那里,我妈遇到了一位特别好的医生。

我生病需要住院,妈妈为了照顾我,留下来陪着。那位医生不仅让我妈妈免费住在医院,还给我妈送来了吃饭的粮票,让我们能吃上饭。在医生细心的照料下,我的病很快就好了。临走的时候,医生把她女儿的衣服送给我妈妈,跟我妈妈说,她女儿和我同岁,这些衣服拿上,能穿得上,还夸我长得漂亮(其实我是个男孩)”。

这件事情妈妈多次向我提及,每次提到都会说,是这位好心的医生救了我一命。我一直很希望能找到这位好心的医生,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

4.辉煌:军转民

1980年2月4日,工厂成立民品办公室,为军转民作先期准备。

工厂先行到江浙沪一带进行调研,根据工厂生产线的特点,将军品生产线前工序改为民用硝化棉的生产线,停止军品生产。9355厂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军转民的企业之一,受到国防科工委的表彰。

工厂通过不断地对技术、工艺的改造和改进,民用硝化棉的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年产1200吨到1990年提高到年产3000吨。工厂先后研制开发、生产混合酯M型微孔滤膜及聚酰胺N型微孔滤膜,经江西省医药管理局和省国防工办,在南昌由17家单位参加的微孔滤膜鉴定会,一致同意定型并进行生产。两种滤膜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生物化学等领域。1983年,工厂生产的“乐得牌”M型微孔滤膜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并被国家甘蔗糖色值检测中心定为全国甘蔗糖色值检测标准膜。

当时泰和最大的电影院

国营庆江化工厂成为九十年代初全国最大的硝化棉生产企业。主要用于涂料及油墨,产量占全国硝化棉总产量的20%,工厂进入历史上的高光时刻。工厂鼎盛时期,工人连家属有五千多人,818长就是当地自成体系的小社会,工厂建有食堂、澡堂、电影院、邮局、银行、医院、幼儿园、中小学、篮球场、职工俱乐部等等一应俱全,职工福利也非常好,厂部电影院是当时泰和最大的电影院,周边村民能以进厂当工人为最大荣耀。

5.缘灭

为了工厂生产的持续性及规模性,1984年,工厂成立横向联营办公室,在省内外进行考察冾谈、探讨搬迁方案,最后定址江西九江,并于1985年1月,由省国防工办移交九江市。

但在搬迁安置上,几经波折、反复论证、反复变更,最后一事无成。1986年12月工厂召开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与会代表提出并通过了回归江西省国防工办的决议。

荒废的宣传栏

1988年9月,江西省政府同意庆江化工厂回归省国防工办,1989年1月,江西省国防工办与九江市办妥移交手续,正式接管庆江化工厂。

2000年-2005年前后,工厂按国防工办关于企业改制的要求产品停产,车间陆续关停,企业改制人员安置分流,下岗职工保留劳动关系,发放基本生活费,不买断工龄,企业先改制再破产,人员先下岗后再买断。

2004年11月,工厂将硝化棉生产线整体租赁给四川北方硝化棉公司,工厂从此走向没落。

2005年,工厂按江西国防工办的要求对企业进行改制,并启动破产程序。

破旧不堪瓦楞间倔强的小草

2006年1月1日,企业实行政策性破产人员的安置工作,距离正式退休五年以内的人员退养,每月发放270元生活费,工厂交纳医保和社保费用。超过五年的买断工龄。工龄按每年800元计算到2005年12月31日。

2007年4月,工厂宣布政策性破产,2011年6月30日破产终结。江湖再无国营庆江化工厂,泰和再无818。

PS:感谢你的耐心阅读,更多好看内容,请关注头条号“无疆纪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