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优缺点(有意义学习与意义识记)

有意义学习与意义识记、机械学习与机械识记怎么区分?是否存在包含关系?

最近,小编的私信上收到了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意义识记与有意义学习怎么区分?意义识记包不包含机械学习?机械识记和机械学习怎么区分?如图:

比较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优缺点(有意义学习与意义识记)(1)

小编相信,各位考生在教师资格证或者教师招聘考试的备考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duck不必~~~为啥呢?因为这两对分属不同的阵营,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属于一个阵营,而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属于一个阵营,而且它们两对没有必然的联系,根据以往的真题考察规律来看,考试的时候一般也不会像大家想的那种两对混合在一起的方式去出题的,就算出题也会在题干中很明确的告诉你具体的某一个阵营的,比如以下几道例题(真题哟):


1.小学生在家长要求下一遍一遍地读自己根本不懂的古诗词,并记住了它们。这属于( )。

A.无意识记B.意义识记

C.理解识记D.机械识记

1.【答案】D。

2.小明在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时,联系之前学过的“角”的概念弄清楚三角形的意义,最后将它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保留在记忆中。这种记忆的方法属于( )。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

2.【答案】D。

3.奥苏泊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3.【答案】D。

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4.【答案】C。

怎么样,以上4道题目主要是让大家感受一下出题的方式,对于这几对的含义和区分且听小编娓娓道来~~~~哈哈~~~


一、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这一对属于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的识记这一环节,它们是记忆的范畴,只是识记的两种方式而已。根据识记的方法可以将识记分为机械识记(记忆)和意义识记(记忆)。

1.机械识记(记忆)

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抓住关键:机械识记是简单的机械重复,简单来说就是一遍一遍又一遍的死记硬背。比如说:

①我为了记住圆周率π≈3.1415926……,我一遍又一遍的不断的重复这一组数据,这种记忆方式就属于机械识记。

②我为了汇算乘法,于是我一遍又一遍的去背九九乘法口诀表,这种记忆的方式也属于机械识记。

2.意义识记(记忆)

是指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如果材料本身没有什么内在联系,被人为地赋予某种意义,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种识记也属于意义识记。

抓住关键:意义识记是理解性记忆,理解记忆材料的内在意义,就算记忆材料是无内在意义的,也可以人为的加上一些意义。比如说:

①为了记住马克思的生日是1818年5月5日,我采用“马克思一巴掌(18)一巴掌(18)打的资产阶级呜(5)呜(5)的哭”的方式进行记忆属于此列。

②为了记住“教育”和“德育”的两个概念,我通过举例子的方式理解了“教育”的概念,然后通过“德育”也是“教育”的一种的这种内在联系,推导出了“德育”的概念,从而记住了“德育”的概念。

③为了记住“躁”和“燥”这两个字,我采用“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的方法来记忆。

④我为了记住圆周率π≈3.1415926……,我采用“山巅一寺一壶酒”的方式来进行记忆。

3.二者的关系

不管是意义识记还是机械识记,都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无好坏之分的,但是它们的记忆效果一般来说,意义识记的效果比机械识记的效果要好。


二、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这一对属于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它们属于学习的范畴,仅仅是两种学习方式而已。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1.有意义学习

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非字面)、有意义(非人为或内在的)的联系。

抓住关键:有意义学习是一种新旧知识之间取得联系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实质或者内在的联系,并不是字面上或者人为施加的联系。

2.机械学习

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

抓住关键:机械学习是一种新旧知识之间没有取得实质或者内在的联系的学习方式,可能是字面上或者人为施加的联系,也可能根本就没有联系。

针对上述的概念,同学们会发现,小编没有给大家举例子,别慌,我们接下来采用对比示例的方式给大家讲一讲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例子,请跟着小编的思路走~~~

比如:

①一个居住在大城市的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能够熟练地背诵《石灰吟》这首诗。有一天,她爸爸听她背诵这首诗后随口问她一个问题:“是什么‘千锤万凿出深山’"?小学生很干脆地回答:“人!”她爸爸很惊诧,接着问:“那什么‘烈火焚烧若等闲’呢”?小学生回答还是:“人!”她爸爸接着问:“那‘粉身碎骨浑不怕’是什么意思”?小学生回答:“把人烧成了骨灰他也不害怕”!爸爸彻底无语。在这个真实的事件中,小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能熟练地背诵《石灰吟》这首诗,却根本不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这就是“人为的联系”或“字面的联系”;由于她从未见过石灰,也不知道生产石灰需要采石、焚烧等工序,也就是她的认知结构中缺乏关于石灰的经验和知识,这样她对于《石灰吟》这首诗,只能建立起“非实质性的联系”。

所以上述案例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属于机械学习。

②前文中所提到的为了记住马克思的生日是1818年5月5日,我采用“马克思一巴掌(18)一巴掌(18)打的资产阶级呜(5)呜(5)的哭”的方式进行记忆。

这种方式拿到学习这个阵营中只能属于机械学习,而不能算有意义学习,因为新旧知识之间虽然取得了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字面上的、是人为的。

③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了4 4 4 4 4=20,然后在学习乘法的时候,学生学习到4×5=20的时候,能够和之前学习的“五个四之和是20”之间建立起联系。

上述案例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一种有意义学习,因为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了本质上的、非人为或者非字面上的有意义的一种联系。

好了,例子就给大家举到这个地方了,同学们也要知道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之间的联系,具体看下面小编给大家的结论:

3.二者的联系

同样,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各有自身的优缺点,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但是从学习结果上来看一般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效果要优于机械学习的学习效果。


三、意义识记与有意义学习、机械识记与机械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开篇之初,有同学就问了这个问题,我们结合前文的论述可知:

①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都属于记忆的范畴,是两种识记的方式;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都属于学习的范畴,是两种学习方式;学习的范畴比记忆的范畴要大,在学习过程中会用到记忆这一过程。

②这两对分属不同阵营,没有必然的联系,在研究中鲜有心理学家会把二者混为一谈。

③如果真要联系起来的话,只能说这两对是交叉关系:有意义学习中一般会用到的记忆方式是意义识记,但是机械学习中可能会用意义识记,也可能会用机械识记的方式进行记忆。


四、敲黑板!划重点!明考点!讲技巧!

1.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记忆的范畴,强调是否理解或者赋予材料意义。

①意义识记→理解性记忆,或者人为赋予记忆材料意义。

②机械识记→简单机械重复,死记硬背,不理解材料或者赋予意义。

2.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学习的范畴,强调新旧知识之间是否建立起本质或者实质的联系。

①有意义学习→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了本质的或者实质的联系。

②机械学习→新旧知识之间没有建立起本质的或者实质的联系。

3.两对的联系→有意义学习中一般会用到的记忆方式是意义识记,但是机械学习中可能会用意义识记,也可能会用机械识记的方式进行记忆。


五、做习题,巩固知识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前文所述知识内容,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几道练习题,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1.为了记住马克思的生日是1818年5月5日,小明采用“马克思一巴掌(18)一巴掌(18)打的资产阶级呜(5)呜(5)的哭”的方式进行记忆,这种记忆方式是( )。

A.意义识记B.机械识记

C.有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1.【答案】A。解析:这种记忆方式是→意义识记。

2.为了更好的学习到马克思的生日是1818年5月5日,小明采用“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的资产阶级呜呜的哭”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是( )。

A.意义识记B.机械识记

C.有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2.【答案】D。解析:这种学习是→学习方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的→机械学习。

3.为了能够教给学生“德育”的概念,陈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德育”也是“教育”的一种,推导出了“德育”的概念,从而学到了“德育”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

A.意义识记B.机械识记

C.有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3.【答案】C。解析:这种学习是→学习方式→“德育”实质上就属于“教育”→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的联系→有意义学习。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旨在交流教师招聘考试或者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疑难杂症,希望备考的同学们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同时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遇到难点或者难以辨析的点,可以通过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留言的方式告诉小编,小编会及时回复你的留言,并在第二天或者当天以你提出的问题给大家更新新的文章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