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也许你没听说过什么 铁道兵频道京原线
老兵重走京原线,昔日硝烟如昨天
原创:张涛
✧
前言:当我看到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及听到老战友们的叙述,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在心底升起。促使我把它记录和书写下来,留给我们这些曾在京原线战斗多年老兵的一个慰藉吧!从心底感觉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义务和职责。真诚感谢参与重走京原线的三位山东老兵朱同国、颜刚和王世民,感谢五一零老战友群河南老兵齐庆恩、山东老兵李洪亮、黑龙江老兵李学忠、湖北战友丁致安及所有老战友提供照片和支持。这篇游记共计十集,从西出京城越河北、跨山西一直到达其终点——山西原平。由于编辑水平有限,采用的资料和照片由于年代久远,可能会有部分失真。因此诚挚恳请熟知历史的老战友给予指正!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在此向所有参与京原铁路建设的所有老战友致敬!
大型游记《重走京原线》封面图片
序
应张涛战友之邀,为“重走京原线”游记作序。我心里感到十分欣慰。我欣然命笔,打开锈迹斑斑的脑洞,提起多年闲置的秃笔。然,思绪万千,心潮澎湃,不知从何下笔。
离开京原已经四十多年了。那熟悉的山山水水,那摇曳多情的一草一木时时萦绕脑际。“重走京原线”的游记无疑是对京原战斗历程最好的回忆和记录。“重”真实再现了当年铁道兵战友们抛洒血汗奋战京原的战斗历程和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倾注了编者大量的心血, 读来令人感人至深。从中似乎感受到昔日的硝烟,似乎听到早已远去军号的熟悉余音。
我和五一零部队的几位战友重走的脚步,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难忘的青春岁月和无悔的军旅生涯。回到了奋战京原的日日夜夜,那高耸的漫水河大桥,那十渡蝙蝠山的秀美风光,紫荆关下险峻的山峰,涞源老区人们的热情,如沉醉的画面尽情浮现在眼前,令人陶醉。
山有情,水有意,一步一回首,要走还想留!再见了太行,再见了京原!
我们还会再来的。“游记”重新燃起了我再走京原的欲望。在行动自如的时候相约战友们再走京原。回忆曾经美好的青春,回忆难忘美好的时光!篇幅所限,寥寥数语是为序。
朱同国2016年5月于山东淄博
✧
游记一:重返漫水河大桥
四十余年旧地游,
火热青春浮心头,
老泪洒在营房前,
军号依稀难忘否。
2013 年六月,和谐的春风轻轻的拂着人们的脸庞。六月的北京处处洋溢着醉人的青春气息。石景山向西望去是连绵不断的太行山脉。座座山脉如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似乎在欢迎那些来自远方的客人。
几位年过花甲却精神健硕的老人来到这京原铁路沿线。他们要重走京原线。这几位来自远方的游客就是当年为加强国防精神而在这从北京始发,贯穿河北直至山西原平的京原铁路战斗数年的原铁道部五一零部队的退伍老兵。
几十年后旧地重游,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一切是那切是那样的熟悉却处处透露着陌生。他们的第一站当然就是曾经驻扎了近十年的军营。著名的京原线西去的第一大桥---漫水河大桥。桥下曾经就是驻扎了近十年的部队驻地——五一零部队的营房。
漫水河大桥桥下的军营已作为漫水河的村委所在地。它依然散发着当年的整洁和庄重。站在村委的大门外,看着里面的一切,耳边似乎又听到那早已远去的军号声。院里的人群涌动,让我们似乎又看到集合列队的年轻战士们。早操整齐的口号声似乎还在空气里回荡。啊,这一切都是遥远的梦境了。
漫水河大桥,北京西行第一隧道---北车营隧道南行的出口既是。列车呼啸着从隧道驶出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大桥。列车驶过发出的震动震耳欲聋。桥下的房屋都随之抖动。
当年我们就是在这轰鸣声中进入梦乡,又在这轰鸣声中起床早操。这大桥的轰鸣声就是我们的催眠曲。漫水河大桥的轰鸣声伴我们度过军营的无数夜晚。
望着那壮观的大桥,几位老兵奋力登上漫水河大桥。极目远望,从北车营隧道驶出的列车排山倒海般沿着大桥向桥南的南观车站驶去。望着这在梦里无数闪现的大桥心里如涨潮的海水奔腾不息。漫水河大桥,我们梦魂萦绕的地方。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和曾经火热的理想都随着列车的飞驰而向那遥远的未知而飞去了。车轮滚滚留下的是无尽的联想和难以割舍的追忆。
几位老兵奋力登上了大桥,站在雄伟的大桥桥头。极目向桥的远方望去。其中的朱同国感慨的说:那年大桥尚未铺设桥面,我感叹大桥的雄伟,迫不及待的在没有桥面的桥头留下了一张难忘的青春照。当几位老兵站在当年留下青春照的桥头向桥的远方望去。心底泛起阵阵波澜。漫水河大桥,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深深记载了那个时代为此所付出的军人荣耀和气贯长虹的奉献精神。
远远望去,桥的那端曾经是铁道兵十六团的桥头哨所。当年十六团年轻的战士张阿小在执行任务时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和热血洒在漫水河大桥的桥上。它用生命谱写了一曲人民子弟兵的壮丽颂歌。它用鲜血染红了漫水河大桥。 漫水河大桥,我们心底的记忆,漫水河大桥,我们心中永恒的丰碑。
✧
游记二 :京西明珠----再赴十渡
山峰依然是那样险,
河水依然是那样弯,
四十年后再赴十渡,
山变水变记忆依然。
告别了漫水河大桥,几位老兵满怀深情的向漫水河大桥,向曾经的军营致以庄严的军礼。带着无尽的感慨走南观站,过良各庄站,’向太行山腹地走去。
从良各庄出发到十渡已逐步进入太行山深处。沿途超过千米的隧道就多达七座,特别是云居寺至三合庄的横岭隧道更是长度超过三千米。列车是出了隧道就上大桥。沿途的惊险让人惊叹不已。
十渡,一个神奇并极具魅力的京西著名景区。蜿蜒的拒马河以它永恒的冲刷力无情的切割着太行山。将它无尽的魅力留于世人。九曲十弯的壮美就这样创造了今天的十渡河口。湛清的拒马河水在险峻的如刀切般的山崖下懒散而又悠闲地静静流淌。它无惧山峰险峻,义无反顾地流向它的母亲---大清河。
当我们再次来到十渡的拒马河边。眼前的一切竟和尚存的记忆截然不同。拒马河边已是来自祖国五湖四海游人们休闲度假的娱乐天堂。游人的欢悦伴随着孩子的嬉笑在河边久久回荡。
我们怎能忘记这当年平坦的河滩曾是部队的训练场地。河对面那直立的峭壁是我们天然的射击靶场。平坦的河滩传来的是战士们操练的呐喊和嘹亮的歌声。
面对喧嚣的旅游景区,老兵们无不为十渡的巨变而由衷感到欣慰。十渡的今天充分体现了当年铁道兵无私奉献的真正价值。京原线的胜利开通让大山深处的十渡和世界的距离由遥远成为近在咫尺。
几位老兵在车站上漫步,他们在寻找那已远去的记忆。猛然间,迎面走来几个外国游客。我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我们却从他们的手势和眼神的流露中捕捉到了外国游人的心声。那就是为十渡的美,为十渡的奇,为十渡的险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今天十渡的京西第一大自然生态景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都将为我们铁道兵为之拼搏而铺设的京原铁路而点赞。
几位老兵从内心发出由衷的感慨。回忆四十多年前,我们年轻的铁道兵战士在这大山深处迎严寒,战酷暑,把青春毫无怨言的奉献给这座神奇的大山。年轻的战士们把美好的青春和一腔热血都奉献给祖国的三线建设。当年的年轻战士又有谁能想到十渡今天的巨大变化。如今十渡车站的繁忙已不是当年冷清的十渡小站。
拒马河水已不是当年那样的沉寂。河岸边陡峭的悬崖已不是当年那样的默默无闻。十渡在变,拒马河水在变,这里的人们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们在变。可唯一不变的是当年铁道兵战士的情结。是心底对那血与火的战斗记忆不会变。再见了,我们魂梦萦绕的十渡,还有那尚存心底的记忆。
✧
游记之三:蝙蝠山---大自然的博物馆
轻叩大自然的神奇,
唤醒大山里的梦起,
铁道兵洪流的冲击,
尽显那神秘的奇迹。
蜿蜒的拒马河水造就了神奇的十渡美景。几位老兵告别了十渡车站,他们沿京原线向远方走去。出了十渡站的京原线如害羞的少女把自己的面纱屡屡掩藏在大山的深处。隧道桥梁把这条钢铁大动脉托在半空。在上面行走犹如云中散步,处处透露着险峻和奇特。
展现在几位老兵面前的是即熟悉又陌生的大自然博物馆。远远望去,险峻的龙山北端通过京原铁路的大桥与虎山相连。山势陡然而下,与轻抚脚下的拒马河水深情的接吻。山的两侧均是刀切般的悬崖,此情此景令人思索,令人陶醉。
海拔最高的蝙蝠山张开它宽大的翅膀,似乎在欢迎当年曾打破它沉睡千年梦境,而来自远方的客人。蝙蝠山和世人都不会忘记是铁道兵洪流的冲刷,大山深处各种机械的轰鸣,更多的是铁道兵战士青春力量的充分展示。彻底揭开了蝙蝠山神秘的面纱。
如今的蝙蝠山已成为京西著名景区之一。沿十渡车站下行而来,京原铁路从这个隧道冲出,跨越连接两座隧道的桥梁,以雷霆万钧之势又驶入另一座隧道。车头进入了前面的隧道,车身还在桥梁上,可车尾还在后面的隧道里。车窗的忽明忽暗在告诉游客们,列车正行驶在桥隧相连的大山深处。
今天的蝙蝠山以它特有的魅力在迎接来自各地的游客。春暖花开的季节,蝙蝠山用它似乎温柔的一面在向游客们娓娓道来。它在讲述曾经古老的过去,充满魅力的今天,展望更加辉煌的明天。可是又有多少人会想到,当年这交通闭塞的封闭大山常年与世隔绝。为了叩开它神秘的面纱,英雄的铁道兵战士流出多少辛勤的汗水,奉献了多少年轻战士的青春和生命。
大战蝙蝠山战役,是铁道兵官兵用自己的青春为后人书写的光辉史册。是铁道兵官兵用汗水和鲜血在三线国防建设中刻下的永恒丰碑。蝙蝠山不会忘记曾经的铁道兵,这里的人们不会忘记铺设了京原线的铁道兵战士。是这条钢铁巨龙让他们走出这与世隔绝的大山。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了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当年就是这首铁道兵战歌伴随着一支又一支队伍的开进,打响了大战蝙蝠山的战役。岁月沧桑,几位老兵面对当年血汗谱写的记忆无不为之动容。抬头望去,险峻的大山就在眼前,他们仍然记得,站在那大山之顶,俯瞰京原铁路,只见京原线如一条巨龙钻山跨桥,义无反顾的驶向前方。其势是那样势不可挡。蒸汽机车巨大的轰鸣和它喷出的浓烟在隧道口翻滚着涌出。在这大山的深处久久回荡,让人无不感到荡气回肠。
望着久违的大山,几位老兵只好望而却步了。他们在感叹,当年曾奋力攀登的大山如今只能 “望山兴叹”了。今天,那样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只能在记忆里去搜索了。如今行驶在京原线上的机车已很难看到浓烟滚滚的蒸汽机车了。动力更加强大的内燃机车在大山深处蜿蜒行驶,留下的是另一道更加靓丽的风景线。
蝙蝠山,四十多年前曾经的光辉历史,将是今天永恒的记忆。
✧
游记之四:野三坡的风光
雄踞太行燕山间,
过往游客皆称险,
刀切山崖耸河边,
峻山碧水赏怪泉。
平峪---深藏大山深处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三股道线小站。却让老兵们兴奋不已。沿平峪站向北走去,当年是一座部队的二七八战备医院。医院的后面大山里竟有一处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这就是上方山云水洞。这是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名胜古迹,和著名的野三坡隔山相望,组成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野三坡以它‘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化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
上庄站---当年是那么不起眼的小站。可当老兵们来到它的面前,却让这几位在这里执行战备施工数月的经历者却不知此为何处了。记忆里,京原铁路经过平峪的下一站就是上庄车站,过上庄就是京西最后一站 --- 福山口车站。过福山口则进入河北省界第一站---白涧车站。可在记忆的列车运行图里竟然不见上庄车站。如今夹在两站之间的竟是从不知晓的野三坡车站。
带着疑问询问了车站工作人员,听到解答后,让老兵们是倍感欣慰。原来随着京原铁路的开通,交通有了极大的变化。以前是出行异常艰难,野山坡只能隐藏在大山深处自我感叹。
八十年代当地政府积极利用这宝贵的地理资源和当年抗日战争保存的历史遗产,发掘和开发了野三坡旅游胜地和抗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更好的宣扬野三坡的历史与旅游知名度,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将上庄车站更名为野三坡车站。
京原线出野山坡站,伴随着拒马河穿山跨桥一路向北,画了一个很大的半圆掉头南下,又继续北上,两跨拒马河再次南下,仍然在拒马河东岸再次北上,又一次两跨拒马河。在著名的百里峡稍作休整一路西行,穿越京冀省界,义无反顾的穿越太行在河北大地行驶。京原线牵手拒马河如一对情侣在野山坡与百里峡之间画了一个大大的三曲二弯, 将野山坡与百里峡之间的美景紧紧拥抱在京原线与拒马河的怀抱里,画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绝佳旅游景区。
百里峡的天桥让人赞叹不已,百里峡大峡谷无愧天下第一峡的美誉。峡谷内奇峰如林,两岸山崖如刀切一般。奇石兀立,美不胜数。恰如浓墨重彩的百里画廊。
京原线牵手拒马河在野山坡环绕驰骋,河的两岸山势陡峭,奇峰林立。拒马河水在左转右弯的峡谷间懒散的静静流淌,清澈的河水倒映着两岸的奇峰峻崖,似乎将外界的一切都抛之脑后。不时横跨拒马河的京原铁路轰鸣的机车打破拒马河水的沉寂,在河水中倒映出一幅别样的风景。身在其中的游人们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所赐予的恩典。这里的一切,勾勒出最美的人间美景。
野山坡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几位老兵在赞叹之余。更深深体会到,当年铁道兵战士的付出换来了人们今天的美好。想当年是铁道兵打破数百年大山的沉寂,在这似乎与世隔绝、没有任何道路的深山,用铁道兵战士的青春和热血架起这雄伟的钢铁大道。这里的每座山,每道崖无不篆刻着铁道兵战士的身影。清澈的拒马河水流淌着无数钢铁战士的青春汗水。几位老兵举目远望,那险峻的奇峰似乎是铁道兵永恒的丰碑,那流淌的河水似乎深情的把铁道兵曾经的丰功伟绩传送到远方。此情此景让老兵们更加缅怀当年铁四师、铁十四师及所有参加京原铁路建设的战友们所付出的生命和鲜血的代价。人们没有忘记他们,野山坡没有忘记他们,这里的一切没有忘记他们。在这里行走,处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随时都能触摸到他们留下的遗迹。
野山坡,如今的著名旅游胜地。野山坡就是曾为之献出生命无数革命先烈的丰碑。野山坡,他就是铁道兵战士建设京原线而付出鲜血和汗水永恒的历史记载。
✧
游记之五 :紫荆关前的思绪
紫荆关前忆当年,
难忘四十五年前,
军旗卷过古长城,
铁军开通京原线。
紫荆关是内长城的重要关口。是华北跨越太行山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紫荆关的地势险要,依山靠河、山峰险峻、真可谓是古建筑于自然风光的经典之作。
京原线沿拒马河蜿蜒西行,无数次接吻拒马河。京原线如恋人离别屡屡与其情侣拒马河分分合合。一路上逢河跨桥,遇山过隧。在巍峨太行山中雕刻了一道雄伟壮观的史诗般画卷。紫荆关则是京原线钢铁洪流中又一颗闪亮的明珠。
现在的紫荆关车站
站在山顶看到的紫荆关
紫荆关车站---当年曾驻扎在这里的老兵来了。老兵们看站前,我们曾用帐篷作为营房的空地早已没了任何踪迹。取而代之的是热闹的站前广场。几十年前曾清一色军人而少见民众的紫荆关车站前,如今到处是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的人群。人们的脸上是热情洋溢的笑容,这是充满对新生活乐观向上的幸福人群。变了,一切都变了,一切都大变了。京原线为人们架起了通向美好明天的幸福之路。
进入紫荆关,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古长城。我们停留在拱门楼前,古人刻写的“河山带砺”和“紫荆关”尚还依稀可见。登高远望,古长城蜿蜒于太行山脉的起落峰顶,而京原线犹如古长城的卫士,紧密依偎于古长城的丛山峻岭中,携手其情侣---拒马河结伴而行。用闪亮的钢铁大道为沧桑古老的古长城点缀出一幅无比壮美的画卷。几位老兵异常激动,相互握着手,情不自禁地说“紫荆关”我们回来了。
修缮后的紫荆关长城,
古老的紫荆关长城
记得铁十四师医院就在镇里不远处。当年我们正当青春年华的战士每到星期天,有病无病都愿意到师医院转转。因为那些青春靓丽的女护士,是我们这些长年奋战在大山深处的铁道兵战士心底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几位老兵饶有兴致地登上古城楼,远远望去,只见山峰耸立,奇峰叠嶂。拒马河水静静地流淌,横跨拒马河的大桥尽收眼底。京原线---铁道兵战士的骄傲就在古老的紫荆关脚下,数次横跨如情侣般的拒马河,最终告别拒马河,穿越太行山义无反顾的一路向西驶去。
紫荆关下的烈士陵园
游客在瞻仰紫荆关烈士陵园
几位老兵稍作休息,就前往他们心底最大的牵挂----紫荆关烈士陵园,这是他们此行最大的目的地。带着对战友的怀念和哀思。几位老兵祭奠了曾经的战友,带着无尽的思绪告别了烈士陵园。
紫荆关,古老的长城。它不仅仅书写了历史。更见证了曾经的铁道兵,为国防建设而谱写出光辉壮丽的现代史诗。紫荆关,人们不会忘记你!铁道兵,祖国和人们更不会忘记你!京原线,记入史册的壮丽画卷。
✧
游记六: 烽火涞源城
当年抗日枪声响,
尖刀直插敌心脏,
革命老区涞源城,
京原再谱新篇章。
涞源---一个深藏太行深处的县城。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个令敌人胆寒的地方。人们耳闻目睹的“敌后武工队”和“平原游击队”。这些战争故事里的英雄人物大多数都是从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出发到敌占区,而演绎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光荣史诗。留给今天数不胜数的革命历史遗产,人们不会忘记涞源的光荣历史,更不会忘记长眠在涞源的众多革命先烈。
几位老兵专程来到了涞源,因为这里有他们太多的记忆和思绪。七十年代初期,为给驻扎在山西的部队运送给养,曾多次驾车途径涞源。那时的涞源县城是那样的贫困,中午在县城休息吃饭,走遍县城竟找不到一家可以吃到米饭和馒头的饭店。少得可怜的几个小饭店唯一的主食就是玉米面发糕,菜品不过是海带一类的菜,新鲜蔬菜是相当难得的奢求。
今天,几位老兵再次来到涞源。一出车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繁华的站前广场。广场上人流涌动,各种商品丰富多彩,人们的脸上流露的是满足和幸福。顺站前大街望去,高楼商厦比比皆是。和曾经记忆的涞源可真是天壤之别。
涞源---一个静静深藏太行深处的小城。距涞源县城西南十五公里著名的白石山,白石山山体雄壮秀美,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白石山处处体现雄、奇、险的山岳景观,是华北平原西北著名的山石自然风景区。
京原铁路横穿涞源县城。这条钢铁大道一路从京城驶出,数次跨越伴其西行的不舍情侣——拒马河,穿过险峻的绵绵太行山脉,在连接大山隧道如彩虹般的大桥上飞过。告别拒马河,驶出北京疆界,以雷霆万钧之势进入河北大地。涞源揭开几百年遮掩的面纱,如少女般用嫣然一笑将京原铁路揽入怀中。
从涞源县城向东南方向既是闻名的狼牙山。回想当年我们铁道兵在此施工,战友们多么想到距涞源一百多公里的狼牙山去瞻仰五壮士的遗迹。可由于交通的极不便利,始终未能成行。四十余年的遗憾今天终于实现了。狼牙山,老兵们来了。
站前广场上众多的出租车,招手即走。更让人高兴的是专业的狼牙山一日游,让你没有任何不便之处。当天往返,即节省了时间,又少了诸多麻烦。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
五壮士英勇战斗过的棋盘峰
狼牙山,孩童时期存在心底的记忆。五壮士的英名伴随着孩子们长大。今天,年过花甲的老兵终于圆了多年的梦。人们没有忘记英雄,狼牙山如今已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人们在这里缅怀英雄。振兴中华。此情此景,让人荡气回肠。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终于在今天,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先烈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涞源站,京原线上河北境内唯一的县级车站既有它光荣的革命历史,也有它灿烂光辉的今天。京原线即将驶离河北进入山西。巍巍太行挡不住京原线的一往无前。涞源站,留给老兵们的是骄傲和对当年奋战京原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
游记七: 跨越驿马岭
铁十四师指战员,
驿马岭下战数年,
血泪浇铸军功章,
京原线上英名传。
驿马岭,跨越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地质结构复杂,崇山峻岭中沟壑交错,地下暗河纵横,实乃筑路施工一大险要之处。但在英勇的铁十四师广大指战员面前,没有过不去的山,没有跨不过去的河。数年苦战,许多年轻战士的鲜血和汗水都挥洒在这曾经荒凉的深山里、更让我们难以忘怀的还有我们年轻战友的生命就长眠在驿马岭的山里。驿马岭隧道不单单是京原铁路最长的隧道,更是为铁道兵十四师所刻下的永恒丰碑。
驿马岭岭头标志
驿马岭隧道口
几位重走京原线的老兵们为了重温驿马岭曾经的辉煌,而选择在河北境内最后一个车站---艾河做以短暂停留。我们就是要在有生之年再到驿马岭看看。去几十年来让我们难以割舍、令我们始终魂牵梦绕的驿马岭,感怀当年洒下铁道兵血汗的记忆之地。
驿马岭隧道西灵丘出口
四十多年过去了,驿马岭的风采依然。如今隧道口已由武警部队来执行警戒任务。看到这些年轻的战士,老兵们感慨万分。当年多少和这些武警战士一样的年轻铁道兵战士为了国防,为了三线建设,无私无畏把他们年轻的青春、甚至生命都献给这座著名的驿马岭隧道。隧道的打通创造了七十年代我们国内隧道长度的第一名。就是在今天依然是国内著名隧道长度的前列。站在隧道口向隧道的那端望去,七千余米长的隧道那端隐隐可见鸡蛋大小的亮点,真可谓创造了那个年代的工程奇迹。
驿马岭,当年十四师指战员开进时是一个荒凉之地,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记得在距隧道口不远的地方,曾和十四师一位施工连队刚走出隧道口的老兵闲聊,他是一位来自平原地区的老兵。据他说,他今年将要退伍回家了。他望着即将打通的隧道感慨的说:“入伍几年,当新兵时来到了驿马岭,如今就要退伍了,我还是在这驿马岭。当兵几年,我尚不知山外的景象如何?唯一的遗憾是在部队数年看到的是每天的流血流汗,艰苦施工,最后退伍临走还没有看到隧道的开通。”当这位老兵看到我们身穿崭新的军装,佩戴鲜红的领章和帽徽,眼中流露出极其羡慕的目光。深情的对我们说:“几年的军旅,我们身穿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土黄色的施工服,难得有真正穿军装的日子,只有出早操和集合开会时,我们才异常珍惜的穿上这身属于我们的绿军装!”这位老兵的话让我们感慨万分,望着老兵身着布满灰尘的施工服,黑里透红的脸上散布着隐约可见的细细纹路,手掌满是坚硬的老茧。从中可以想象施工连队战士们付出的巨大辛苦和牺牲。正是这些极普通的铁道兵战士,用他们无悔的青春为祖国三线建设铺设了一往无前的钢铁大道,为闭塞的深山、为众多的民众开通了一条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几十年后的今天,几位老兵重返驿马岭。站在隧道口,望着距隧道口不远的地方,不由回想起那位老兵退伍前的一席话。当时同样年轻的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体会到退伍老兵内心的感慨,如今回想起来,如同昨日一样,在耳边仍然是那样的清晰。老兵的那番话,虽然已久远,但今天认真的回味却深深的震撼了我们,让我们的内心泛起巨大的波澜。我们不知这位老兵今在何方?他是否回看过这他为之奉献几年青春的驿马岭。京原线的开通在当年保证了国防建设,为国家的战略部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祖国不会忘记那些为京原线做出巨大贡献的铁道兵战士。
守桥的战士们在尽他们应尽的职责,他们阻止了几位老兵们想进入洞内看看的愿望。虽然我们没能如所愿,但我们已经站在驿马岭隧道的洞外,已经近距离的接触了驿马岭隧道,心灵里已触摸到了驿马岭隧道的脉搏。这就足以慰藉了老兵们的心愿。
驿马岭隧道西出口灵丘站
几位老兵站在艾河车站,望着京原线在脚下向西延伸。越过驿马岭就是进入山西第一县城---灵丘站了。思绪在渐行渐远的记忆中慢慢打开它的记忆闸门。记得那是73年元旦,电缆连已完成河北段的电缆铺设,即将穿越驿马岭向灵丘站铺设。同行的朱同国曾在元旦的清晨,写下一首:
“如梦令”词一首《剑指灵丘》,词的大概意思还记忆犹新:
涞水易县涞源,
深山峡谷奋战,
目标向何方,
剑指灵丘车站。
奋战奋战,
埋设战备电缆。
老朱笑着回忆道,当时河北段完成,部队稍作休整,下一目标就是山西的灵丘站了。因此写了这个玩意,闹着玩的,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
一列火车从隧道里隆隆驶出,这是新型的内燃机车。在那云烟缭绕的太行山里,诸多的隧道桥梁如同穿云驾雾般把这巨大的列车从山的这边输送到那边,画出了无比壮美的京原美景。谁能想到在河北的艾河小站只用十几分钟就到了山西的那边。驿马岭隧道,是你让巍峨的太行山低下高傲的头,谦卑地为京原线的机车让行。驿马岭隧道,是铁十四师在京原线上最耀眼的明珠之一。驿马岭隧道,天堑变通途。载入我国铁路建设的光辉一页。
✧
游记八 :放眼平型关
进入山西第一关,
历来兵家皆称险,
放眼平型关前看,
英勇史册载京原。
京原线自京西出发,数次跨越拒马河。在京冀大地的太行山中牵手拒马河,相偎相依,一路前行。更令人感叹的是:京原线沿着古长城一路向西,势不可挡奔向秀美的山西大地。一路飞驰,将古长城的著名关隘紫荆港、平型关分别深情揽入怀中,高唱古老而又壮观的战歌,谱写出铁道兵修建京原线的永恒史诗!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险要关口。它是华北地区进入山西的重要通道。是通往大同及太原的咽喉要道。它自驿马岭西出进入山西境内,山峰重叠,道路崎岖。北望恒山,南连五台山,互成犄角。构成太原的天然屏障。古老的平型关自古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正因为有了平型关这个古长城的重要关口。特别是1937年一场伟大战役的大捷使平型关的名声一夜之间享誉国内外。京原铁路在穿过驿马岭,越过山西与河北交界的第一县---灵丘车站后,巨大的机车在此做一短暂停留。这就是京原铁路上一个四等小站---平型关车站。
几位老兵故地重游,就是为了再一次近距离再访平型关。寻找那难以割舍的情结。七十年代初,几位老兵曾在平型关车站为站内通信信号的开通驻扎了几个月。他们曾相约到平型关大战的遗址----关沟和乔沟曾经的战场数次零距离的接触。
可那时的战场遗址让人很难想象,十几里长的山沟里除了沟两旁陡峭的山崖。没有任何让人感到有什么异样的地方。就是这看着普通的山沟,很难让人想到,这里竟在几十年前发生了那么激烈的战斗。带着诸多的不解和疑问随着站内任务的完成,我们离开了平型关。直至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才旧地重游,来到了久违的平型关。
今天战场遗址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修缮。远远就看到气势雄伟的遗址纪念碑。让人的心潮在一刹那间顿时沸腾起来。几位老兵凝视着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浇铸的纪念碑。思绪回到当年血与火的战场。远处火车的轰鸣似乎如当年激烈的枪炮声再一次在耳边回响。
平型关站,一个四等小站。在京原铁路数百公里的线路上显得是那么娇小。当年的车站在老兵们的印象里仍然是那么清晰,三股道线,几间站房就是平型关车站了。
它的周围没有任何所谓的商店。战士们如需要一些日用品都要到几里外的白崖村去。部队的给养都是从几百公里外的营房运来。艰苦的生活环境让我们难以忘怀,记忆犹新。可当我们四十年后重返这仍然尚不起眼的小站时。它的周边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小的站前,饭店.商店.旅店样样俱全。
随着平型关旅游胜地的大开发,慕名而来的游人越来越多,已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我们更深的感受到,当年的艰苦付出换来的是今天的繁荣。站在平型关前,望着京原铁路巨大的内燃机车,以排山倒海之势穿越河北、山西的分水岭---驿马岭隧道。义无反顾的在晋东北大地向着前方的目标驶去。它带给山西大地的是来自京城的问候,为山西人们带去曾经的铁道兵战士那难以割舍的战斗经历、带去铁兵战士对京原线难以忘怀的情结、把当年铁道兵奋战京原线的光辉历程一路洒向山西大地。平型关不单是抗日战争历史教育基地。也是铁道兵修建京原线所留下的历史写照。
✧
游记九:秀美的山西风光
铁流穿过驿马岭,
尽享山西一路情,
俊山秀水惹人醉,
无限风光在险峰。
京原线跨越连接河北与山西的驿马岭隧道呼啸着驶入山西大地。美丽而极具传奇的山西大地以它特有的魅力迎接着来自北京的钢铁大动脉---京原铁路。从河北驶出越过驿马岭就进入了山西,太行山的西坡,山势逐步平缓,已经显现出略带土黄色的黄土高原的另一景色。但是凭空远望,只见远远的北方,著名的恒山是那样的险峻,南面则是挺拔的五台山。恒山和五台山如神一般护卫着京原铁路,似乎在为京原线保驾护航。京原铁路,以她特有的魅力穿过驿马岭后,不再穿山跨桥,而是在黄土高原上一泻千里向着她心里的既定目标疾驶。曾记否:风沙滚滚的黄土高原毫不吝啬的把它特有的风沙送给当年修建京原铁路的铁道兵战士。我们仍然记忆犹新,当年的这里,每天清晨起床,战士们的被上都铺上厚厚的黄沙,吃饭的碗里最贴近你的就是细沙。老兵们怎能忘记当年的一切一切!
灵丘站,作为山西连接河北的第一县,敞开她的博大的胸怀欢迎这曾经的建设者。灵丘留给老兵们太多的记忆,七十年代的山西,曾是那样的贫瘠。
当时流传在战士们的顺口溜真实再现了晋东北地区的封闭和落后。因年代久远只记住其中的寥寥几句,如“羊骨头作烟袋,花背心人人爱,姑娘头上缠麻辫。大花被,毛驴盖,姑娘出嫁陪棺材,老太太翻墙比猴快。”等等。老兵们的记忆也只能如此了。
看到今天京原线上的车站和记忆里的原车站可真是天壤之别。正是京原线的开通为曾经贫穷落后的晋东北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当年略显寒酸的小站随着美丽山西的变化而多数重建为颇为现代的车站。以往的小站则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成了尘封的记忆。
今天装饰一新的灵丘火车站
沿着京原线西行,过了大营,金山铺。一路隧道桥梁的京原线竟然是行驶在难得一见的平原之地。看风光无限新建的五台山车站已把当年只有几座小平房的砂河小站送进了记忆的博物馆。站前黄土空地上曾经由几座帐篷搭建的临时营房,已让豪华的宾馆送进永久尘封的记忆。
在繁峙,几位老兵竟意外的游览了繁峙湿地公园,在这风沙多于晴朗的黄土高坡可真是难得呀。随着铁路的西行,笔直的公路如情侣般依偎着京原线一路西行。内燃机车的轰鸣伴随着公路上大小汽车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如交响乐般奏出时代的优美篇章。
此情此景不由让人心旷神怡。大自然的秀美风光让人如临画廊,看不够的湿地美景,观不尽的奇特黄土风光。晋东北大地的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醉人的汾酒奇香,让人深深沉醉在这风光无限的晋东北大地。
秀美的山西晋东北以它特有的魅力欢迎这些曾经为之流血流汗而奉献青春的铁道兵战士。晋东北用它最淳朴厚重奇特的自然风光欢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游人们。山西欢迎你,晋东北欢迎你。
✧
游记之十:泪洒大营车站,瞻仰烈士陵园
曾经火热的集体,
沉积心底的记忆,
渐行渐远的身影,
难以割舍的情谊。
京原线---承载着数万曾经铁道兵指战员的血汗记忆,已深深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但那曾经血与火的经历怎能在这些铁道兵战士的记忆中被遗忘。
几位老兵在重走京原线前特意走访了建设京原线初期即投身其中的老兵们。老兵们在这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念念不忘那久远的经历。特别是河南籍68年老兵叶守印给老兵们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位老兵因患脑中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说话都模糊不清。但我们走进他那简陋的房间时,首先映入我们视线的是在他常年卧病的床头始终摆放着叶老兵在军营中已放大的军人照。
听亲人们述说,叶老兵患病后,一般的事情已忘记了。唯一念念不忘的是铁道兵和他那视为珍宝的军人照片。亲人们说,他什么物品都不在意,可他这张放大的军人照却形影不离。听到亲人们的述说,真正令老兵们万分感慨。临别时,老兵们都流下了难以割舍的热泪。
岁月让我们的青春逝去,岁月让我们的容颜变老,岁月让曾经的强健身体衰弱,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可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曾经的经历,是我们忠诚的信仰。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可我们曾经的辉煌经历、我们的青春、血与汗所留下的难忘永远不会变。在河南老兵们的原籍。我们还看到了几件让我们更加回忆起那段时光所保留的物品。新建铁路京原线试运行期间为参加施工部队官兵所发放的京原铁路通行证及当时的军人通行证。
就是这张乘车证的小小卡片竟在五台山车站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当老兵们用这张乘车证尝试着通过出站口时,一位年轻的姑娘好奇的翻看数遍竟不知此卡片究竟是什么东西。年轻姑娘叫来了值班站长。这位年长的站长她再一次让我们拿出乘车证,又细细地看了一会。我们怕她为难,拿出来我们正常的车票。她解释说,不是因为你们无票,而是这乘车证从我上班就没有看见和听说过,感觉很珍贵。几位老兵笑了,告诉她说,这是我们修建京原线时为了部队指战员施工方便而发放的乘车证。京原铁路完工即已失去了它的作用,几位工作人员听后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五台山车站是几位老兵重走京原线最重要的落脚点。这是一个当年叫沙河的四等小站,距沙河镇不远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深深的埋藏着五一零所有指战员的悲伤和追忆。1972年10月6日,我们朝夕相处的山东籍战友班德昌在据此不远的大营车站因一次施工的意外事故中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于这片黄土地上。而将自己的英魂永远定格在沙河这毫不起眼远离家乡热土的山西大地。上面提到的河南老兵叶守印就是这次事故牺牲的烈士班德常的班长,为此叶守印老班长而一生难舍其内疚之心情!直至今日:京原铁路大营车站,仍是铁道兵五一零部队所有老兵最刻骨铭心的伤疼之地。
▲照片左起:黑龙江张涛(游记作者)、中:山东邴业富、右:山东班德昌烈士(70年拍于北京坨里镇照相馆)
▲《铁道兵战友网》纪念馆为烈士班德昌所立的灵位
几位老兵历经半月完成了他们多年的夙愿。重走京原线,回忆曾经辉煌的过去,感悟今天的巨变。从中深深领悟四十年的变迁,让人们真正感受到祖国的巨变,深刻理解到当年英勇拼搏为后人所带来的深刻变化,足矣了;京原线---记载着让人们真正感受到祖国的巨变,深刻理解到当年英勇拼搏为后人所带来的深刻变化,足矣了;京原线---记载着无数铁道兵指战员英勇战斗记忆的京原线。京原线---永远耸立在铁道兵战士心中永恒的丰碑。
后记:写完了这篇游记,内心尚留在曾经的路上,一切的一切,仍在眼前晃动。所经历的事和人让人难以忘怀,五一零群所有的老战友无不以极大的热情给予了支持和帮助。这篇游记是五一零群老战友们真实的怀念,是这些老战友们的精神创作。这里的大部分照片基本取材于几位山东老兵再次游览京原线沿途所拍的照片和述说。还有诸多五一零的老战友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纷纷提供历史照片和保存的一些有意义能反映曾在京原线的文物。因为这是五一零老战友群的集体创作,而我无非是执笔而已。希望通过这篇草草而就的游记让我们这些曾经亲历者更好的回忆那些远去的记忆,让我们感怀那些把青春和生命都留在那片土地上永恒的战友。
曾经散去的硝烟,
激起回忆的波澜。
四十年前的退出,
如同发生在昨天。
而今花甲的老兵,
依然生活在梦幻。
天伦之乐的欢悦,
难忘昨日的京原。
携手家人的和谐,
展望未来的变迁。
儿孙满堂的笑语,
憧憬未来的企盼。
当年无悔的经历,
谱写今日的灿烂。
走进战友的群里,
更多的精彩展现。
你说我聊的欢畅,
如同军营的昨天。
重逢相互的感叹,
岁月改变了容颜。
看我今日的天伦,
述说夕阳的美满。
再展昔日的雄风,
铁军英姿的展现。
游记参与者并提供素材:原铁道兵五一零部队二连朱同国 颜刚 王世民
整理并撰写:原铁道兵五一零部队三连 张涛
来源:老兵原创之家公众号
责任编辑:梦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