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1)

王家大院位于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朝年间修建。

鱼此次晋行去过四个深宅大院,相形之下就突出了王家大院的大了。它至少是平遥马家大院的四十倍,是万荣闫景李家大院的二倍,是阳城北留镇皇城相府的九倍!这么大的宅院要想游明白,还非得一天时间不可。鱼和先生的行程是安排好的,看完王家大院要赶到霍州看衙署,捎带一眼鼓楼,所以有些宅第就没进去。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2)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是我国最大的民居古建筑群,为是晋商大院的典范,其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都堪称中华一绝。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包括:“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3)

现在和鱼一起,从东门坡道直接上高家崖——“中华王氏博物馆”感受一下家似一座城!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4)

高家崖又名东大院,是由十七世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于嘉庆年间修建的,总面积近20万平米,院落35,屋342间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5)

东大院建筑依山就势,层楼叠院,气势宏伟,功能齐备,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

据说王家大院现在被开发的仅仅是原建筑群五分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这里一直由王氏后人及灵石的其他居民居住。随着景区开发,原产权人分别拿到几万元不等的补助被搬迁了。王家大院门票五十五元,六十岁以上人士免票!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6)

乐善堂前院,是十七世刑部山东侍郎王汝聪住宅区。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7)

乐善堂中院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8)

乐善堂后院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9)

乐善堂后院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10)

东大院砖雕、木雕、石雕,匠心独具、内涵丰富,有极高的文化品位。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11)

王家大院中石雕精品太多太多了,鱼整理的这几张不过是沧海一粟。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12)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13)

敬业堂前院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14)

敬业堂中院后院。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15)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16)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17)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18)

王家大院民居艺术馆共分为五馆:明清家俱博物馆,在高家崖,按王家当年居住的不同等级,不同情调,不同用途与规格,恢复原貌;中华王氏博物馆,26个展室,姓氏与王氏渊源、始祖、传承、迁徙、分布、人物、业绩、谱谍、艺文等内容;书画馆,11个展室;三雕艺术馆,石雕、砖雕和木雕;资料馆,内有《王家大院》、《三晋揽胜》、以及《记者眼中的王家大院》、《作家眼中的王家大院》等系列丛书。崇宁堡建筑意象为“虎卧西岗”的院落布局,近于明代风格。“力群美术馆”位于其内,馆内陈列着灵石籍当代著名版画家力群先生的全部作品,是力群总体艺术形象的结晶,它将历史地传之于后世,并在文艺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摘自360百科)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19)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20)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21)

叠翠轩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22)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23)

现在开始去红门堡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24)

西大院俗称红门堡,建于乾隆年间,大小院落88座,房屋776间。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25)

红门堡建筑群的总体布局,既隐一个“王”字在内,又附会着龙的造型。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26)

红门堡除前堂后寝的院落外,为顺应地理条件,一部分又应变为前园后院。有些院落建于乾隆早期,有明代风格。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字。29座院落依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在结构和装饰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1)司马院——司马院位于红门堡二甲西巷,是王氏十六世孙王寅德的宅院。该院落特点为一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四座院落主题各异,分别为加官、进禄、增福、添寿。

  (2)绿门院——绿门院位于红门堡三甲东巷,是十六世孙王中极的宅院。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庭院装饰华丽,雕刻讲究,尤以木雕挂落“满床笏”,石雕“四爱图”为最。

  (3)顶甲花园——红门堡共用的花园,为前园后院布局。前面四座花园,连环紧套,主人茶余饭后可在此观景赏花,布棋对弈。后院环境幽雅,是主人著书立说的好地方。(摘自360百科,鱼有删减)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27)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28)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29)

谦吉居,二十世,王奎聚宅院。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30)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31)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32)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33)

红门堡西二甲,为三槐堂,也是胡正文学纪念馆。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34)

里面共设六个展厅,陈列有照片、音像资料、创作手稿、信件书函、文学作品及生前遗物。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35)

胡正,原名胡振邦,山西省灵石县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流派"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原山西省文联副主席。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汾水长流》,中短篇小说集《几度元宵》,短篇小说集《摘南瓜》、《七月古庙会》,散文报告文学集《七月的彩虹》,中篇小说《鸡鸣山》、《重阳风雨》等。其中《几度元宵》获山西省第一届文学艺术创作奖、山西省第一届赵树理文学奖。2001年出版了四卷本《胡正文集》,集中展示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和创作轨迹。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36)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37)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38)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39)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40)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41)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42)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43)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44)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45)

隐翠园,亦称莱青山馆。十五世敕封儒林郎、晋赐中宪大夫王梦鹏宅院。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46)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47)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48)

图为另一座深宅大院,快开发结束了。不日就可以一同游赏。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49)

在堡墙上望王家大院:那秩序井然地布局,那精雕细琢的屋脊,那精美绝伦雕花门窗……难怪有这样的说法: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台归来不看庙,王家归来不看院。如此气势磅礴的宅院布局,如此精美细腻的建筑技巧,如此深沉厚重的文化氛围,都被王家大院一一探入囊中……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50)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51)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52)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53)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54)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55)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56)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57)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58)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59)

红门堡南堡门(见下图)也叫恒贞堡,“恒贞”意为永久保持正道。“瞻云就日”出自《史记·玉帝记》,意为谒见帝王。因王家有两位参加过千叟宴,两位得到乾隆、嘉庆的内廷召见,故立此匾。南堡门分为上下两层,双拱双门形式,层层设防,十分坚固。堡门外为一座大型的八字型照壁(见上图),壁心雕刻有封侯挂印,路路畅通。两边七绝意在告诫子孙,要继承先祖之德,遵守先祖之训,才会把家族发扬光大。(摘自百度)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60)

从南堡门出王家大院景区是条购物街,售卖当地的名优特产。这里的酸枣糕很好,价钱和鱼随后去的霍州市场价相差无几。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61)

孝义祠位于高家崖和红门堡之南,包括孝义祠与孝义坊,与两座城堡建筑呈品字形排列。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62)

孝义坊建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为乡举孝义王梦鹏而建。孝义祠是静升王氏家族五座祠堂中最小的一座。

孝义祠是在孝义坊的基础上扩建的。位于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的南坡下临街处,为晋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98年对外开放。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上为旌表王氏十五世孙王梦鹏的孝行义举而下旨为其修建孝义坊,乾隆五十一年牌坊建成,后又于嘉庆元年扩建为孝义祠。祠堂坐北向南,分楼上楼下两院,总面积428平方米。院内一层有正窑三间,陈列静升王氏宗祠、王家坟茔模型以及记载王梦鹏一生孝行义举的立体雕塑,艺术价值极高。楼上正厅五间,为供奉祖先的牌位之地,前面有一座坐南朝北的戏台,歇山顶,四角挑檐,平面呈“凸”字型,有元代戏台遗风。作为文物古迹,孝义坊是如今不可多见的石雕艺术精品。孝义祠是王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是不可多得的家族祠堂实物标本。(摘自360百科)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63)

王氏祠堂需从边门入内。介绍上说祠堂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主建筑两层楼,左右有碑廊。碑廊内有明清代石碑八通,不独为王氏宗祠家族碑刻。囿于篇幅,鱼没有上传。一楼陈列王家宗祠、坟茔模型以及记载王梦鹏一生善行的立体雕塑,楼上为祭祖堂、戏台。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64)

王家祠堂作为王家大院景区不另行收费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65)

静升文庙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王家大院祠堂东侧。单独收费,票价十元每人。六十岁以上人士免票。

静升文庙资料上说该庙于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年)开工,历时四年到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落成。后经明、清及民国年间多次维修,现存为元明建筑。这是一座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庙,不输于州县级文庙,甚至比它们还好。非常值得一看。只可惜王家大院的光芒下,独立于景区收费的静升文庙无限落寞。鱼和先生游赏期间只有一位游客同游。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66)

静升文庙庙址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现存戟门、大成殿,两厢建奎星楼、配殿。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67)

庙前照壁,元代修建。被称为“天下第一壁”的双面镂空石雕“鲤鱼跃龙门”午壁。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68)

文庙棂星门为四柱三间的石牌坊,明次楼的仿木石斗拱五踩双下昂,骑马雀替采用透雕,异常精美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69)

静升文庙规模很小,面积仅3500平方米。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70)

静升文庙影壁,壁心为"鲤鱼跃龙门"双面镂空石雕。

静升村文庙前的影壁,壁心为"鲤鱼跃龙门"双面镂空石雕,高7米,宽10余米,龙门气势雄伟,波浪翻滚,二龙飞舞腾跃,显首藏尾,鳞爪隐现于云雾之中,其中一龙张口泻水,直冲龙门中心。有一条鱼正冲向龙门,头已成龙,尾还是鱼,等待着最后跃变成龙。水中另有七尾鲤鱼逐波追浪。整个画面富有动感,气势张扬。静升文庙为学堂,有许多人在此就学并步入仕途。(摘自360百科)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71)

大成殿建于高0.95米砖砌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六檩前廊式结构,外檐斗栱三踩单翘,单檐悬山布灰瓦顶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72)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73)

棂星门与大成门之间有泮池、泮桥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74)

尊经阁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75)

尊经阁不开放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76)

在魁星阁下瞰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77)

游平遥西关(35晋行晋中)(78)

魁星阁

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游灵石静升王家大院和文庙,下期霍州衙署、鼓楼、观音庙、娲皇庙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