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

最近看到一个家长的留言,特别揪心。

要写作业了,孩子还一直玩游戏,她看不过去就批评了几句,也骂了孩子。

结果孩子一气之下说要去跳楼,要死给她看……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1)

虽然悲剧没有发生,但那之后,她心里特别不安,不理解为什么孩子会这样。

是孩子太脆弱了吗?

前不久,深圳就发生一起真实的悲剧。

孩子年仅12岁,是知名财经博主宋清辉的大儿子,在被老师通报批评后的第二天坠楼身亡。

据孩子父亲的回忆,孩子生前学习压力很大,刚上初中成绩并不理想。

坠楼前一天,还因为作业做得不理想挨了一顿批,没想到,孩子就做傻事了。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2)

很多父母认为,以前自己是孩子时,做得不好挨批评很正常,甚至还能知耻而后勇,改过自新,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好。

而现在很多孩子,说不得,骂不得,说多一点就寻死觅活,拿死来要挟。

同样是挨批评,为什么有的孩子长进,有的孩子却想不开自尽?

或许答案,可以从下面两个案例中看出来。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3)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17岁的吴献强。

从小调皮叛逆的他,最不缺父母的打骂和数落。

邻居家的孩子学习好,父母就拿来做对比,指责他不好好学别人,怪他不争气。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4)

和别人发生冲突,父母问都不问原因,就认定是他的错,回家就打。

就连写作业,父母能轻声细语陪弟弟完成,对他,却是稍有不对就各种指责。

父母的整天批评,让他内心积攒了无数不满。

渐渐地,他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再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而是把专注力全放在手机上。

早上起床,躲在被窝里玩手机;在家无聊,呆在厕所回信息。

一天跑好几趟厕所,晚上刷手机刷到深夜。

如此一来,父母更加按捺不住了,只要有机会,就逮住他不停讲道理。

见他手机一响就拿起来,爸爸干脆下死命令:让朋友别再发信息过来。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5)

当着家里弟弟的面,父母更是一个劲埋汰他,拿他老玩手机说事。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6)

妈妈想单独好好和他聊,不承想张口闭口全是嫌弃他懒惰、不思进取。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7)

看似大家说的话都是为了他好,他却实在听不下去了,眼里攒满了泪水,猛地起身,飞奔到顶楼想一跃而下……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8)

有谁,能读懂他内心的愤怒和绝望?

有些批评,根本无法使孩子进步,反倒分分钟把孩子逼上绝路。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9)

第二个故事,是身边一位朋友分享的。

朋友从小就是别人嘴里的“笨小孩”,动作慢,手脚笨,想东西也不够灵活。

四五年级背古诗,别人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不带喘气顺利背完。他要么背错几个字,要么把两首古诗混到了一起。

每次出成绩单,都让他觉得难堪。

有一次,他语文考了20分,心想妈妈一定很生气。

怀着被骂的心情走进厨房说出成绩,没想到,妈妈只是笑着问他:是不是很难?

然后陪他分析原因,耐心辅导他该怎么学习。

后来上初中,他结识了一帮“兄弟”,为了赢得大家的喜欢,他偷家里的钱买东西给大家吃。

甚至还协助“兄弟”偷学校小卖部的东西。

直到被学校发现,他被通报批评,父母才知道原来他闯下那么大的祸。

但考虑他是初犯,平时也没有过分的行为,妈妈并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给他贴上“小偷”的标签。

而是单独约他在房间里谈,只字不提“偷”这个字。

问他和“兄弟”的关系怎么样,和他沟通什么是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分享完这些之后,妈妈才开口问他,有什么打算,如果要赔,家人怎么样都会帮他的。

那一次,给他的触动很大。

他以为自己劣迹败露,一定会成为“人人喊打”的坏孩子。

没想到,妈妈会这样爱他,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并相信他能改好。

后来,他主动远离那些“兄弟”,全心思投入学习,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

其实孩子犯错,父母批评的方式决定了他人生的走向。

即便他问题再多,个性再叛逆,正确的引导,足以翻转他的未来。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10)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11)

看完这两个故事,不难看出这两种教育方式:

一个是让人羞愧,一个是让人反省;一个是只知道说教,一个是跟孩子共情;一个是有条件爱孩子,一个是无条件接纳孩子。

第一个故事里的吴献强,沉迷游戏固然不对。

但父母心里早已给他贴上各种负面标签,不管他做什么,都会被说在玩手机。

稍微抵抗反驳,受到的批评就更严重。

不可否认父母是爱他的,但一个孩子,又怎能从父母的嫌弃、否定和指责声中,听到“爸爸妈妈很爱你”的心声呢?

第二个故事里的孩子则不一样。

他也犯错,但父母并没有过分地斥责或处罚他。

而是给他机会自我反思,并在批评中,让他感受到父母深刻的爱。

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都是父母的态度决定的。”

面对孩子的问题,如果父母只知道训斥,不停打击,孩子根本不可能愿意亲近父母,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发展。

只有给孩子多多的爱,让他知道不管自己多糟糕,父母也同样视自己为宝贝,他才能在父母正确的教育中幡然醒悟,改变自己,成就自己。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12)

养娃不是驯兽,而是种树

心理咨询师凌想曾说:

养娃,不是驯兽,而是种树。

她引用了教育家杜威对“训练”和“教育”的观点,值得千万父母深思:

“训练,是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让人的行为发生变化。 就像训练老鼠走迷宫、狗熊作揖一样。 而教育,是通过引导,让孩子认同做事的共同目标,从而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主动自觉地去做事。”

现实中,太多父母错把教育当成训练,就像驯兽师一样。

当孩子犯错时,只关注错的行为和后果,动辄批评、打骂,甚至言语攻击。

根本看不到孩子背后的行为动机和内心需求,更谈不上从孩子行为背后,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真正的教育,是看到孩子本身。

哪怕他犯了错,也能放下成见和评判,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1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14)

这样批评孩子

他会越来越优秀

错误的批评,起不了教育孩子的效果。

唯有适当的、方法正确的批评,才对孩子有帮助。

想引导孩子意识到问题,并及时改正,不妨采用“三分钟原则”:

一分钟聆听:

《以家人之名》中,李爸得知女儿和别人打架被投诉上门,是这么做的:

在女儿开口之前,他没有根据对方家长的说辞下任何定论,而是认真听女儿说打架的原因。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15)

即便是女儿打人在先,他也没有不停说教,而是让女儿先宣泄完情绪,再慢慢教育引导。

好父母要学会聆听。

尤其是孩子犯错时,蹲下来先听孩子说,或许我们会看到一个和自己想象的,截然不同的情况。

一分钟批评:

一个小男孩回家时,出于调皮,把电梯里每一个楼层的按钮都按了一遍。

妈妈得知后,态度非常强硬,坚持要陪他给每一户人家登门道歉。

本来男孩没觉得什么,但被妈妈这么一教育,终于真正意识到问题,承认错误。

其实孩子成长中,犯错在所难免。

但父母的职责,就是要不断修正他的是非观,告诉他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好的批评,从不以贬低自尊为前提,而是让孩子真正吸取教训,规避问题,知道以后怎么做。

一分钟鼓励:

记得有一次女儿打翻了牛奶瓶,洒得满地都是。

当时我批评了她之后,看到她满脸的委屈,便停了下来,说了一句“妈妈不怪你,相信你下次不会了”。

话音刚落,只见女儿脸上多云转晴,瞬间轻松很多。

这件事给我很多反思:

其实孩子犯错,挨批评后心情十分低落,这时父母的鼓励,能让他感受到爱和温暖。

给他足够的鼓励,就是让他知道,犯了错不可怕,只要改正就好。

但不管怎样,他都是父母最爱的孩子。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16)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17)

看过这么一句话:

若批评没有了“爱”,则教育就没了温度,只剩下满嘴的说教和拒绝。

《放牛班的春天》里也有一句提醒千万父母的台词: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孩子不乖的时候,正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

所以,请和善对待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问题,用心聆听他的每一个声音。

用爱温暖他,再来讲道理。

一个沐浴在爱和接纳里的孩子,才能像一颗种子,破土、发芽,茁壮成长。

点个「赞」,和您共勉。

为什么孩子要走上绝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18)

作者:哎呀妈,来源:男孩派,本文系男孩派原创,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300万精英家长都已经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