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

湖北,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到过的最多的地方之一。从1953年开始至1974年止,毛泽东到湖北视察的次数超过十次,各县市都留下了毛泽东的足迹。

早在1918年,仅25岁的毛泽东到北京探索革命道路时,就曾在武汉停留过,也从此与湖北结下不解之缘。

国共第一次合作后,毛泽东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到广州工作,其中有一项重要的任务:主办第六届农运讲习所。

在完成第六届学员的培训工作后,毛泽东又到江西、湖北、湖南,向这些地方的国民党党部建议,到武昌办一所农讲所,为三省输送农运人才;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加上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农讲所办得不错,便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委托毛泽东主持办理此事。

为了搞好第七届农讲所,毛泽东在很多方面都亲力亲为,最终招收了全国各地的八百多名学员。

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

在武昌农讲所,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军事技能,毛泽东与驻军协调,给每个学员都发了一支步枪,原本每天军事训练两个小时,但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将军事训练的时间翻了一倍。

1927年4月,湖北麻城受到镇压的土豪劣绅,勾结红枪会,对麻城的农协组织以及农友进行大屠杀,制造了震惊全国的麻城惨案。

武汉国民政府闻讯后,立即派兵镇压,农讲所的二百多名学员也参与其中,很快就平息了这个事件。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也跟着蒋介石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在汉口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为处在危难之中的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毛泽东在武汉生活和战斗过一段时间,这里成为他的钟爱之地,尤其是东湖宾馆,成为建国后除中南海之外,住过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

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2)

1957年,毛泽东再次来到湖北武汉视察工作,这时他突然问:王盛荣同志在哪里?

陪同毛泽东视察的省委主要领导一脸茫然,互相看了一看,都回答不上毛泽东的问题,因为他们都不认识毛泽东所提的王盛荣。

但既然是毛泽东点名要见的人,那一定是很重要的人物,省委书记王任重立即让秘书长去查找,在查看了武汉各级领导干部的资料后,才得知王盛荣是中南工程局企业处的副处长,此时正在一处工地组织大家施工。

见王盛荣还只是一个副处级的干部,毛泽东心里不禁回想起往事,有些感慨,随后就对王任重说,把他调到冶金厅当副厅长,享受副省级待遇。

这是毛泽东亲自下达的指示,王任重不敢怠慢,随后就通知省委组织部,立即将王盛荣调到冶金厅。

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3)

那么,这位叫王盛荣的人到底是谁呢?为何会被毛泽东越级提拔?

王盛荣是土生土长的湖北武昌人,父亲是码头的一个搬运工,每日起早贪黑,只为多干点活,母亲则在家做筷子拿到集市卖,以补贴家用,一家人勉勉强强能不饿肚子。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盛荣在13岁时,为不让父母那么地辛苦,他就到了附近的一个纱厂当童工。

后来项英到武汉开展工人运动,王盛荣积极参与其中,是表现得最好的工人之一,项英见王盛荣是一个可造之才,便介绍其加入了共青团,

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决定在8月7日于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王盛荣负责组织以及保卫工作,也就是在这时,王盛荣结识了毛泽东。

八七会议后不久,为保存革命力量,经与苏联的协商,党中央决定派出一批优秀的同志到苏联深造,王盛荣也是其中之一。

1930年王盛荣从苏联学成回国后不久,就被调到江西中央苏区,负责少先队的工作。

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4)

在第二年的共青团代表大会上,成立了少先队总队,由王盛荣担任队长;在王盛荣的领导下,少先队迅速发展到7000余人,成为红军的后备军,虽然都是十几岁的青年,但作战勇猛,多次配合主力部队的行动,肖华、张爱萍等后来新中国的开国将军,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在1931年底,王盛荣作为少共的代表,当选首届中革军委的委员,与他一起当选委员的还有朱德、彭德怀、王稼祥、林彪、谭震林、叶剑英、孔荷宠、周恩来、张国焘、邵式平、贺龙、毛泽东、徐向前、关向应,足可见当时王盛荣的地位之高。

值得一提的是,王盛荣还曾从枪下救下过毛泽东。

1932年底的一天,毛泽东主席深入赣南调查研究;但在离开瑞金不久后,因形势的变化,中央紧急召开了一次会议,但在赣南的毛泽东并不知情,于是中央就让王盛荣骑着快马到赣南接毛泽东回到瑞金开会。

王盛荣接到命令后,带着警卫排星夜兼程地往赣南赶,在到达毛泽东所在的村子时,忽然枪声大作,王盛荣知道一定是敌人发现了毛泽东的行踪。

当时毛泽东身边只有几个警卫人员,而民团有几十人,警卫员牺牲的牺牲,负伤的负伤,敌人正在逼近毛泽东。就在这时,王盛荣及时赶到,从背后将这几个敌人击毙。

“您没事吧?快跟我走”王盛荣说道。

“我没事,你怎么会在这里?”毛泽东问王盛荣。

“中央派我来接您回去开会”王盛荣回答。

随后王盛荣搀着毛泽东在警卫排的掩护下,往村外突围,由于当时毛泽东正在闹痔疮,王盛荣将枪丢给战士,自己与另外一个战士,架着毛泽东突围。

因王盛荣及时赶到,帮助毛泽东解围,一行人有惊无险地回到了瑞金。

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5)

不久后,王盛荣又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送经费到上海,交给中央局。

1932年冬天,在上海的党中央已到举步维艰的地步。在白色恐怖之下,中央领导都要秘密行动,加上敌人反复破坏,接连出现叛徒,党中央已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为了安全起见,博古将上海党中央的人员分为三路,康生等人去莫斯科,李竹声等留在上海坚持斗争,并成立了上海中央局;博古则与张闻天等人前往瑞金,与先前到达苏区的周恩来、任弼时会合,组成新的党中央。

留守在上海的中央局,处境十分地艰难,跟以前一样,大家都是在秘密活动,经费主要都是由苏区提供。

在这期间,苏区先后两次派人送经费到上海,但这两人见钱眼开,都在半路卷款潜逃,上海党中央多次发电报给苏区,表示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房租都交不上了,希望能尽快将经费送达。

虽然前两次派去的人都卷款潜逃,但周恩来收到电报后,准备再次派人送经费到上海。

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6)

起初是想让张爱萍带着去完成这一项任务,但张爱萍考虑到对上海不熟悉,且又不会说上海话,路上肯定会遇到敌人的盘查,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问题,便建议曾在上海工作过的王盛荣去送经费。

周恩来采纳了张爱萍的建议,因为王盛荣是中革军委的委员,政治上比前面的两个干部更可靠,不会卷款逃走。

王盛荣接到任务后,深感这是组织上对他最大的信任,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王盛荣找到邓颖超取了装在藤箱子里的3.5万美元;这时任弼时也走了进来,当面告诉王盛荣,一定要做到人在钱在。

在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周恩来安排中央保卫局的一个班,负责掩护王盛荣穿越数百里的封锁线,进入白区。

由于一行人白天的目标比较大,只能昼伏夜出,行进的速度很慢,一天只能走30里,走了十来天,才穿越了封锁线,到达白区的交界处。前面的路保卫局无法护送,只能由王盛荣自己一人去完成,他将随身携带的枪交给保卫局的同志,自己带着这个装有6万美元的箱子进入白区。

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7)

走到梅县时,被在关卡中的警察拦下了,直接问道:“箱子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老总,里面是我们少爷读的书。”王盛荣说道。

“打开看看,要检查。”警察命令道。

“这几天很热,您也看我只穿着单衣,携带钥匙不方便,怕弄丢了”王盛荣回答。

炎热的天气,也让关卡的警察有些不耐烦,踢了踢箱子,发现没有什么异常,就让王盛荣过去了。

王盛荣走了几十天才到上海,当时上海中央局迟迟见不到王盛荣的到来,以为又是卷款逃走了,当王盛荣出现在中央局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根据之前周恩来的安排,王盛荣完成任务后,就直接去苏联参加少共国际的一次会议,但因在苏联的王明不同意,便回到了苏区。

但不久后,由于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博古、李德撤职,在长征时,王盛荣跟着干部团一起转移。

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8)

红军到达陕北后,王盛荣也收获了爱情。

三大主力会师后,中央以红四方面军为主要班底,组成西路军,西渡黄河作战;为了更好地开展青年工作,中央准备抽调原四方面军文工团中的优秀青年到团中央工作,王盛荣负责到文工团选人。

到文工团的驻地后,恰逢文工团在演出,这时一位叫赵明珍的女干部引起王盛荣注意,在了解之后,才知道赵明珍是文工团的副团长。

起初两人只谈了工作上的事,在结束时,王盛荣说道:“明珍同志,如果我下回再来找你,你应该不会拒绝吧?”

赵明珍笑着说:“首长,您是中央派来的,我怎么会拒绝呢?”

经过与赵明珍的几次接触,王盛荣打心底喜欢这个女孩,虽然赵明珍之前已和别人订过婚,只不过未婚夫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但王盛荣不在意这些,经过组织的批准,王盛荣与这一位小自己11岁的女孩子结了婚。

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9)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红军三大主力改编成八路军,在全国的多个城市设有办事处,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沦陷后,南京八办转到武汉,由于干部奇缺,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董必武,将王盛荣要到湖北,担任长江局的高级联络参谋,主要的任务是负责统战工作。

虽然难得回到家乡工作,但王盛荣自认为文化水平低,还是喜欢上战场,难以胜任这项工作,于是便多次请示董必武,希望能去带兵。

最后经王明批准,王盛荣来到河南确山竹沟,领导这里的游击队。

当时这里有很多失散的红军,有一些是长征掉队的,有一些是西路军突围出来的人员,王盛荣到达竹沟后,迅速将这些官兵收容,统一整训,到时机成熟后,王盛荣率部歼灭了附近的一股大土匪武装,缴获了几百支长短枪支,游击队也扩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

不久后,八团的一部分武装开赴皖东作战,另外一部分继续留在竹沟坚持斗争;虽然之前收容了一批红军官兵,但竹沟依旧有很多当年失散的红军,这些人主要都是原四方面军的官兵,为了让这些人重新出来工作,王盛荣请求中央派出一名曾在四方面军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来竹沟工作;毛泽东经过考虑后,派李先念来到了竹沟。

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0)

随后,王盛荣与李先念一同成立了新四军豫南抗日挺进支队,由李先念任司令,王盛荣任政委,皖南事变后被改编成新四军第五师。

日本投降之后,为抢夺东北这块战略要地,中央派遣了大批的干部到东北;因为在东北免不了要经常与苏联接触,有留苏经历的王盛荣,也是被派到东北的干部之一。

在接到命令后,王盛荣带着一个连以及一批干部从延安出发;虽然人数不多,但王盛荣一路不断地做群众工作,鼓励优秀的青年参军,等到达目的地嫩江时,已发展到6000余人,人马翻了几十倍。

但也是在这里,王盛荣失去了一条腿。

在1946年的一次大会时,王盛荣正在台上讲话,楼下负责警卫的战士在擦枪时,不慎碰到扳机,子弹穿过天花板击中了王盛荣的左腿。

当时王盛荣穿着一双苏军送的皮靴,里面有一种细菌,在被打破之后,细菌感染了他的伤口,虽然医生给他打了消炎针,但对这种细菌无可奈何,且很快就在王盛荣的身体里蔓延,无奈之下,被迫截肢。

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1)

因为行动不便,王盛荣不能继续在前线冲锋陷阵了,被调到后方的军工部担任政委,负责生产以及维修武器。

渡江战役之后,四野负责解放中南地区,为保障前线的武器供给,林彪点名让王盛荣带着原东北局军工部的一半人马以及机器,乘坐火车到武汉,继续抓军工生产,保障部队的供应;但也是在这里,给王盛荣后面的多舛人生,埋下了伏笔。

当时李先念担任湖北省委书记以及省军区司令,正在为筹集军备物资忙得焦头烂额,得知老战友从东北带来了一批军需物资,便来求王盛荣支援部分物资。对于老战友的请求,王盛荣不好拒绝,便给了几辆汽车以及一批汽油,这本是一件小事,但林彪得知后,却大动肝火,要求他写检讨,但王盛荣认为自己没有做错,支援李先念也是为了革命工作,两人就此结下疙瘩。

新中国成立后,王盛荣调任重工业部副部长兼中南工业部副部长;不久后,周总理让王盛荣完成一年生产出一万吨钨砂到苏联,以换取新中国急需的物资。

在接到任务后,王盛荣立即带着人到全国各地考察,发现很多矿山都被土匪占据,而解放军一时半会又无法剿清,有些矿区虽然没有土匪占据,但设备落后,一年要生产出一万吨,难度很大。

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957年毛泽东下令将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升为副省级)(12)

这时王盛荣得知蒋介石之前在香港有一千吨冻结的钨砂;经周总理同意,王盛荣将这些钨砂卖掉,换取开采钨矿所需的设备以及一百辆汽车和一批汽油,有了这批设备,王盛荣才得以完成一年生产一万吨的任务。

但在1952年,有人拿这件事大做文章,称王盛荣是大贪污犯,将其逮捕。

毛泽东得知王盛荣成为了“贪污犯”,十分地纳闷,以他对王盛荣的了解,并非一个贪财之人,向周总理询问后,总理立即表示:“王盛荣同志不仅没有罪,而且还有功,卖掉香港的钨砂,是我同意的。”

后在周总理的证明下,才得以释放,但被调到中南工程局企业处当副处长,从副部级降为副处级。

直到1957年毛泽东视察武汉,想到过去的这位老战友王盛荣,才下令将其越级提拔为冶金厅副厅长,享受副省级待遇。

王盛荣的晚年起起落落,但他都挺了过来,活到2006年才去世,享年100岁,是第一届中革军委的15位委员中,唯一活到21世纪的人。


本文完。

往期文章:

白鑫:在顾顺章之前的大叛徒,导致4个高层遇害,周恩来下令铲除

1952年,中国和葡萄牙发生边境冲突,僵持了一个月,我国获赔4亿

叶挺飞机失事,周恩来坚信背后是阴谋,50年后主谋坦诚:是我干的

参考文献:

《王盛荣:曾在枪口下救过毛泽东》 报刊荟萃 2015-11-01

《王盛荣:首届中革军委委员的百岁人生》 党史博采(纪实) 2010-07-05

《王盛荣笑谈“二十八个半”》 领导文萃 1997-07-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