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立于危墙的典故(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上个月网上最爆的话题就是“于月仙车祸”,逝人已矣,生者如斯?世上再无谢大脚,乡村爱情失娇俏,着实让人唏嘘。扼腕叹息之间,想起一连串出车祸的明星来,比如才华横溢的笑星洛桑,还有貌美如花的香妃刘丹,一首《大海》带走忧伤的张雨生……无不凄然惋惜。

君子不立于危墙的典故(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1)

昨天谈到两驱车和四驱车,猛的记起上个月的那篇《出门旅行,关于安全》,因为当时写文章接到个电话,必须出去办事,所以草草结尾,仅仅只说了车和行车途中关于安全的一些浅见,无了下文,最重要的尚未谈到。

人在旅途,勇闯天涯,浪迹漂泊,无畏人生,本身就比安居乐业的平淡生活多了无数倍的风险。我们仅仅明白风险,知道风险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防范风险,杜绝风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永远都是旅行中需要警钟长鸣的话题。

君子不立于危墙的典故(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2)

我国每年因车祸死亡人数触目惊心,据统计,2010年之前,平均每年车祸死亡人数过10万;近十年来,大力整治酒驾醉驾后,车祸死亡率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但还是每年有6万左右的人因车祸被夺去生命。这里有一组非常值得所有人重视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要求我们千万去做一些可能忽视的事情。

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磨合运转,车祸死亡率已被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这与广大民众和驾驶人共同遵守交通规则大有关系,这些发达国家的交通事故,80%~90%是驾驶汽车者判断失误和操作失当造成。而我们国家刚好相反,接近80%的交通事故是由非驾驶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你,很多时候,不是你去找麻烦,而是麻烦找上了你,让人防不胜防。

君子不立于危墙的典故(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3)

即便是一二线大城市,行人闯红灯,人车抢道也是家常便饭。那些小县城,乡村野外,几乎没有交通规则可言。而我们旅行在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之外的山水田园,那就是一个没有交警控制的江湖,而且我们的国情不是某些国家地广人稀的世界,人口密度之大,全球全人类数一数二。

孔子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个典故比较有意思。孔子的弟子子路要去卫国做大司马,可是卫国国君管理无能,国运不昌;太子无德,权利交错。孔子不赞成子路去,就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入,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子路说他有信心治理好卫国。孔子便说:“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本来我拿这段典故说中国交通交规以及中国百姓目无交通管制非常不恰当,但我们国家汽车普及才十多年,交管水平确实还大有完善的空间。

君子不立于危墙的典故(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4)

在各方面管理未完全提高,民众交通规则意识薄弱,而心向远方的自驾旅行方兴未艾的矛盾条件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两个方面,一是时刻要有安全防范,行驶途中,住扎营地,荒郊野外,甚至饮食卫生,起居处所,远离危墙。二是买足保险,这是我们外出之人很多朋友勿视的一个大问题。据统计,我国交通死亡事故平均赔偿额度从去年开始超过100万元人民币,这就是说我们没有买足商业险,存在非常大的隐患,一旦出现意外,很可能要你倾家荡产。所以第三者责任险买100万都不够,一定要买200万,买足买足买足,重要的事说三遍,买200万比100万才多交100多元保险,但你一年的保障却有了实质性的保证,看我文章的所有人,懂了吗?

敬畏之心必须要有,只有无知者才无畏,这才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最大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