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名录和湿地保护区区别(广州湿地保护成效显著)

湿地名录和湿地保护区区别(广州湿地保护成效显著)(1)

广州海珠湿地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供图

中新网广州9月22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22日消息,近年来,广州市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成效。根据近期湿地资源本底调查初步结果,广州市湿地总面积约7万余公顷。

湿地,正润泽着广州这座千年花城,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广州已建立了以湿地公园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

截至目前,广州建成湿地公园25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2个),设立湿地保护小区32个,建成自然保护地89处。该市还推动湿地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建设,正在积极推进1处国际重要湿地(海珠国家湿地公园)、2处广东省重要湿地(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南沙湿地)申报和认定工作。

据介绍,近年来,广州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推进红树林、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利用生物、物理等措施修复重建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面积3800公顷。

针对不同类型的湿地,广州探索实践湿地生态修复,总结出富有广州特色的农耕文化遗迹、废弃矿坑及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案,为国内提供了可借鉴推广的湿地保护修复方案。近年来,广州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物种多样性不断丰富,成为湿地保护修复典范。据最新监测数据,目前该市湿地范围有维管束植物835种,动物1208种,其中昆虫738种,鸟类187种。

如今,广州南沙湿地已经成为大湾区重要的候鸟迁飞重要生态廊道,是东亚泛太平洋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态驿站;黑脸琵鹭、银鸥流连于广州城央的麓湖景区;黄胸鹀每年来到增城朱村郊野越冬;水獭、豹猫、白鹇等野生动物出现在广州各处湿地……这些现象,表明了广州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记者了解到,广州积极探索湿地保护修复和生态价值转化途径,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实施了海珠湿地的人工复合湿地、花都湖的矿坑湖、南沙滨海湿地、天河大观智慧湿地等湿地的保护建设和生态修复,既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游憩休闲生态产品,又提升了周边地区的营商环境水平,走出一条湿地治理服务城市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比如,广州海珠湿地经过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广州城央的“绿心”“南肺”,吸引了一批大型企业在湿地周边汇聚,带动周边产业转型升级;花都湖湿地从一个昔日满目疮痍的采石场,变成了今日白鹭嬉戏、水草丰美的国家湿地公园,每年接待市民和游客近千万人次,真正成为民众共享的绿意空间。(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