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个大厂歌曲:大厂记忆岁月流淌过的

生活物质充沛的年代,文娱活动的硬件装备也逐步升级换代了。

以学唱歌为例:改革前,普通人学唱歌,尚需教唱者耳提面授,口口相传。自从有了随身听和磁带机,只需任意切换暂停与倒带键,即可反复跟学唱歌。曾经兴盛一时的卡拉ok,早已被升级版的数字化KTV点播系统所取代。如今,大街小巷司空见惯了90后00后,戴着蓝牙耳机,边走边唱,随时选听心仪的曲调。而人到中年的大叔大妈们,与时俱进,将学练唱娱的主战场,潇洒移至“全民K歌”APP,在网络平台的广阔空间里,大展歌喉,想唱就唱,尽享欢乐。

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完美兼顾了前浪与后浪的共同娱乐爱好。

时代在向前。那些逐渐尘封在过往时空里的记忆,雪泥鸿爪般留住了曾经称之为“厂歌”的印迹。厂歌,就是具有企业文化特性和精神内涵的歌曲,是打造企业文化的有声名片。

原来的三线国企,上下班路上播放厂歌,大型集会时演唱厂歌,不仅提振职工士气,也是企业文化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可你,是否还记得曾经唱过的厂歌?那昂扬的曲调,是否仍萦绕耳边?

1958年的深秋,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唱着那个时代最强之音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在西南荒芜的土地上,构建起了如今西南制造业之都的雏形。

辉煌年代的“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物资设备质量保卫等部门一应俱全,工会医院学校公检法系统面面俱到。经年累月地冶炼锻造,加工装配,与铁疙瘩钢锭们打着交道,那时的二重的确“硬”气得很。尴尬的是,那时的二重唯独缺少堪称软实力之一的“厂歌”,也就少了些温润柔情的因子。平日里上下班,逢年过节或大会小会,耳廓灌输的几乎都是清一色老三篇类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这一唱就是二、三十年。

各方面优越感十足的国家企业,长时间缺失文艺生活的滋养,逐渐形成了文化生活领域的短板。就好比一个硬汉,若不懂得刚柔相济之道,怎会明白“铁骨柔情”的含义。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二重工会牵头培训并组建了十多人的职工业余小乐队,演奏一些轻音乐和民乐曲目,每周六还在小俱乐部为那些喜爱摩登交谊舞的职工们现场伴奏。二重,也迈开了华尔兹那优雅的舞步。

我手头收藏了一册1991年由共青团第二重型机器厂委员会编撰承印的16开本《二重魂》音乐曲谱集。扉页写着:“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呈上《二重魂》组歌,谨以此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前进中的第二重型机器厂;为二重建设辛勤劳动的人们”。

南京有个大厂歌曲:大厂记忆岁月流淌过的(1)

南京有个大厂歌曲:大厂记忆岁月流淌过的(2)

南京有个大厂歌曲:大厂记忆岁月流淌过的(3)

这册曲谱集,分别以“二重风采”、“创业历程”、“历史丰碑”、“拥抱明天”四个乐章收录了九首乐曲。词作者分别为叶昆山/张清良;曲作者分别为沈纳蔺/田刚。采用齐唱、男高音独唱、男女声二重唱、四部混声合唱的艺术形式。或欢快热烈,或雄浑激昂,或气势磅礴,或抒情浪漫。将二重集团三十二年来所走过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的光辉历程及丰硕成果,一一展示。遗憾的是,这本有着浓郁纯艺术气质的《二重魂》曲谱集,由于缺乏大众性,通俗性及音乐旋律性,传唱度始终不佳——也就是俗称的“不接地气儿”,以致于《二重魂》组歌,当时并没有流传开来。

如果把《二重魂》组歌,当做厂歌初始期的雏形,那么在1995年前后问世的:“心中的中国二重”、“爱的海洋”这两首歌曲,呼之欲出,顺理成章地成为二重真正意义上的厂歌了。这两首由二重党委宣传部熊晓辉重新作词,时任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敖昌群教授谱曲的厂歌,光看它们的歌名,就给人一种心中有爱的印象。定稿的厂歌,传唱至今已二十五年,有赖于作曲家敖昌群教授多次来到二重,寻找创作的灵感。火红的钢水在浇铸那一刻滋滋地欢畅流淌;万吨水压机震撼的且有节奏感的锻打声响;高速旋转的车床旁铁屑清脆掉落的声音,都是他创作的源泉。

你看,这诗意的歌词:“根是热土的梦想,大地给它一个向上的希望,爱是心灵的源泉,母亲给它一对飞翔的翅膀。就让根与根相连,就让爱与爱相融,就让我们聚集在梦开始的地方”,“当太阳升起在地平线上,不灭的火炬闪耀着光芒……千万次锤炼锻打出座座美的雕像”。

你听,这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这舒缓流畅的优美旋律,犹如冶炼出炉的钢水在欢快地流淌,好似堆焊的电弧光绽放出梦想之花。

虽然,广播站已不再播放厂歌了,“重装突围”后的二重,在历史的回音壁上,一代二重人坚忍不拔的“二重精神之歌”仍在久久回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