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对成功(让失败成为名副其实的)

1、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如果要问,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十有八九你会回答,飞机啊。没错,就是飞机

西北大学经济系教授伊恩·萨维奇(Ian Savage)整理了2000年至2009年间美国居民死亡人数的数据,以每十亿乘客行驶里程的死亡人数表示不同的运输方式。萨维奇教授的研究发现,飞行是最安全的运输方式,每十亿乘客英里仅可导致0.07人死亡。相反,骑摩托车旅行是迄今为止最危险的运输方式,每十亿乘客行驶里程中有2112.57人死亡。【1】

失败对成功(让失败成为名副其实的)(1)

这个结论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什么飞机会成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让我们先一起看看一场事故的故事。

2008年1月17日,普通的一天。英国航空公司的38号航班,从北京起飞,经过了11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就要降落在伦敦的希思罗机场。当飞机距离机场还有3公里的时候,按照正常的标准,下降到220米的高度。此时,飞行员觉得下降的速度稍微有点快,他想增加一点推力好减慢这个速度。突然,他发现,飞机引擎的推力瞬间消失了,先是右边的引擎,然后就是左边的!副机长用力推动着油门杆,可是一点反应也没有,一瞬间,死一般的寂静。

飞机在距离跑道400米的地方,以每秒7米的下降速度,每小时200公里的水平速度重重地砸在了地面上。万幸的是,没有人员死亡。

事故发生后的1个小时,调查人员就来到了现场展开调查。

最终,在事故发生8个月后,调查人员给出了一种可能的事故发生原因。

“航空燃油一般会含有少量水汽,每4升燃油一般不会超过两滴水。当飞机穿越极地的时候,燃油里的少量水分会结成小冰晶,悬浮在燃油中。人们从来没有认为这是个大问题,但他们忽视了这样一种可能,在进行长途极地飞行的时候,燃油的流速很慢,所以小冰晶有时间沉淀下来,并聚积在油箱的某个地方。当飞机即将降落的时候,燃油的流量突然加大,这可能会导致聚积起来的冰晶阻塞油路。”

基于上面的推论,调查人员给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发动机失去动力的时候,飞行员的本能反应是推油门杆,以增加发动机的推力,但是如果油箱内有冰晶聚集,那么增加燃油流量,只会向油路中增加更多冰晶,所以调查人员认为,此时飞行员应该反向操作,将油门杆拉回最小推力位置,并保持一小段时间,这样燃油流量就会减小,油管的热交换装置也就有时间融化冰晶,只要几秒钟时间,发动机就能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真正精彩的部分这才来了。

2008年9月,就在这场事故发生了8个月之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布了一份详细的操作规程,告知当进行跨越极地飞行的时候,飞行员应该如何应对上述事故的发生,同时说明了,当飞机失去动力的时候,恢复动力的具体操作流程。并且要求世界各地的飞行员在一个月内搞清楚相关内容并可以熟练操作上面提到的解决流程。而且,他们还将这些操作规程做成了详细而清晰的清单,发到了每一位飞行员的手中,正式投入了使用。

失败对成功(让失败成为名副其实的)(2)

这就是关键所在。

一个问题发生了,有专业人士进行复盘,还能在复盘后,将其提炼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清单,同时,还能进行推广,让所有可能遇到类似场景的人都学会这种技能,从而避免了再次失败的可能。

2008年11月,由上海飞往亚特兰大,这是达美航空的一架波音777。当飞机飞至蒙大拿大瀑布上空12000米高空的时候,飞机的2号引擎失去动力。这一次,飞行员知道了应该如何处置,他们按照详细的操作规程进行了处置,发动机马上恢复了正常,乘客们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事情发生。事后的调查显示,正是冰晶阻塞了输油管所造成的。

就是这种解决问题、处理失败的方法,成就了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就连美国麦克阿瑟奖的获得者、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外科大夫阿图·葛文德也无不羡慕地说:“我真希望这一幕有一天也能出现在外科手术台上。”【2】

2、关于医学研究方面的例子

失败对成功(让失败成为名副其实的)(3)

在大多数的行业,甚至是医疗行业,也并没有像航空业这样地面对失败。

人们要么对失败视而不见,要么只是成为了个别人的所谓经验教训。所以,经常性地,前人踩过的狗屎,后人还会不断地踩。就算是有人想要改变,那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葛文德大夫举了一个医学研究方面的例子。

“一项医学研究对9种重大治疗发现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这些发现意义非凡,如肺炎球菌疫苗,不仅能够保护儿童,而且能够保护成人,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这种常见的致死疾病,研究报告说,在美国,医生平均要花费17年时间,才会在半数治疗过程中采纳新的治疗技术。”

怪不得葛文德大夫有此感慨了。

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放到航空业,的确如此。而在其他的领域要大打折扣了。

好吧,就算是我们不替别人着急,航空业的这种处理失败的方法,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启发吗?

3、面对失败的5步法

失败对成功(让失败成为名副其实的)(4)

来,让我们一起看看面对失败的5步法

第一步:建立正确的失败观

从失败中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种对失败容忍的观点。先接受,知道失败是大概率事件,然后才敢于去尝试。让我们画一条横线,线的一头是不尝试,那就意味着无风险,它的趋势就是平庸;线的另一头是尝试,那就意味着承担,它的趋势是成功或者失败。所以,从风险的角度看,失败的本质和成功是同义词,它俩都是平庸的反义词。主要是我们听过了太多成功的故事,以为成功是大概率的,可实际上,这是一种幸存者偏差,那些失败的东西早已消失不见,我们不容易看到而已。

所以,我们要学会接受失败,只有这样才能总结失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学到新知,获得进步和成长。

第二步:将失败当作学习的机会

当我们做事情失败的时候,自然是有不清楚、不了解、不熟练的地方。失败暴露了问题,从中学习,自然可以让我们提升,这是我们大家都懂得的道理。

还有一种失败,被称之为主动的失败,或者是实验型失败。进行创新的过程,本来失败率就很高。从某种角度上看,这就是主动寻求失败的过程。这是好的失败,是安全的失败。

最熟悉的例子可能就是我们听过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例子了,实验了2000多种材料做灯丝,最终找到了钨丝。这种失败的本质就是主动地通过无知之错去寻找有知的过程。每一次的失败都将给我们带来新的知识。现代的发明和创造基本都是这个路数。主动寻找聪明的失败是长期主义者的一项坚定的保障。长期看,主动的失败将带来更高的成功概率。主动进行聪明的失败方法,是在学习区进行尝试。愿意在学习区尝试,也是表现型人格和成长型人格的巨大区别

第三步:复盘

进行失败复盘,对每一次错误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整理,变成方法论。在复盘寻找问题的时候,有一点需要注意。是找问题,不是找责任人。不要将失败直接指向个人,也就是说自己不行。我们要将失败指向个人的某个“技术动作”,不是我们不行,而是我们的某个动作不行。这样,我们在复盘中,更容易聚焦在问题发生的原因上,而不是过多地关注自我。有效地复盘不针对个人,而是针对这个人的某个动作、某个行为,针对的是技术动作。将技术动作和人剥离开来,也是积极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发现:不要将不好的问题普遍化、永久化和人格化。

第四步:提炼行动清单

将失败中提炼出来的方法论变成流程,在以后类似的事情上,用新的方法处理。这种新的方法就是自己做某件事情的行动清单。这就是工具化的过程。当新的知识被系统化地转化为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时,下一次被使用的概率才会更大一些。没有被工具化的理念虽说也很有价值,但是价值被大大地限制了。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有人说:我懂得了那么多的道理,为什么还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他没有把这些道理工具化,并没有拿来真正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第五步:总结面对失败的流程

将这种对待失败的方法总结为一种行动的流程,成为自己进行自我提升的行动纲领。比如我们这里提到的5步法就是一种面对失败的行动纲领。不断地打磨和优化这个纲领,让自己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强,从而成长得越来越快。

失败对成功(让失败成为名副其实的)(5)

如何看待失败是一个人需要打磨的最底层价值观之一。失败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机制,是任务式学习。当我们可以正确地面对失败,可以从中提取出新的知识、新的技能,然后还能将其转化为新的行动清单,这才是真正的把失败当成了成功它妈!

参考:

1、https://www.cityam.com/one-chart-showing-safest-ways-travel/

2、《清单革命》

3、《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4、Smartcuts: How Hackers, Innovators, and Icons Accelerate Succes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