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并赏析简短(读书随笔苑枫自圆其说巧解围的语言艺术)

苑 枫 读书撷趣三则

世间流传一个近乎妇孺皆知的故事:纪晓岚巧解词语避灾祸。

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并赏析简短(读书随笔苑枫自圆其说巧解围的语言艺术)(1)

一.纪晓岚巧解失言成佳话

有一天,乾隆皇帝不让随从通报,突然来到军机处巡视。这天天气炎热,主编纪晓岚正聚精会神,光着膀子低头专注校阅《四库全书》书稿,不料听到皇帝大驾光临,他一时无奈,想穿衣服恐怕已经来不及了。那时臣子在皇帝面前衣冠不整是犯大不敬罪。于是慌乱中钻到桌子底下,藏了起来。

其实这一切早被皇帝看个正着。乾隆古装不知,一边与其他官员聊天,一边观其动静,又迟迟不走。就这样耗了一个时辰后,皇帝一声不吭了。纪晓岚趴在桌子底下憋屈得难受,又一点动静没有,以为皇帝走了,就低声悄悄询问一声:“老头子走了没有?”

乾隆一听,可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喝道:“纪晓岚,你竟敢如此无礼,叫我‘老头子’!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你要是不给我解释清楚,可别怪我问你得罪!”

纪晓岚深知这下闯了大祸,无奈地从桌子底下爬了出来,乖乖地跪在地下,众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心想看你怎么过这一关吧。纪晓岚毕竟思敏过人,稍一转念,就从容地说道:“皇上不要动怒。其实这三个字是大有讲究的,称您为‘老头子’,是臣子对您的尊重,你想啊,‘老’,指的是万寿无疆,老子天下第一;‘头’,是普天之下万民之首,顶天立地;而‘子’,是说您乃是父天母地之子。”皇帝听他说得振振有词,条条是道。转怒为喜,边笑边点头。也就不再追究他的亵渎之罪了。

纪晓岚不愧一代宗师,才子、英才、辩才,文辞语言大家,四库全书主编。竟能在危难之时自圆其说,自我解嘲。于是这故事流传于世,被传诵至今。可谓巧解失言成佳话。

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并赏析简短(读书随笔苑枫自圆其说巧解围的语言艺术)(2)

二.关汉卿智对捕快,走为上计

无独有偶,据说元杂剧的大家宗师关汉卿也有巧言脱险的故事。因编演《窦娥冤》,那窦娥对天盟誓: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血溅白练。句句应验!可谓惊天动地,感动万民,触怒了当朝权贵,刺痛了官府,被诬为构陷朝廷罪,官府便悬赏缉拿,四处追逃这始作俑者。关汉卿有口难辩,不得不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关汉卿连夜出行,偏偏被巡夜的捕快拦住盘查。问是干什么的?:“三马步走遍天下,六千人统率三军”,关汉卿拱手说。

捕快们一听他口出狂言,就问:‘你是唱戏的吧?关汉卿回答‘或为君子小人,或谓才子佳人,登台便见;有时惊天动地,有时欢天喜地,转眼皆空。’捕快头头觉得此人蹊跷,冲口便问:莫非你?

不等问话脱口,关汉卿立马说:‘看我非我,我非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说完哈哈大笑。

其实,这个捕快头头,心中有数。他本来就是一个戏迷,又心中对抓捕不满,同情窦娥冤狱。但心中矛盾重重。一是职责,二是500两赏银啊?

这时关汉卿深知捕快的心思,顺口又说出一联:班头莫成强,纵使得厚禄高官,得意无非俄顷事;眼下何足算,到头来丢盔卸甲,下场还是普通人。听到这,捕快心中豁然开朗。虽然心知肚明,却故装糊涂地说:这人默默叨叨,分明是个混账,快让他去吧。别耽误咱们的公务。于是摆摆手,滚开,滚开。关汉卿深知捕快是身居官位,又同情他,于是就说:走了,走了!

关汉卿这位元杂剧鼻祖,这叫看准对象,洞悉心理,察言观色,以言辞智对而圆场脱险。可谓自圆其说,自我解围的高超语言艺术典范。

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并赏析简短(读书随笔苑枫自圆其说巧解围的语言艺术)(3)

三.相父吕不韦脱身计

看《大秦赋》中,也有个镜头:老谋深算的相父吕不韦,本已与太后赵姬有染,几乎人皆尽知,已成不争的事实。只是蒙着一层没人敢捅破的窗户纸。为体面脱身,他把明知不是阉人的所谓阉人嫪毐送给太后,只说三个字,给太后“解闷儿”。这看似普通的话,实则内涵蹊跷,又不言而喻。既体面又有含而不漏的戏文。对大王,群臣,乃至国人都是一个妥善的交代。也给他自己解围,脱身,似乎洗去清身做个了断,又把包袱甩给了嫪毐,一举多得。

人们常说:话不在多少,词不必华丽,恰到好处才是真的妙用。“解闷儿”何其妙用啊?至于后面的戏就不必多说了吧。

看客不能不佩服吕不韦,他不但组织门客编撰的“八览、六论、十二纪,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堪称用词严谨的典范。

就说“解闷儿”一词,不能不说这又是一个“绝妙好辞”的创意啊!要么咋就流传千古了呢?兴之所至,诌几句闲话:非诗亦诗也。

三则故事本不一,千载流传堪称奇。

若要求解个中意,劝君采撷辨其异。

品评窃谓休拘泥,“巧言令色”亦歌之!

皋陶、孔丘虽有解,奇文“疑义相与析”。

附註:

巧言令色,出自《尚书· 皐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意思是:怎么会畏惧善于花言巧语、察言观色的坏人共工呢?

2、《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幅好看的面色,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出自陶渊明《移居两首。》。

4、说明:凡事辩证地看,辩证地用,亦可用之于新意。本文只为欣赏语言妙用而已。

苑 枫 2022年12月 11日 于晚风斋

读书随笔/苑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怎么做到的?

苑枫/看《大秦赋》想说几句琐碎的话

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并赏析简短(读书随笔苑枫自圆其说巧解围的语言艺术)(4)

#读书随笔#

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