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必背15篇原文,专升本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考点讲解

五代史伶官传序

(1)文学常识总结

1.作家作品

1.作家情况

字:永叔 号:醉翁

晚年自称六一居士

2. 时代:北宋.

谥号:文忠

3. 地位及成就:

①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六家之首

②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③宋代散文的奠基

④在散文.诗歌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4. 文学主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5. 代表作品:《欧阳文忠公集》---以谥号命名

《新五代史》---自著

《新唐书》 与人合著

2.文体知识.

1.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 文体:史论

3.内容要点

1.解题:

五代:只唐朝崩溃后在中原更替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

伶官:在宫廷授有官职的伶人.

本文发生的时间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时期.

2. 中心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提出方式:文章开头.

3. 最能体现中心论点的一组词语是什么?

天命和人事.

4. 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 :对比法

5. 本文所采用的论据类型:

历史事实论据: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历史事实.

理论论据: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③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6. 名言警句的作用

①要谦虚谨慎,切记自满;

②要居安思危,不要贪图享受;

③要防微杜渐不要沉迷于利欲不能自拔.

7. 本文论述庄宗得失天下历史史实所采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欲抑先扬,通过盛与衰的强烈对比。

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是文章的结论显得令人幸福,发人深省。

8. 主旨

本文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历史事实,阐述了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的道理。

9. 本文的写作特点:笔力雄健,气势夺人.

(2)文言字词、文言语法

1.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 [“雠”通“仇”,仇敌。]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词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古义)官职名,下属;(今义)指投身 于某种活动或事业中。]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指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3.特殊句式

梁,吾仇也(判断句)

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

自然之理也(判断句)

请其矢,盛以锦囊 [省略句,省略主语、宾语,(庄宗)请其矢,盛(之) 以锦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省略句,省略主语、介词、宾语,(庄宗)还 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省略句。省略主语,(庄亲)仓皇东出。]

岂独伶人也战 [省略句,省略主谓短语,岂独(庄宗溺爱)伶哉。]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被动句]

智勇多困于所溺 [于,被动句。]

请其矢,盛以锦囊 [状语后置句,以锦囊盛。]

而告以成功 [状语后置句,而以成功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状语后置句,方其以组系燕父子。]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状语后置句,夫祸患常于忽微积]

4.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名词作动词,推究本源]

函梁君臣之首 [函: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2)名词活用为状语

仓皇东出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一夫夜呼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形容词作名词,微小的事。]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智勇:形容词作名词,智勇兼备的人。]

4)使动用法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动用;使……兴盛,亡:使……灭 亡。]

专升本语文必背15篇原文,专升本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考点讲解(1)

单项选择题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司马光

2.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作家是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3.主张文章“明道”“致用”,反对浮艳文风,倡导效法韩愈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秦观 B.苏轼 C.欧阳修 D.范仲淹

4.下列关于欧阳修及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

B.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C.《答司马谏议书》《朋党论》等是其散文代表作

D.《醉翁亭记》表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5.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韩愈 B.欧阳修 C.杜甫 D.王安石

6.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重点评论的历史人物是

A.梁王 B.燕王 C.晋王 D.后唐庄宗

7.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A.传记 B.奏章 C.文论 D.史论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B.《秋水》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9.《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阐述“盛衰之理”所用的史实论据是

A.唐玄宗前盛后衰的史实

B.李煜亡国的史实

C.后唐庄宗先盛后衰的史实

D.陈叔宝荒淫误国的史实

10.《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伶官”是指

A.民间艺人

B.宫廷艺人

C.宫廷里授有官职的艺人

D.著名优伶

答案解析

1.C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见作者作品简介。

2.D 【解析】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反对宋初浮艳文风,倡导效法韩愈,在散文、诗、词、评论诸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尤以散文著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C 【解析】见上一题。

4.C 【解析】《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的作品。

5.C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D 【解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主要是对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进行评论。

7.D 【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文,该文论述了国家的兴盛和衰亡主要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的道理。

8.D 【解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9.C 【解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文通过后唐庄宗先盛后衰的史实,论述了国家的兴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10.C 【解析】考查解词,见课下注释。

阅读分析题

1.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选段,回答问题。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最能体现这段文字主要观点的是哪两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据?

理论论据和历史事实论据。

(3)作者用什么方法来突出中心论点?请略加说明。

作者用演绎论证法证明中心论点。引用《尚书》中“满招损,谦得益”的名句作为大前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是结论,中间省略了小前提,即第二段的事例。然后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为大前提,以“故方其盛也……为天下笑”句为小前提,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图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结论,即后唐庄宗是因骄傲、逸豫、宠幸伶人而亡国的道理。

2.(2017真题)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回答问题。

(1)翻译句子:满招损,谦得益。

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并列举出作者的具体论断。

中心论点: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

具体论断: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