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强化大学体育建设)

作者:张守伟(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校体育课程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校体育课程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强化大学体育建设)

高校体育课程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作者:张守伟(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

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下滑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学体育如何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认识新机遇、洞察新挑战、顺应新变化?高校体育如何担起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大学体育课程是推进大学体育工作和彰显大学体育功能的重要载体。强化大学体育课程力,首先要树立着眼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大教育观、大体育观、大健康观,突出学校体育从一门课程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育人任务的认识转变。历史证明,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西南联大体育场地设施虽简陋,但在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的驱动下,“体育方能强种,强种才能保国”的体育思想和“刚毅坚卓”的办学精神所形成的独特的体育文化,对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育观具有重要意义。健身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是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价值的根本主张。

其次是要构建与实施立体化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提升全方位体育育人作用力。构建立体化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就是要拓展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所谓长度,就是指课程体系功能的延展性。学校体育课程要为学生走向社会和未来生活做准备,让大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并能运用于生活之中,保持健康的体魄,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适应未来,引导大学生创造未来。学校体育课程应统筹协调、有效衔接家庭和社会资源,促进终身体育行为养成。所谓宽度,就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协调发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共同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既要通过课程教学进行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提高,帮助学生养成健康饮食、科学睡眠、科学健身、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又要通过体育竞赛、体育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运动技能和运动成绩,提升体育动机,加强体育意志力,发展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所谓高度,就是指大学体育文化的特色。大学体育课程要努力提升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成大学体育文化育人系统。

再其次是要牢牢抓住课程力的三个要素,即力的作用点、方向、大小,以提高大学体育课程育人作用力的效果。大学体育课程力的作用点是指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学体育课程应由原来的直接教学和学生被动学习向智能教育和学生自驱动的学习转变。大学体育课程力的方向是指课程目的、课程内容、组织模式、实施模式、评价模式的一致性,应呈现出与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公民体育素养的要求和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使命的高度一致性。大学体育课程力的大小是指大学体育的课堂效率。大学体育课堂由体育教师、学生和教学情境共同组成,高效的体育课堂既需要优秀的教师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需要主动学习的学生让课堂实现教学相长,更需要学生之间创设的自主学习情境。

此外,还要强化学校体育知识体系更新、方法体系优化、技术手段革新以及教师能力的重新定义,以增强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想力、文化力、科学力和教育力,提升大学体育的系统育人功能,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